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游戏杀人事件陈亮

活动简介:

2021 1 15,江西南昌市一网友爆料称,安义县金龙镇一名年仅14岁的男孩残忍杀害了自己的爷爷。举报人说,他孙子在家玩手机玩游戏,爷爷喊他吃饭,他没有理会爷爷。爷爷把手机拿走,怒不可遏地辱骂孙子。没想到,在爷爷的教育下,孙子不但没有改正错误,反而跳起来把爷爷当场打死了。

如今《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经明确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造成严重残疾的,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起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这个14岁的男孩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此事发生后,迅速引起网友关注,纷纷发表看法:

“现在的孩子玩手机游戏太入迷了,玩几次就不说了。他们说孩子烦,家长气,造成了很多矛盾。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容易不守纪律,唉,好痛。”

“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重视,否则一旦误入歧途,后果会很严重。现在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带大,更容易让孩子接触到不好的一面。”

“留守儿童疏于管教,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赚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挥霍。最终他们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值得每一个父母深思。”

类似事件

一个,另一个南京某高中高三学生,受不了妈妈的管教和虐待。情绪激动的他拿起菜刀朝母亲砍去。砍死对方后,去同学家过夜。第二天,他去学校向班主任交代了作案过程,并报警自首。本案是又一个孩子自杀的悲剧。

2.Xi安一所中学的一名教师被学生杀害。老师才38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却被学生打死了。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学生这样对老师?不值一提,就因为一部手机,因为学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了,学生两次找老师要手机,最后还是自杀了。

3.湖南益阳市沅江四虎山镇12岁六年级男孩康在家中持刀杀害亲生母亲。杀害母亲的原因怀疑是男孩在家抽烟,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男孩不满母亲的严厉管教,心生怨恨。他从厨房里拿出一把菜刀,朝母亲砍去...

最终,康的母亲被刺20多刀,当场死亡。康和他两岁的弟弟呆在家里。康还拿着母亲的手机接电话,回微信,甚至以母亲的名义给班主任发了一条请假短信:“胡老师,某康明天请假?他感冒了。”

孩子本该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天使,让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天真与灿烂。在这个悲伤的消息背后,人们不得不意识到: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小天使变成了恶魔。我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事件共性

第一,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

青春期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对自己有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他们的特点是非常自恋,同时也经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因为不完美而抑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想摆脱大人的束缚,想独立。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父母常常不知所措。孩子开始注重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在人生的这个时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青少年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改变。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像孩子一样服从父母和老师,希望得到和成年人一样的权利,所以他们往往顽固地顶撞父母。"

应该为青春期的孩子做些什么?了解我们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张哲老师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强迫、命令、威胁等强硬的管理方式,代之以平等、协商、尊重的沟通方式。

强硬的命令和压迫只能导致更加暴力的反弹,或者培养孩子的懦弱和虚伪。只有与青春期的孩子平等交流,交朋友,才能适应他们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否则就可能酿成悲剧。

第二,童年缺乏陪伴

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会迫使他们从其他事物中寻求陪伴。比如题中的孙子沉迷手机游戏来填补空虚的生活。在此期间,如果没有父母和家庭的正确引导,他可能会受到隐藏在网络中的暴力、色情、赌博等糟粕的影响。孩子还没有成年,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在人格形成的初期,没有学会爱的孩子,注定会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形成“破碎的人格”。

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家庭教育主要是打骂。

俗话说“仇什么时候报?”即使是成年人,面对别人的暴力,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报复,更何况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长此以往,他们会在心里种下“恨”的种子,所以父母不要指望孩子长大后会知道什么是“孝”。

父母的虐待恰恰反映了他们的无能。孩子也是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监护人是平等的关系。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潜意识里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打骂在教育上是适得其反的!建议家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亲身体会什么是对的;怎么了。

第四,家庭出身不和谐

出身不好的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坏。

明明父母自己的婚姻一塌糊涂,得不到孩子的认可,却总是装作有经验的人,对孩子的行为评头论足。更有甚者,日常的争吵会让孩子向别人学习,让他们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甚至导致案件的悲剧。

第五,家庭缺乏责任意识教育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但很多家长总是愿意帮助孩子完成任务。

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孩子心理的纵容,会让孩子误以为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成年后很难独立,甚至可能违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定规矩,最迟在12岁之前。因为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不强,容易接受强制管理。一旦孩子达到12岁,不得使用强制手段。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应该如何管教?了解我的青春期心理教育成长指导老师说:

改变教育模式

早些年,你可以说,快写作业,我们去上学。现阶段不要这样。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要自己去做。如果你需要帮助,你可以说话。如果你不说话,我不在乎。你得照顾好自己。而父母却要偷偷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而不是真的放手。

像同事一样尊重孩子。

有些女生也一样。有个单亲妈妈看了一个女孩的日记,结果孩子离家出走了。她妈妈很着急,问我怎么办。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同事在办公桌上放了一本日记,你会翻看吗?她说没有那你为什么要看孩子的日记?她说我想知道她的心理。

但是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你不能这样理解她的心理,但你要尊重她,不要碰任何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让他参与家庭决策。

孩子上班,往往要先做领导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动手能力。作为父母,家里老人生病了。你周一到周五照顾他,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他,这样你老了他也照顾你。

从孩子的态度及时反思

当孩子不尊重你的时候,你必须表现出不尊重。有些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们今天不尊重你,明天出门也不尊重长辈。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再告诉他。

关注孩子的好朋友及其相关的家庭背景。

我们希望孩子有朋友,但不能让孩子和坏朋友染上坏习惯和坏爱好。俗话说,“近墨者黑,近墨者黑”。

给予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一两句话就够了。

对他的善良、成功和责任心表现出自豪。

我们不能只看一个孩子学习有多好,而要看他是否懂事,在我生病的时候他如何照顾我,孩子在课堂上有没有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孩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有个孩子被大家忽视,但是我知道他父母离异,我想以后和他做朋友。我表扬了我的孩子。哦,你真懂事。你知道别人不好,但你愿意理解为什么。这个时候,你要对孩子有把握。

再次提醒家长:

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优秀的父母会巧妙地利用教育中的“光环效应”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想法。所谓气场,是指积极的影响,来自父母、学校、周围的人、环境。

但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即使不接触手游,孩子也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家长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而不是简单的责怪游戏或者周围的各种外界环境。有些家庭教育好的家长甚至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既能正确认识游戏的利弊,又能增进家庭感情。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从这些负面事件中吸取教训,多关注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