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现在和以前的生活变化对比
一、回首看历史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正是在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
如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一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以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达到8677.27元,比1981年增加了8313.56元,增长了23倍。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36.2%。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及比例变化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非工资性收入发展时期。1981年至1985年,由于经济体制尚处在起步阶段,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减少,收入仍以工资为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90%—94%之间,变化甚微。随着其他收入渠道的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渐渐表现出来,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非工资性收入全面增长时期。1986年至199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城镇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的人数逐渐增多,是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非工资性收入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5.27%,上升到1998年的26.46%,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到1998年为4223.88元,比1986年的764.76元增加了3459.12元,增长了4.5倍。家庭总收入增加带动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同步上升,由1986年的648.01元,116.75元,上升到1998年的3106.32元和1117.56元,分别增长了3.8倍和8.6倍。
非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时期。1999年至2008年,非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占家庭收入比重稳中有升。1999年开始,在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及就业主动权变化的***同影响下,非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2008年达4928.76元,占家庭收入比重为36.2%,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3453.08元,8年间平均增速高达16.27%,比重上升5.6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与非工资性收入比例接近6:4。
二是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达到97.74元,比2002年增加了29.22元,增长42.6%。经营净收入为1154.14元,比2002年增加了332.96元。转移性收入为3676.88元,占非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74.6%,比2002年增加了2003.48元,增长1.2倍。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7.3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物质生活逐步丰裕,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1978年的181元增长27.3倍,平均每年增长11.6%。
回顾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划分摆脱贫穷到解决温饱、温饱有余到实现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三个阶段。
一是摆脱贫穷,解决温饱(1978至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我省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多,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显现,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民生活基本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91年的748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9年的194元增加到1991年的649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10.6%。恩格尔系数从1979年的67.5%下降到1991年的56.6%,下降10.9个百分点。
二是温饱有余,迈向总体小康(1992至1999年)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民的生活水平也由温饱有余快速向总体小康迈进。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807元增加到1999年的2261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5.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2年的643元增加到1999年的1348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2%。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9.4%下降到1999年的53.3%,下降了6.1个百分点。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1999年,我省农村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
三是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2000至2008年)
进入新世纪,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主要是靠政策推动。自2003年以来的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200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0.5%。恩格尔系数为39.6%,比2000年的45.4%下降了5.8个百分点。
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其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与农村改革密切相关。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88年的628元,增加44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3.3%。而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146元,仅增加6元。从1988年至1992年五年间基本没有针对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致使这一时期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仅为6.4%。再就是从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1%。
二是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密切相关。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的年份是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改革以来这种情况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20.1%。第二次是1995年至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10元增加到1997年的2186元,增长35.8%,年均增长16.6%。
三是农民收入与惠农政策密切相关。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税费改革、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我省实行的“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人均直接增收228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8.5%。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实际得到各种政策性补贴收入356元,同比增长41.3%,对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也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30元增加到2008年的4932.7元,增加2402.7元,增长95%,年均增长14.3%。
四是农民收入与打工收入密切相关。1978年至1983年是我省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20.7%。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90年代后,虽说家庭经营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86.9%下降到2008年的67.8%;而同期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8.1%提高到16.4%。从绝对数看,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元,比1990年增长4.8倍,而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12.5倍。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5%,上升至2008年的13.3%,上升了18.3个百分点,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主要来源。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2元,比1978年增长了55.8倍,年均增长13.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67.8%,比1978年上升35.5个百分点。
(2)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增速最快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非生产性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778元,比1978年增长了99.1倍,年均增长16%,比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5.8%,比1978年上升11.5个百分点。
(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10.17元,比1983年增长21.6倍,年均增长12.5%。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已达16.4%,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货币化率大幅提高
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居民以食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28元,占总收入的14.2%;人均现金纯收入为64元,占总收入的32.3%。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4661.55元,比1978年增长165.5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6%,提高了41.8个百分点;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351.39元,增长66.9倍,占总收入的80.8%,提高了48.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可支配能力的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大体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从物质供应短缺到衣食有保障,生活得到初步改善;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两次跨越。
1。为温饱奋斗的改革之前30年
“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尽管依然实行“定量”和“凭票”供应的计划体制,但居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从吃的方面看,“一日三餐基本有保证”;从穿的方面看,是“三样衣装”(干部装、中山装、列宁装),“四种颜色”(灰、绿、蓝、白);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则是以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为代表的“三转一响”。回顾这30年人民生活发展历程,风雨坎坷,改善甚微。
2。迈向小康的改革30年
1978年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精神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达9229.05元,比1981年的348.02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13.7%。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变中,消费方式呈现质的变化,消费取向也日趋多样性。
(1)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
改革开放30年,我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恩格尔系数为34%,比1978年降低了23.5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跃上小康。
1979年至1992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50%-60%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生活为温饱型;1993年至1999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城镇居民用于其他方面消费的支出增多,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整体进入小康;2000年至2008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基本消费的满足以及其他消费强劲增长,恩格尔系数降到34%。
(2)膳食结构更加合理,营养及绿色食品逐渐受青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讲究食物营养结构的科学合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美味的“副食型”转变。各种精细、休闲、方便和保健食品大量涌入居民家庭,精炼油、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绿色、低糖、低热量食品备受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水产品、蛋类、水果和蔬菜年人均消费865.66元,占食品支出的30.5%。
(3)衣着消费走向时尚、品牌、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质量好、富有时尚感、品牌及彰显个性化的服装渐渐成为消费主流。我省城镇居民衣着支出逐年上升,据调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259.62元,比1981年增长22.8倍。
(4)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代化,高档次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响一转”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又转向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二十世纪90年代,“老四件”饱和,“新三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进入2000年以后,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7台,洗衣机91.5台,电冰箱87台,已基本达到饱和。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等新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攀升,成套家具、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阶段。数码相机、消毒碗柜、饮水机、洗碗机、健身器材、家用电脑、摄像机、钢琴、空调等新型产品,以较快速度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消费之中。
(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97平方米,居住条件更趋完善
住房条件是居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调查资料显示,1981年至1995年期间住房面积快速增长。特别是1998年房改之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迅速增加,1999年为10.28平方米,2008年达到26.97平方米,八年间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1.62倍,比改革之初的1981年增长了3.7倍。
居民用于居住的支出也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达1285.29元,占消费支出的13.2%。2008年,有91.7%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87.2%的家庭拥有单元配套住房;拥有普通楼房、平房及其他住房的仅占12.8%。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更加舒适,设施不断完善,到2008年底,我省城镇居民81.7%的家庭拥有两居室以上的住房;61.5%的家庭对住房进行了装修(平均每户装修费都在万元以上);99.3%的家庭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88.3%家庭使用清洁能源;94.1%的家庭有集中供暖设备;有线电视普及率100%。
(6)交通通信消费趋向现代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中。2002年以后,伴随着手机价格及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寻常百姓家庭,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已达185部,一人多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2008年,交通通信支出达到954.96元,比2002年增加了489.6元,增长了105%。近几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出行次数增加,出行距离越来越远,家用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成为家庭,尤其是中青年家庭追逐的热点。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89辆,比2002年增长8.9倍。
(7)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个性化消费受到重视
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达914.47元,比1981年的1.1元(医药费)增长了831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为1071.8元,比1981年的6.4元(学费、电影费和托儿费)增长167倍。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4元,比1980年增加了3227元,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0.648下降至2008年的0.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
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1)恩格尔系数下降25.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4.8%下降至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省农村居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2)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30年来,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重视文化教育、讲究文明生活的氛围已在我省农村日渐形成。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342元,比1980年增加332.1元,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3.8%,其所占比重为9.9%,上升了5.4个百分点。
(3)服务性支出大幅增加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用于文化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比1979年增长171倍,年均增长20.9%,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比1979年上升9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型
30年来,我省农民已基本改变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本食物的单一结构,从而向以消费肉、蛋、奶、鱼、水果等食物结构的转变,膳食结构更加优化,饮食更加营养、科学。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362元,比1980年增加1223元,年均增长8.4%。从食品消费量看,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消费粮食179公斤,比1980年下降了45.3%,肉禽增长15.5%,蛋类增长6.13倍,水产类增长4.75倍。
(2)衣着消费趋向时尚、城市化
30年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观念日新月异,日趋城市化。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消费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54元,比1980年增加228元,年均增长8.0%。
(3)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30年来,我省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已经由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逐步向讲究居住环境、住房质量、室内装饰和配套设施转变。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30.7元,比1980年增加374.2元,年均增长11.8%,人均住房面积也由1980年的9.1平方米提高到21.2平方米,增加了12.1平方米,人均住房价值达到6676元,比1980年的108元增长了60.8倍。
(4)交通、通讯消费快速增长
30年来,由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使得我省农村交通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农村居民出行使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从最早的自行车、摩托车,发展到现在的机动车或家用汽车;农村居民的通信方式也从电报、信函到电话、手机、网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356元,与1980年相比,年均增长28.9%。2008年,我省农村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话机达到68部、移动电话机126部、摩托车60辆、自行车69辆、拥有生活用汽车0.38辆。所有这些变化,说明农民的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有条件、有能力享受现在交通、通讯工具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5)现代化耐用品走进农户,老“四件”基本淡出
3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由8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老四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录像机的“新四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老四件”除自行车外已基本淡出了历史舞台;“新四件”中录像机已被影碟机所取代,彩电、冰箱、洗衣机也在加速更新换代;而科技含量更高的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家用计算机等现代家电产品正逐步走进农民家庭。
3。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50%以上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来,我省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得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到2007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49.1%,比2002年的13.6%提高了35.5个百分点。根据现已掌握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居住质量指数等有关小康检测的主要指标来判断,2008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50%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我省用8年的时间走过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半多的路程。
60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变化巨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抓好发展,抓好民生,抓好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