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的“同胞竞争”问题
兄弟姐妹竞争是成长的重要过程。同胞竞争就像一场游戏,包括社会化和价值观的建立。如果不学会竞争,把生活想当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进取态度。学会与人竞争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必要而重要的过程,但除了竞争,你当然要学会礼让。你不能总要求自己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平衡这两者。最早的训练地点是家里,训练者当然是。
竞争的动力——“嫉妒”是竞争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当你想到为什么哥哥有而你没有,或者本来属于你的东西被哥哥抢走了,你会感到嫉妒,你会抱怨,会生气,甚至想报复。父母往往把嫉妒当成个人修养差,但人类今天的进步主要是因为“嫉妒”这个动机,否则你可能对别人的成功无动于衷。
处理“同胞竞争”的方法是先耐心观察,不要怕孩子吵架。
先冷静观察,不要马上干预,先让孩子“自己处理”。如果事情解决了,你应该相信友谊党。但是,如果冲突扩大或存在安全问题,就必须立即停止冲突。不需要马上判断谁对谁错,但是要告知“暴力”方式是不允许的。
延伸阅读:婴儿睡眠不规律,青春期易出现情绪障碍。
减少双方的比较“比较”本来是父母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更容易给孩子造成挫折。当你称赞姐姐有礼貌的时候,你却认为姐姐没有礼貌,这通常无助于改变行为,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冲突。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陈述事实,也就是不要有个人喜好,否则即使父母认为处理的很公平,孩子还是会认为你偏袒对方。
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相处越愉快,家庭氛围越和谐,孩子之间的矛盾就会越少。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得到的爱和温暖,就不那么嫉妒父母对其他兄弟姐妹的关心。所以,当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时,父母要警惕是否因为平日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但关心不需要物质也不需要金钱,而是陪他玩,喜欢他做的事情,适当的表扬和肯定他的努力。
冲突的共同来源是竞争,就是比较谁能获得父母的认同。所以,当一个兄弟觉得自己的弟弟占据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或者得到了本属于自己的权力和照顾时,大多数兄弟都会感到嫉妒,并因此倾向于生气,攻击弟弟。
这时候父母不要想着以后会进步,不去关心弟弟的感受。即使他哥哥反应不太激烈,他们也要适度了解他哥哥的想法。如果他能一起照顾弟弟或者适当地和弟弟分享玩具,在他给予协助或者礼让的同时给予他表扬和肯定,这种礼让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快乐的分享,而不是一种不情愿的义务。
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家长看到不愉快的行为都会大声训斥,但大部分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被骂,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会让他在众人面前感到丢脸,反而让他以逃避的方式面对问题,比如看到弟弟摔倒无动于衷或者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建议事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和孩子讨论,最好是先肯定他的善良动机,再和孩子讨论行为。
当父母觉得情绪控制不好或者压力太大的时候,尽量请配偶或者其他亲友帮忙处理,以分担压力。所谓“人急无智”。毕竟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你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先不要做,等你想好了再处理。没有人生来就是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