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经常要编教案。通过教案的编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写教案?以下是我精心编排的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大班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1活动目标:

1,学绕口令儿歌《傻子和狮子》。

2.感受作品中幽默有趣的意境。

3、让孩子区分舌音和类似音。

4.感知故事中拟声词的趣味。

5.理解故事,大胆讲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儿歌《傻子和狮子》。

2.儿歌中制作狮子、虱子、傻子、石头、柿子、梳子的道具。

活动分析: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单词,让孩子们认识并读出不同的读音。让孩子们根据给定的单词造句,自己编一个故事。

老师把孩子们编的两个故事场景串联起来,引导孩子们找出故事的结果,教他们完整的绕口令“傻子和狮子”。

一个傻子拿着扇子,踢着石头,啃着柿子。当他遇到一只狮子时,他拿了一把梳子,抓了十只虱子。傻瓜把所有的鹅卵石和柿子都放进了狮子的肚子里。

游戏活动:

活动1流程:

让两个孩子在舞台上扮演傻子和狮子,配合不同的道具,把故事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看表演,读儿歌。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他们愿意做“傻子”和“狮子”。

活动2流程:

老师请了5个孩子上台,给他们一个主题,让他们用肢体语言逐一表演儿歌中的角色。请最后一个孩子和在场的其他孩子猜猜是哪个角色演的。从而巩固孩子们对这首儿歌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扩展:

让孩子回家把这首儿歌教给父母。让孩子们和他们比赛谁能以最快最准确的发音念出这首绕口令童谣。

儿童百科:狮子(学名:Pantheraleo;英文名:lion):简称Lion,中国叫嫂子。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它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雌雄猫。

大班语文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2活动目标:

1.能准确发音的狗和猴子能清晰、准确、流畅地背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子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感知绕口令的乐趣,与同行合作体验读绕口令的乐趣。

4.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继续故事。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正确读绕口令,语调准确,语言流畅。

2.难点:能快速读懂绕口令,单词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

一、故事导入,理解内容:

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在狗猴河上的桥上。这一天,桥东来了一只狗,桥西来了一只猴子。他们走着走着,就到了桥的中央。哎哟!狗和猴头相遇,撞在了一起。这吓坏了他们,他们急忙回来。狗跑了几步回头,猴子跑了几步回头。不知道是狗怕猴子还是猴子怕狗?

老师:老师把这个故事改成了儿歌。我们来听听(老师快速背诵绕口令)。老师:和你平时听到的儿歌有什么不同?(更快)

第二,理解绕口令,整理句子

1.老师: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叫绕口令。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狗和猴子怎么了!

2.老师又背诵了一遍。(慢)问:你听到了什么?请教,可以用儿歌里的词吗?(孩子回答,老师用图理解绕口令。)

3.老师背诵。完整呈现地图。

第三,试着背绕口令

1.看地图,背绕口令(大声)。老师:我们边看地图边读绕口令吧。

2.引导发音,再读一遍。(老师低语)

老师:刚才孩子们能完整的背出来,太好了。请读这个句子.............................................................................................................................................................................再读一遍。

拍拍手,慢慢读一遍。老师:请拿出你们的小手,拍手读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开始节奏)...

4.拍手快速读一遍(不正确的发音可以再纠正)老师:表现不错。你能做得更快吗?让我们来个挑战。小手,1234准备入手...

再次快速拍手。教区长:我们能快点吗?1234准备开始...

第四,手指游戏玩家:

我们换成手指游戏,一起动动手指吧。先看我做。

五、接龙游戏

1.请和我一起玩接龙游戏:我读前半句“桥东来了”,你读后半句“一条狗”。让我们试一试,准备开始吧。

2.让它变得更难:我读到一句话:一条狗从桥东走来;你读一句:桥西来一只猴子。手,准备开始。

第六,性能

1.合作练习者:让两个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戏,一起练习童谣。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小组表演:请表演,其他小组认真听。他们是如何阅读的?

3.鉴定人:(选择个别孩子)说说他们是怎么朗读的。(一组可能比一组要求更高)活动扩展:

让孩子回家后给父母背这个绕口令。

大班语文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3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背绕口令的活动,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2.学习绕口令,练习“板凳”、“扁担”、“扎进去”等单词的发音。

3.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4.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

5.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要点:绕口令的初步理论。

难点:可以快速清晰的背绕口令。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孩子自制的板凳和扁担,板凳和扁担的小图片放在椅套里,课件和小椅子一组,响板。

知识准备:知道板凳宽了会有更多人坐。

活动流程:

热身游戏,数蛋数灯,用玩具理解使用,我说你做趣味练习,两人一对自主学习,用动画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反复练习,看大道理。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1.数鸡蛋和灯。(一个鸡蛋,两个鸡蛋…,一盏灯,两盏灯…)

2.展示儿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长凳和扁担,了解用途。

问:这是谁干的?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我肯定小孩子的脑子和手真的很聪明。)

问:板凳有什么用?(一物多用,踩上去要小心。)什么样的长椅上挤满了人?(宽板凳)

问:杆子有什么用?这么小就知道帮家里的忙,真是太懂事了!)

第二,拓展

1.游戏《我说你做》。

怎么玩:先请两个人演示,然后请所有孩子两人一组边玩边练,最后请两个人演示(你说得越快,你就越感兴趣)

2.孩子开始操作,比较板凳和扁担。

(1)问:比较两个孩子。板凳和杆子的长度有什么区别?(理论: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

(2)两个人互相练习,你说上一句,我说下一句,然后交换。

(3)鼓励孩子展示自己。

3.看课件,找杆子和板凳之间的故事。

(1)问: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理论:杆子要绑板凳,板凳不能让杆子绑板凳,杆子要绑板凳。)

(2)小组练习后,鼓励孩子展示自己。

4.欣赏老师的示范背诵,了解什么是绕口令。

老师:我们刚才谈论的这篇文章叫做绕口令。绕口令就是把一些单词绕在嘴边放在一起,一口气快速说完。很有意思。但是怎样才能说的好,不断,快速,清晰呢?请大家试着用这个问题来说说这个绕口令,边练边找答案。

5.激发孩子的兴趣,合作练习,大胆展示。

(1)配合说唱的节奏练习,增加说话的乐趣。逐步加快节奏增加难度和挑战性,激发男生女生竞争的欲望和热情。

(2)问:怎样才能说得又好又快又清楚?总结:努力,不放弃。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结束

所有的孩子都上前给客人和老师看。

附:绕口令《杆子和板凳》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长凳没有杆子长。

杆子应该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杆子绑板凳。

这根杆子必须绑在长凳上。

活动反映:

绕口令和孩子接触不多,但其独特的快节奏背诵方式让孩子很感兴趣。对于初学者来说,杆子和板凳都比较短,容易接受。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都能背出绕口令,为最后的朗诵比赛打下了基础。我给孩子看的图文并茂的绕口令卡很实用,孩子背诵的时候不用两面看,掌握的很好。活动中,我给孩子准备的物理教具,比如扁担、板凳,也是比较好的地方。

大班语文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4活动目标:

1.熟悉童谣的内容,理解童谣的含义。

2.初步学会改编儿歌,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3.通过交往,孩子们感受到了相互谦让的美德。

4.引导孩子在儿歌中学习,感悟人生。

5.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桥”,狗一张,猴子一张。

2.四张零散的字卡和四块展板。

3.开场音乐《快乐的一天》,儿歌磁带。

活动流程:

第一,“快乐的一天”,辨别方向“东”和“西”。

1.老师和孩子一起跟着音乐做节奏。

2.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坐着。

快乐的一天开始了。你知道每天太阳在哪里升起和落下吗?

3.辨别方向“东”和“西”。

总结:当我们面对黑板时,左手边是西方,右手边是东方。

第二,了解童谣内容,重新整理前半段童谣。

1.认识儿歌里的“主角”狗和猴子。

2.展示背景图“桥”,确定方向。

仔细看图。狗和猴子在桥的哪一边?

狗在桥的西边,猴子在桥的东边。

3.孩子根据老师的提示理解儿歌的内容,重新组织儿歌。

原来狗和猴子都想过桥。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答案就在儿歌里。

4.尝试重组儿歌,展示成果。

老师会用动作来表达童谣的意思。按照你的理解,他们会把零散的文字重新组织成流畅的童谣。(老师用动作分组展示儿歌。)

5.再次给出提示,孩子们会修剪出正确的童谣。

你这么聪明,可以自己作曲儿歌。赞美自己。

第三,学习儿歌的后半段,理解含义。

狗和猴子一起走到桥中央。后来怎么样了?(儿童的想象力)

1.播放录音,听童谣的后半段。

狗和猴子过桥了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会跺脚挠耳朵)

2.拓展你的想象力,体验相互谦让的美德。

他们为什么不过桥?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

小结:狗和猴子都没有过桥。不是一方怕另一方,而是彼此谦让,想让对方先过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彼此谦让。

3.完整的读儿歌。

第四,结尾。

活动反映:

狗和猴子都没有过桥。不是一方怕另一方,而是彼此卑微,想让对方先过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彼此谦让。

大班语文绕口令教案《狗和猴子》5活动目标:

1.能准确发音的狗(gǒu)、猴(hóu)能清晰、准确、流畅地背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子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感知绕口令的乐趣,与同行合作体验读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绕口令,语调准确,语言流畅。

难点:能快速读懂绕口令,单词发音准确。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绕口令课件《狗和猴子》

活动准备:

狗和猴子头饰

活动流程:

首先,理解绕口令,整理句子

1,老师: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叫绕口令。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狗和猴子怎么了!

2.老师又背了一遍。(慢)问:你听到了什么?请教,可以用儿歌里的词吗?(孩子回答,老师用图理解绕口令。)

3、老师背诵。完整呈现地图。

第二,试着背绕口令

1.看地图册,大声背绕口令

老师:让我们看地图册,读绕口令。

2.引导发音,再读一遍。(老师低语)

老师:刚才孩子们能完整的背出来,太好了。请读这个句子...一定要发音正确,我会大声跟你耳语。再读一遍。

拍拍手,慢慢读一遍。

老师:请拿出你们的小手,拍手读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开始节奏)...

4.拍手快速朗读(发音不准的可以再纠正一遍)

老师:表现不错。你能做得更快吗?让我们来个挑战。小手,1234准备开始...

5.拍拍手,再快速背诵一遍。

老师:我们能快点吗?1234准备开始...

第三,手指游戏玩家:

我们换成手指游戏,一起动动手指吧。先看我做。

第四,接龙游戏

1,请和我一起玩接龙游戏:我读前半句“桥东来了”,你读后半句“一条狗”。让我们试一试,准备开始吧。

2、增加难度:我读到一句话:一只狗从桥东走来;你读一句:桥西来一只猴子。手,准备开始。

动词 (verb的缩写)表演

1,合作练习

老师:让两个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戏,练习童谣。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群体表现

老师:请表演,其他组认真听。他们表现如何?

3.估价

老师:(选择个别孩子)说,他们朗读的怎么样?(一个团体可能比一个团体要求更高)

活动扩展:

让孩子回家后给父母背这个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