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为真正的有规则游戏出现在
规则游戏是在象征性游戏之后出现的典型游戏。
(1)练习性游戏是游戏的最初形式。由于2岁前儿童还未真正掌握语言,其认识活动只是依靠感知和动作的协调完成。这一阶段的游戏往往通过重复某一动作来进行。例如,婴儿喜爱反复向地上扔东西,让成人捡起,并乐此不疲。只要有新的技能需要掌握,就会出现练习性游戏,其功能就是对动作的重复和巩固,并由此得到快乐。一般0~2岁期间练习性游戏比较常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语言的出现而逐渐减少。
(2)象征性游戏出现在儿童游戏的高峰时期。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快速发展,认知图式中出现符号功能,象征性游戏日趋成为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象征性游戏包括假装游戏、想象游戏以及社会扮演游戏等。象征性游戏是个人的思维产物。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儿童象征性游戏日趋接近现实,表现为游戏的情节逐渐有秩序和连贯、不断提高对逼真性的要求、出现集体的象征活动等特点。比如,3岁前儿童的游戏主要是自我模仿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如在游戏中,让布娃娃当自己的小孩,自己出声替娃娃哭等,渐渐发展为拿着一块木头当水杯让爸爸妈妈喝水等,3岁以后,儿童的游戏明显地出现象征性的组合,不再是单个动作的模仿,并具有了情节。比如玩“娃娃家”,游戏中有丰富的人物角色,还有场景和活动等。
(3)规则游戏是在象征性游戏之后出现的典型游戏。7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发展趋于现实,能够逼真地再现周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活动。由此,儿童开始进行更为复杂的规则游戏。规则游戏至少由两个人***同参与,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具有竞赛性的游戏活动,如下棋、捉迷藏等。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具体的象征性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通过规则游戏,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控制自己行为来遵守规则的能力逐步增长。当儿童智力水平越高时,其游戏规则的复杂性也越高。如果儿童的智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他们无法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更谈不上***同订立规则。因此,规则游戏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