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不清你我,怎么办?
好几次,我都没有找到积木,因为它们在黄色海洋球旁边。在孩子们急着找积木的时候,我在球池里慢慢地抓着积木。孩子们立刻看到了我手里的积木,向我冲了过来,一只手捂着我的脸,另一只手试图抓住它们,喊着:“给你!给你!”
我把手高高举起,看着孩子不耐烦的表情。因为拿不到积木,这孩子拼命尖叫。分贝很高,我的耳朵嗡嗡作响。
妈妈站在水池边,摇摇头,大声纠正孩子的说法:“告诉我!”于是孩子大声说:“告诉我!”母亲意识到孩子又说了一个字,便大声回答道:“这是给你的!”于是孩子也大声说:“是给你的!“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孩子又开始尖叫了。
母亲抱着孩子的肩膀,沉重地说:“给我!”“孩子终于模仿了正确的说法,终于得到了积木。
他就是奇奇,一个4岁的自闭症男孩。虽然他会说话,但通常不愿意说出来。他只有在不得不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说话,表达需求的时候很难从我这里分辨出你。
由于代词你、我、他的相对概念,刚学会说话或用口语表达思想的孩子往往很难马上搞清楚“你、我、他”的用法,自闭症儿童更难理解这种相对概念,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更容易误用你、我、他。
就像当齐琦急于从我这里得到积木时,她依靠模仿妈妈给出的暗示,但她被纠正了,因为她多说了一个字。当母亲试图纠正孩子的说法时,她说的角色不明确,一时间想“给我”“给你”。我看着孩子慌张的样子,我想他一定是觉得外界的信息太混乱,分不清你我他,所以崩溃了,尖叫起来。
由于存在“你、我、他”的相对概念,自闭症儿童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特别难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当需要建构一个具体的概念时,比如在教授“我”的概念时,可以结合轻拍孩子胸部的手势来帮助他们理解,让孩子知道所谓的“我”就是被触动的个体。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模式是僵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适当的情境下示范正确的说法,你也可以在生活中创造更多使用代词的机会。
因为孩子的成长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虽然代词的识别需要一些引导,但也不能太急躁,以免让孩子更加不愿意开口。当孩子不会说或者不会用代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循序渐进地提高语言能力,使用各种有趣的方法。
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和宝宝沟通。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太会和孩子说话,但其实和宝宝说话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最好方式。
后来,奇奇对切在桌子一角的一盒汽车系列拼图特别感兴趣。根据孩子的喜好安排活动,可以保证孩子参与游戏的动力。
我把所有的碎片都放在手心里,每次做完祈祷都会拿起一块拼图给他看。当他看着我手里的棋子时,他的手会想伸出去抓棋子,他会发出急促的尖叫。当他永远得不到的时候,他绝望地喊着“给你”“你想要”。
在我看来,祈祷应该是经常被生活中代词不清转换的引导所迷惑。只是提到妈妈一听到祈祷不对,就会冲过去提醒他,要从自己的角度告诉你,他会直接模仿“给你”。所以这样的引导往往更容易混淆代词的区分能力。
每次他向我伸出手,我都会把手缩回来问:“这是什么?”,齐琦能清楚地辨认出那块的内容并说出来。当他讲述积木的内容时,比如轮胎,我会引导齐琦说:“把轮胎给我”,同时轻拍齐琦的胸部,以增加“我”这个词和这个身体的联系。
几次之后,每当他忘记说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拍拍他的胸,他就会看着我说“给我”,因为摸胸的感觉可以刺激孩子记住如何定义自己是一个个体。
在孩子还不太清楚“我”的时候,建议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我”这个词。在称呼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名字,比如“这是为了祈祷”,让孩子开始知道除了“我”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名字来代表自己。
建议在“我”字可以稳定使用后,明确加上“你”的概念。第一次使用代词“你”的时候,有人建议应该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使用,所以当我对孩子说“你”的时候,我会握住孩子的手,同时摸摸我的脸或者拍拍我的肩膀,让孩子更清楚地明白,所谓的“你”就是他触摸到的那个个体。
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代词的使用和肢体接触的明确结合,更容易让孩子分辨出你我之间的相对关系。这时候你可以说“这是给谁的?”提出问题,并清晰地触摸孩子的身体,引导孩子说“给我。”
当孩子可以回应“给我”这个问题时,那么家长可以试着拍拍孩子的身体,回答“给我!”,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试着破坏性一点。虽然孩子回答“给我”,但你也可以假装没听清楚,或者故意回答,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强调“给我!”。
通过肢体动作和代词的使用,逐渐增加孩子的理解,从对方角度看的“我”就是对方本身,只有从自己角度看的“我”才是自己。
当孩子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区别,不会被这样的干扰所迷惑时,问题可以加上“这是给你的还是给我的?”当你说前一句“这是给你的”时,你可以靠在孩子身上,当你说后一句“还是给我吧?”有时候,可以把东西放在自己身上,帮助孩子明白,来自另一边的“你”就是自己,而来自另一边的“我”就是另一边的自己。
这也是通过明确的代词使用和身体接触的结合,帮助孩子区分说话人说的你和我分别代表哪个个体。面对对方的这个问题,只有了解你我,他们才能想出正确的答案。
当孩子的“你”和“我”的概念相对稳定时,可以逐渐增加第三人称的使用。游戏可以尽量三人小组进行,可以增加“他”的使用。尽可能三个人可以轮流互动。例如,他们可以轮流玩踢球和接球的游戏。父母可以是指挥官,踢我,踢他,踢你。
通常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多和大一点的孩子玩。大一点的孩子说的话,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效果,增加孩子的词汇量,通过外部的语言交流,促进逻辑思维,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代词的使用方法。
但最好利用好场景,在场景中使用代词,可以概括出孩子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代词的能力,比如对孩子说:“你能给我看看你的衣服吗?”同时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个人。随着场景的不断变换,孩子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代词。
整个过程中,只要孩子说错了,就照他说的做。如果孩子特别想从父母那里得到面包,却可能把“我要”说成“你要”或“他要”,那么我们就要纠正错误,照他说的去做,并叙述“哦!你得给爸爸!好吧,那爸爸吃了。”
这时候孩子看到面包就要吃了会很焦虑,但是越焦虑越好练。这时候问他是谁吃的,会促进孩子思考你、我、他的用法,孩子会意识到用代词可以得偿所愿,用错代词可能会造成自己的损失。这样孩子会更主动的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你我他,尽量避免以后再犯错。
有时候家长希望尽量纠正孩子的代词用法,所以请记得明确说出你希望孩子模仿什么,以免混淆引导。
我是阿特先生,
来自台湾省的儿童职业治疗师,
我想和你分享一个关于儿童康复的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故事也能给读者的内心带来一些温暖和指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能试着用更温柔善良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需要陪伴的小心灵。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