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年有什么讲究?
守门人,据说申屠和雷宇能捉鬼。《黄帝内经》引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古时候,独朔山上住着神差和雷宇两兄弟。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回顾树下的鬼魂。如果有恶灵危害世界,把它绑起来喂老虎。后来,人们把申屠和雷宇的肖像画在两块红木板上,挂在门的两边,以辟邪。《南朝荆楚年间年谱》中记载,正月初一,“作桃板摸门,称仙木,画二神贴门,左留申屠,右留雷宇,俗称门神”。然而,史书中记载的真正的守护者并不是申屠和雷宇,而是一位名叫成庆的古代勇士。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曲兵王)的庙门上画着古代武士成庆的画像,身穿短衣短裤,手持长剑。到了唐朝,门神的位置被秦的和取代。
门联也是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最初,人们把申屠和雷宇的肖像画在红木板上,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改成了只写着的“门”。但门两边写了两个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满意,就在门的两边又挂了两块红木板(后来改成了纸),写了更多能充分体现他们意愿的字的对子。据《松石蜀国世家》记载,蜀国皇后徐萌以桃符命名学士,自称不务正业,并赋诗一首:“新年的余庆,贾介诺。长春。”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命各家贴对联,改称春联,都是用红纸写的。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走访百姓,只有一家没有贴春联。一问,原来这家人是阉猪,不识字,于是我亲手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之根。”由于历代的大力倡导,春联成为中国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喜欢用吉祥的话来表达人们对来年繁荣、幸福和救灾的祝愿。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门上,那是一个家庭的脸面。一定要选择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吉祥内容和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般农民都会贴对联,都是表达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身体健康。而做生意的人,则希望自己有钱,发财。那些农村的老师,都希望家人平安,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官宦之家,当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意愿,努力孝敬祖先,显赫家世,繁荣仕途。在院子里,有的人干脆在一扇大门的墙上贴上一个“福”、“寿”、“禄”三个字,有时还把“福”字倒过来,读作“福”,和谐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里,要写“猪羊满圈”,在牛棚、马棚里,要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已经烘托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美好祝愿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进一步挖掘和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年画、窗花
年画是中国的民间绘画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伴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送旧迎新活动。
年画,起源于古代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刻年画,称为“纸”。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代版本的隋朝,描绘了王昭君,赵,班戟和绿珠,被称为四密图,这些都是宋代流行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和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年画中。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有许多反映普通人理想、愿望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一年有余”、“迎春”、“丰收”、“风调雨顺”、“异彩纷呈”,还有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等年画。当时出现了三种民间木刻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槐房杨家埠。传统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简单,色彩鲜艳,画面温馨。颜色有两种:色和配色。
我国各地的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有中条、屏条、窗顶、厨画、直横幅等几十种形式。题材包括民俗、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就艺术风格而言,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精致典雅著称,山东槐房的“杨家埠”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则以刚健质朴著称。北京西北部的年画以粗犷和活力著称。漳州、佛山和上海的年画丰富多彩、生动独特。四川绵竹和广西柳州的年画各具特色,风格独特。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能烘托节日的气氛,还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人们一般称之为“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由于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多的内容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如农耕、纺织、捕鱼、牧羊、养猪、养鸡等。此外,还有神话传说、戏剧故事等题材。此外,花鸟鱼虫和生肖的意象也很常见。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繁荣喜庆。
吃晚饭
团圆饭,顾名思义,就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聚餐,连已故的祖先都不能忘记。所以每个家庭在做好团圆饭后,首先要祭奠祖先。祭祀祖先时,要将代表祖先的香炉从神龛上取下,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祈祷,请祖先用餐。然后老少依次跪拜,表现出慎独、追远的传统美德,把一切美德的孝顺放在第一位。祭祀结束后,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热,大厅里摆了一张大桌子,全家围坐在一起。这是每个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刻。不管平时一家人相隔多远,或者平时有多少青春痘,这时候也要谈笑风生,不能说什么伤心的话,也不能吵闹。
守岁
在除夕夜,我国人民有庆祝新年的习惯。人们彻夜不眠,叙旧谈新,等待天亮。
据金周地方风俗记载,除夕之夜,“各方送礼,谓之‘馈年’,酒食相邀,谓之‘别老’,老少饮酒甚欢,赋税齐全。叫‘分年’,大家彻夜不眠,等待天明,叫‘守年’。”宋代孟渊《东京之梦》说:“(除夕)寻常人家围坐火炉,谓之‘守岁’。”
守岁不仅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年的怀念,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在除夕夜吃团圆饭后,人们点燃鞭炮,在节日的气氛中度过新的和旧的日子。人们相信,如果你在除夕夜熬夜,你将在来年充满活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父母放在孩子的枕头下。
民间认为,给孩子压岁钱,当邪灵或“年”伤害儿童时,儿童可以用这些钱贿赂他们,将邪恶转化为好运。阿清吴曼云《压岁钱》诗中说:“百钱长彩线,然后从枕中收。谈鞭炮,谈萧价,弄得忙了一夜。”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岁钱是扎在孩子心里的,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过节需要的东西。
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依然盛行,金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大多是孩子们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的,新的时尚赋予了压岁钱新的内容。
燃放鞭炮
中国燃放鞭炮庆祝春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烧竹子,发出声音,称为“鞭炮”。《优秀流行编曲》说:“古有鞭炮皆因其竹而流行,故唐代诗亦称爆竹声。后人卷纸,称之为鞭炮。”鞭炮的初衷是为了吓唬和驱赶邪灵。《荆楚岁时记》描述:“正月初一。三元节,鸡鸣,庭前放鞭炮,以除山邪。”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制成的鞭炮开始出现。当时人们用纸筒代替竹子,用麻杆把鞭炮做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又叫“鞭炮”。孟渊《东京梦录》记载,开封府除夕,“夜听鞭炮声。”此时的鞭炮声不仅驱逐了鬼魂,还增添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辞旧迎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鞭炮声一岁,春风暖人屠苏”,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人们的欢乐和轻松的心情。
支付新年电话
据《明代陆容园杂记》记载,迎接新年的习俗最早于明代在京都实行。和官员打交道,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拜对方,而百姓拜的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在清代,春节时流行送“拜盒”,即把新年贺卡装在精致漂亮的装饰盒里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拜访,互相问候。
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流行互相拜年。拜年钻就是今天的贺年卡,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来。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还没有纸,所以伐竹木为刺,书名命名为《明刺》。后来,人们用红羊毛在织锦上绣上“名片”的字样。东汉以后,木材被纸代替,称为“名纸”。六朝时简称“明”,唐代称“门形”。宋代又称为“手刺”、“门刺”。明清时称为“寸楚”、“红单”。
舞龙舞狮
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是中国一种流行的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尊为吉祥物。早在汉代就有舞龙。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有戏龙和舞龙的人物。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代代相传,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表演技艺精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打龙灯可分为“单龙打珍珠”和“双龙打珍珠”两种形式。在玩法上,各地风格不同,各有特色。玩九段龙身的以招数为主,比较常见的招式有:龙漫游、龙龙头钻、龙摇尾、蛇剥皮。打十一、十三节龙,主要表演龙的动作,腾空跳跃,蓄势待发。
舞狮,又称“打狮”、“舞狮”,与舞龙一样,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长城外传入中原。在唐朝,有一种民间游戏叫舞狮。舞狮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方舞狮的样子和真狮子很像,全身披着狮子的斗篷。舞狮者(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舞组成一只大狮子)只露脚,不见人。北方的舞狮除了有雌狮和雄狮之外,还有文狮、武狮、成年狮和幼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于广东,狮子的造型、风格、颜色都与北方狮子不同。舞狮者穿着各种灯笼裤和唐式灯笼袖或密扣背心,展示舞狮者的全身。你必须尽你最大的努力去跳舞。
问候上帝,接受祝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所有的阴间神灵都要升天向玉帝报告工作,报告一年来阴间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众神回到下层世界继续监督人们,所以每家每户都在第四天迎接上帝。拜神时,富人家要献三祭——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他们也可以免,但是一盘米饭,一盘红糖,缺一不可。因为献上一盘白米饭,意味着新的一年大丰收;一盘红糖,寓意生活的甜蜜。烧香仪式结束后,会燃放鞭炮,然后各路神仙各就各位。
庙会
庙会,俗称庙会,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活动。庙会一般设在宗教寺庙内外。寺庙开放时,善男信女去烧香拜佛,摊贩在寺庙外摆摊卖小吃和针、线、脑等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表演。人们在祈香的同时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市场。
中国各地都有庙会,比如上海的城隍庙会,南京的孔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龙符庙会,都是有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一直很有名。这个花市,广州人称之为花街,也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