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为什么引领魏晋风流生活的流行男团众多?
一个人发光可能是常事,但是组织一个团体出名的人不多。历史上有七个人,以竹为友,以酒为伴,以性为行。但在现代人眼里,那些“另类”和“疯狂”的行为,却备受推崇,被领导了半辈子。
那么,这些浪漫的人物是如何组成一个群体的呢?《曹氏》中司马氏家族是如何在争夺天下中取得成功的?作为一个群体,他们能抵抗解体的命运吗?让我们走进魏晋“竹林”时代,看看这些风流人物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01竹林相遇,拉开了男团盛大晚会的序幕。
不知道你对男团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又帅又有才?是的,从古到今,无论朝代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人们对朝拜者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
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向秀、单涛、王戎、阮咸和刘玲。这七个人的才华先放一边,价值绝对堪比当代“小鲜肉”。当然,颜值和才华并重才是红极一时的资本。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在世人眼中简直就是一个堕落的仙女,雍容华贵,气度不凡。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哥哥一味的纵容他,让他在学业上自由发挥。所以在崇尚儒家的时代,他从来没有接受过儒家教育,行动自由,在音乐、保健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声无哀乐论》、《养生论》是他的经典著作。而他淡出人世的态度更是让人羡慕。
阮籍是竹林的精神领袖之一。“天才少年”的称号绝不是吹出来的。他不仅才华横溢,能言善辩,而且有着深深的忧国情怀和远大志向。他既善于攻书,又善于学剑,德才兼备。但就是这么完美的少年。当他想用梦想展示自己的强大时,儒家的“礼”被现实击碎了。从此,他将形而上学的“自由”进行到底。他一生都在以一种“双重人格”走钢丝,卑微而小心翼翼地在难走的路上走完自己的一生。
向秀是一个纯粹的玄学学者。他和嵇康绝对是灵魂朋友。为了方便讲玄学,他干脆搬到竹林里,住在嵇康旁边。在竹林中名气不如嵇康、阮籍大,但剑走偏锋,通过对《庄子》的评点,迅速成为二年级男学生,收获粉丝无数。但他也是一个版权意识很差的人,只是因为他没有统一整理印刷《庄子》的注释,反而让一个不知名的学者剽窃了原著。
竹林七贤的媒人单涛。竹林是这次大聚会的会址,主人是嵇康。后来,湘绣来到了竹林。这个时候只有两个七贤。阮籍是通过单涛介绍给嵇康的。阮贤和王戎是阮籍请来的。因此,单涛最大的贡献是“拉帮结派”。他正在竹林里玩耍。他比不上嵇康、湘绣,但诗歌比不上阮籍,饮酒比不上刘玲。即使比他的年龄小,他也比不上两个不成熟的少年,王戎和阮贤。但他立志为官,事业蒸蒸日上,一路做到了很高的“三公”,这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的。
王戎,王琅琊的后裔。琅琊这个词熟悉吗?和热播剧《火中涅槃》有关系吗?真的有关系。《火中涅槃》中的梅苏畅是蒋作梦的盟主,江湖影响力相当大。王戎家族,江左边境的贵族,也很强大。阮籍认识王戎是因为他和王戎的父亲是同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个聪明有趣的少年。从此,男孩和阮籍一起加入了竹林的行列。
阮贤是阮籍的侄子。他从小就很佩服叔叔的风格,但不会像阮籍那样别扭。他从不把现实的残酷和梦想的天真混为一谈,也从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他不如嵇康那么自发,却比阮籍更自发。他远离宫廷的漩涡,整天以琴为伴,尽情饮酒,陪伴亲人,把竹林的安逸带入生活。他真实地置身于世俗世界,超脱于世俗之外。
刘玲,一个酒鬼。他生来就是喝酒的,没有欢乐就没有酒。喝完之后就更“自发”了,光着身子是常事。人们说他不道德,但他却取笑俗人,说天空是房子的盖子。如果这样的“酒鬼”现在绝对是一个人,但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那么在“死后葬我”的结局中,一定会有一个人来收尸。
这七个人在身份、地位、年龄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驱动力,把他们带到了一起。在竹林里,他们推崇玄学带来的“自然自发”。他们可以因为一个观点而面红耳赤,也可以借此驱散酒意和笑声。他们的一夜幸福只是为了自己的释放,却不想成为竹林外的惊世之举。其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无奈有多可悲。
玄学不是“玄学”,而是虚伪下的本来面目。
竹林七贤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大圣贤”,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文字理论博大精深,更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流传后世。
所谓玄学,其实就是庄子和庄子的思想,其核心是自由,即自由。简单来说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简单纯粹。
在礼仪严明的时代,一切都要以礼相待,以礼做事。不是因为“礼”不好,而是因为“礼”太多,显得虚伪虚假。那么,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在这个“礼”遍天下的时代,就显得格外抢眼。
我不怪有礼貌的人不包容他们,只怪他们肆意妄为。醉酒躺在已婚女子身边,服用了大量类似毒品的乌石散,母亲在葬礼上拥抱了一个外国婢女,服丧期间大吃大喝。这一块一块的,在我们这个思想开明的时代都是不多见的,更何况是落后愚昧的封建时期。
但是这样的七个人收获了无数的忠实铁粉。那时候的人都疯了吗?是不是都把这种疯子当成偶像了?当然不是。他们似乎行为乖僻,但内心纯洁。
醉卧真的是醉得不省人事,睡在一个已婚女人身边没有一丝邪念。他们服用乌石散,是因为不知道这是一种有害健康的毒药,因为这是一种可以激发天赋的神圣之物,而且每次吃冷食,喝冷酒,走久了都会散发出药味。母亲的葬礼也是因为她想为家族找回心爱的婢女传宗接代。是一种执着的爱,对母亲一点也不不尊重。服丧期间因为悲痛吐血吃了很多,身体已经垮了,就吃肉补充营养。
这种肆意表达的背后无非是自我表现,却被不知内情的人所诟病。但事实上,是他们的真性情让人嫉妒和羡慕,也是动荡年代让人敬佩的原因。
他们在乎朝廷,却不知道效忠于谁,也不想随着世俗的道路成为权力和利益的马前卒,更不想为了那些虚荣心而放弃文人的高傲态度。所以,他们自然是无奈的。如果他们走不直,那就只能躲避,躲避刀光剑影的战斗,躲避标新立异的讨论,躲避名利的诱惑和干扰,只为追寻内心的真我。
然而,逃避世界真的那么容易吗?竹林真的能成为它们的避难所吗?现实终究是现实,我不想再低头。
03广陵独特的声音给这个浪漫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如果说竹林七贤的相聚是一个幸运的开始,那么他们的分离就是一个注定的结局。
三代之后,曹操建立的大魏没有直系继承人,只有养子荣登大宝,“自己人”曹爽和司马懿被选中辅佐。而曹爽却在与司马懿的较量中节节败退,逐渐壮大了司马家族的势力。有句谚语说:每个人都知道司马昭的心脏。这意味着司马家要继承曹家,取而代之。
在司马嘉改姓朝廷之前,竹林外的风就已经刮过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股劲风把这七个人吹向了不同的方向。人气男团一直无法摆脱解散的结局。
嵇康与单涛分手,写了《与山居源绝交》。不久之后,他被杀害,因为他发表了一份文件,叙述司马昭杀害曹氏年轻的皇帝。行刑前一曲《广陵散》成佳作,一代风流人物陨落,竹林中再无嵇康。值得尊敬的是,他一生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内心没有因为一点杂念而屈服于世俗,保留了一个学者的品格。可惜他纯洁的心灵始终无法逃避现实,终究在残酷的斗争中死去。
阮籍不堪朝廷压力,长期为官,与司马昭成了敌友。他被迫做官是因为他无法抗拒,但他并不是真的想忠于司马昭。他被认为是在司马昭的行列中,所以他作为一个官员“无用”了许多年。他整天游走在梦想和现实的边缘,不愿走这条路却又无法选择,最后被自己心中两个极端的“小人”折磨到最后一口气。但这种打太极的方法,不仅救了自己的命,还保住了自己的名字,是他内心的一个夙愿,就是安详地死去。
嵇康死后,向秀低头面对现实,不再做纯粹的玄学家,入朝为官,结婚生子。当他再访竹林时,即使思念故人,也不得不把《思故人》这首诗写得极其隐晦,以保全自己。要说湘绣失去了知己嵇康,只能拿《庄子注》作为精神慰藉。只有纯粹的学习才能让他的生活变得有趣一点。
单涛的结局是达到前面所说的“三公”的地位。由于他在一次官方斡旋中得到司马昭的赏识,他被提升为官员,并被提升为司徒雷登。这位官员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直是一位有振兴家业意志的官员。他只做职责范围内的事,不玩政治,不牟利,不爱钱。他还一直照顾嵇康的儿子嵇绍,直到他成年做官。回头看看这些人,恐怕只有单涛设定了目标并最终实现了它。人生终于圆满了。
王戎因为家族势力庞大,官自然做得不错。而且他不像阮籍那么好胜,官场上的一切举动都被当成了游戏。他正好和别人相反。在竹林里,他还是比较严肃的,说话很认真,交友也很认真,但在官场里他是“自发”的,他把官场的明暗规则玩得游刃有余。后来他把攒钱作为终身爱好,家财万贯。
阮贤渐渐消失在历史中,目睹叔父阮籍的窘境后,更不愿上朝。然而他生性冷漠,回归平静的生活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他经常与自然之物交往,喝酒唱歌,没有官职的束缚也不怕世俗的眼光,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刘玲仍然整天醉醺醺的,知道他天生嗜酒,却不知道他是天上酒仙的后裔。毕竟他的颜值和气质都在线。但是,失去一个知心的朋友,恐怕心里的热情也是很孤独的。值得一提的是,流传千年的名酒刘伶醉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果他知道后人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酒,他会很开心,很满足。
“广陵绝鸣”之后,再无“竹林”的婉约风韵。嵇康和向秀对话的画面,阮籍的坐地,单涛的远眺,刘玲的醉态,阮咸和王戎的激情话,都消失了。就这样,花式男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段“浪漫史”却永远留在了“竹林”里,留在了文人学者的心中,也留在了后人的评论中。
一开始看竹林七贤的故事一定很有趣,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真实,真实,真有趣的人。但是越读越难过,越读越孤独。如果他们能像我们一样赶上好时代,甩掉“另类”的帽子,他们一定会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可以重用的人才支柱。但是,情况不会改变,历史无法改写。如果他们真的生逢其时,也许竹林七贤就不复存在了,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不会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