大学生和蓝领哪个更受欢迎?
从无人问津到抢。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听到的大多是白领。
相对于依靠学历和工作经验的白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近年来有些式微。
如建筑工人、钢铁工人、纺织女工、制造业工人等。,因为之前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连蓝领都没兴趣找工作。
但是疫情过后,这种情况直接被扭转了。从无人问津到抢人,蓝领的待遇就像坐过山车。
一家专门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透露,前几天他为江苏一家电子厂招聘了一名月薪8000元的普工。工人一到现场就被隔壁电子厂直接挖走了,月薪一万。
不断提高待遇,扩大招聘规模,在全国随处可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很多工厂没有订单,工人纷纷辞职,导致企业留下的员工很少。现在经济逐渐复苏,特别是因为“双11”的到来,很多工厂一下子接了很多订单。
订单多,工人少,时间短,工厂不得不通过高薪尽快吸引更多的工人。
“天赋颠倒”,本科生欲哭无泪。
与活跃的蓝领市场相比,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因为市场需求大,很多蓝领月薪过万。据招聘公司平均统计,本科生月薪在4000元以下,大专4500元,高职5000-6000元。
这种现象在人才招聘行业被称为“人才倒挂”,指学历低但收入高。
可能会有很多大学生对这种情况感到沮丧。毕竟他们读书这么多年,工资却是最低的。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主要是工厂“用工荒”造成的,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
在某种层面上,无论蓝领还是大学生,人人平等。
蓝领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比较辛苦,工资自然会高一些。但是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往往知识不多,工资低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用一时的情况看一生。
对于这件事,还是希望大家能以平常心看待。
与其担心薪水,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走出校门之前,总有一种“眼高手低,赚钱容易”的观念。
“天赋倒挂”的情况肯定会影响一部分同学的心态,但我想说的是:与其担心自己的工资,不如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社会的竞争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大学生的增多,职场的竞争也非常残酷。从前几代大学生的铁饭碗到现在的实力,要懂得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能力,阿齐提出了几点建议:
1.在校期间多做考证,多参加比赛。
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没用,但在面试中,证书往往是最直接说明你能力的。同样,多参加比赛也能巩固所学。如果能拿到竞赛证书,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假期找一些工作经验实习。
无论是寒暑假还是短暂的假期,作为大学生,都不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打游戏和购物上。有时间可以找一些工作,作为提前实习,既能赚到一定的生活费,又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想在千军万马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就要有过硬的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懂得与时俱进的人最后只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