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影视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维基,深圳有线电视制作中心主任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大型计算机、数字智能摄像机、编辑器、视频交换机、数字三维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MD音频制作系统等先进电视制作设备的出现,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作功能,电子技术的发展是电视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视艺术不断进步和创新的要求,带动和促进了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大型直播、异地双向直播等电视播出形式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电视台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也对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级电视台在电视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类电视制作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但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落后,还有软件专业人才的缺乏。那么,目前中国电视行业最缺什么样的人才呢?根据对中国电视行业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缺乏能够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说,既有艺术创造力又精通电视制作技术的人才,目前在世界影视制作行业被称为“电子画师”或“制作设计师”。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影视行业一直将技术和艺术分为两个行业,技术人员只关注硬件(电视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缺乏对艺术的关注和研究;而大部分导演只关注艺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对现代电子技术最多只有粗浅的了解。这种建立在旧体制基础上的分工合作,极大地制约了电视节目创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中国电视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这样一种不良状态,分工越来越细,工作环节和部门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庞大,推诿扯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技术与艺术的沟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使得电视从业人员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能力过于单一,综合能力较差,跟不上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比如举办一个大型综艺节目,几个部门、五六十个人要齐上阵,节目清单很长,协调指挥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很多电视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其实,关于如何培养一支效率高、人员少而精、多功能、知识结构多元的影视专业团队,国外已经有很多先进经验。他们的做法不是人为地把制作技术人员和美术指导分成两块,而是有机地组合成一个节目制作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很强的电视技术基础和相当的艺术创造力。在前苏联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部,有20多个叫电子画师的制作人(大多是工程师)。制作各种大型晚会节目的导演和摄像师不仅懂得舞台美术、摄影构图,还掌握了特技切换板和不同摄像机的功能。他们甚至非常熟悉电脑灯光的灯光效果、三维特技、音响系统以及他们的配合。他们将这些技术设备的功能掌握并运用自如,让导演们在艺术上更加得心应手,而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与导演配合得天衣无缝,让节目更加锦上添花。
在中国,将电子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制作动画片、电视剧和电影仍处于初级阶段。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已经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制作出了《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达到了先进电子技术与人类幻想完美结合的巅峰,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美国各类影视制作公司中,电子高科技技术已经广泛而普遍地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精通电子技术和艺术的人才比比皆是。这些融合了电子技术和艺术的电子艺术家,也被称为制作设计师,为人类影视产业创造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也让好莱坞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称霸世界数十年。
中国的电视行业至今沿袭着上世纪50年代电影厂的旧制作体系,分工明确而严格,无法为电子美工(制作设计师)的产生和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导致这类人才的匮乏。与此同时,不发达的经济和生产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远未达到计算机甚至机器人、机械手在美国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广泛而广泛的运用,这也使得中国的影视行业无法制作出一部堪比70年代《星球大战》的电影。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影视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影视行业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电子美工(制作设计师),目前国内从事影视制作的人大多是技术出身。进了大学,他们被归为理工科。他们的学习范围仅限于机械设备、无线电和电子技术,很少接触艺术学科。他们走出校门,被定位在技术岗位,自然很难发展成全能人才。从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应该从大学开始考虑。在理工科学科中,应设置旨在加强学生艺术素养、提高鉴赏能力的教学课程。在文科类课程中,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最初的掌握上,必须提高到三维技术的制作上,让未来的电视从业者全方位、高起点地将技术与艺术融合,以适应未来影视行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北京广播学院已经率先迈出了一步。在学科设置上,一些学校不再游离理科,而是综合,为培养全才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国内一些新兴电视台摒弃了很多老台的传统设置,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和经验。除了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岗位的划分和定义也不再过于细化。吸收的员工不仅聪明高效,而且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特别是制作人员,除了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的调试外,还可以担任电视制作导演、特效制作、动画制作等工作。在国外,这种软硬件结合的工作早就被称为“边缘科学”。
如今,影视制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电脑制作技术和手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制作设备、技术和方法。这种发展趋势带来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影视制作之间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以往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是由多名技术人员(电子剪辑、电子字幕、普通特技、三维数字特技、混合配音等)逐一完成的。)根据记者和导演的创作意图进行不同的分工,而技术人员只承担设备操作。进入多媒体时代的电视制作行业,集电视特技剪辑、音效、电脑图像创作于一体。因此,以往的制作人单纯的技术技能远远不够,而需要技术与艺术的全面融合,这就促使技术人员重视和加强自身在音乐、美术、综合艺术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以不断满足发展的要求。因为制作人有了解设备功能的优势,只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很快就能胜任这种软硬件结合的工作,成为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人才。
目前,一个各种知识结构的人才相互融合、电视制作团队不断繁荣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批复合型制作设计师逐渐涌现,这也推动了电视制作行业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两大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也面临着国内电视台突破旧体制,进行新的尝试和大胆改革的趋势。这不仅需要两个台的决策层,也需要深圳的主管部门为两个台的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制定一条新路,不仅使深圳的电视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也使深圳的电视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编者按:维基1978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3参与筹备深圳电视台,1995参与筹备深圳有线电视台自己的节目。现任深圳有线电视制作中心主任。
一、现状分析
虽然电影和电视之间的斗争在龙虎斗是一个事实,但把电影和电视看作一个艺术整体仍然是同一个整体。中国影视艺术的剧烈动荡还是在90年代。在此之前,随着电视等媒体的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势头已经迫使电影开始改弦更张,娱乐化的浪潮正在到来。然而,随着90年代大众文化的繁荣和娱乐高潮的重现,影视“一高一低”的世纪现象已经势不可挡。于是,一方面,在世纪之交即将来临之际,哀叹中国电影危机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警惕和焦虑可见一斑。尤其是人们对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处境做了一个悲剧性的预测,惊心动魄;另一方面,电视由盛转衰的预言不时可见,对互联网热潮对电视冲击的焦虑显而易见。我们似乎都默认了电影遇到了转折,电视的好日子可能不会长久,于是拯救影视的讨论和原本对影视的批判混在了一起。但无论是批评还是期待,本质上都是对中国影视的渴望。
但是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尤其是对于当前的形势,人们的反思和分析往往被触及。从哀叹者、愤青和极端空谈者的角度来看,对待中国影视似乎有两类明显的人:一是把自己归类为局外人,评头论足,与自己无关,没有切身之痛,甚至批判他人,缺乏急切感;一是受限于行业利益,看似热情,实则商业味不浓。把电影当成机械的获利工具,就是空谈艺术或者只强调教育的目的,让创作无所适从。当我们谈论21世纪的中国影视时,首先要明确我们是在分析和推动我们所需要的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是人民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生存条件和形式如何变化,它必然会生存和发展。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商业利益和大众文化的现实,对影视的发展和问题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为其在新世纪的征程提供新的帮助。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向21世纪的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可以真正把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事业。
说到教育和影视教育,传统教育是书面教育,通过阅读和口语来延续。但是时代变了。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征是相互关联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学与影视的交融使阅读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该说,20世纪是媒体革命的飞跃期,前所未有的媒体变革在世纪末变得越来越迅猛,从早期的电影电视到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加速度的变化显示了信息世界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们几千年来习以为常的书籍和书面媒体的传统正在被不断翻新的电子媒体所掩盖,传统信息世界的基础受到了剧烈的动摇。总结起来,这种变化趋势可以表现为:感官享受越来越明显,书籍阅读的静态消费受到视听融合的动态消费的冲击,联想的阅读性质受到直观视听文化的影响和改变。因此,图书文化受到视听消费的冲击并逐渐被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更大。在21世纪,不可忽视的是多元文化消费内容必然形成,单一的文化指令明显受到质疑,人们更加接近文化融合,反对排外的狭隘文化限制。在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上也是势不可挡。首先,电子视听文化主导的消费会成为中心,人们会离书报更远。图书、报纸、杂志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子媒介实现消费越来越普遍,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可视化阅读。其次,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地球村没有秘密。个人可以瞬间掌握世界各个角落的大事小情,可以和不同的陌生人交心,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时拜访自己。个人与个人之间从未谋面的交流将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而且阅读的重心和针对某个群体的阅读会更加明显,精英文化的发展是必然的。21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新理念,只有考虑到以上背景,才能实现。
所以21世纪的影视艺术发展是在与传统矛盾的竞争中。判断影视艺术的新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关照:
1,全面的互动性。21世纪,影视明显融合但互动。融合是指打破彼此的界限和独特性,影视和网络的结合,更不用说文学的结合,在世纪之交已经开始模糊界限。传统上强调的电影的优势不一定是电视的优势,电视电影的大量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电视技术的电影化(如MTV技术)也和电影技术的电视参照物一样被广泛接受;网络涉足电影、电视传播和大量电视引进网络,电影在网络上的多次演出加深了三者的密切关系;网络的方式影响着影视,影视的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些综合性事件在新世纪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交互性的含义是指它们相互融合,但不可替代。虽然人们担心电影会消亡,但是电视会被网络钳制,网络会把电影全抓(包括资金和统治权等。),其实电影、电视、网络还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规律在运行和发展的。融合只是一些相对特征的消失,同化因素的增强,分工差距的部分填补。其本质是人们的视野和文化视角在拓展。然而,仔细观察,中国画中的特色分支仍然清晰可见。只是多方互动,相互影响。比如电影的流行,使得艺术原本的本质越来越世俗化,娱乐大潮影响了更贴近生活的电影,却依然保留着自己不同于电视的视听诉求。电视本能地接受了电影的表达方式,在时空的转换中丰富了电影的表达方式,但其父母的简短叙述却磨不掉。不可能把鸡毛蒜皮的电视本能变成压缩时间的电影式本质,因为生存的商业本质是永远不能承诺的。
综合互动给影视艺术教育的要求带来了新的问题。既要分门别类地把握各自的艺术特色,又要淡化过于专业化的细致工作,倾向于综合分析对方,以符合时代的心理要求。
2.私有化是公开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时代。一切都可以在瞬间被周围发现。地球村里没有秘密,但个人迫切需要隐藏自己,强调私人个体的不可侵犯性。所以,明显的矛盾在扩大。掌握高级网络的人,在隐藏自己神秘感的同时,以虚拟的方式与他人交流。然而,网络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个人秘密。影视更关注个体生命,但创作却试图以大众的感受作为票房的基础。影视把个人感情放大成了宣传。影视让个别明星成为所有人的偶像。人气是靠影视传播的,任何一个人格瞬间就红了。比如早期街头流行红裙,现在到处都是韩式彩妆和厚底鞋。当然,我们可以说艺术个性可以概括大众的感受,但影视的镜头让个性瞬间流行起来。我们已经很少看到空巷里的“欲望”现象,也失去了异口同声的习惯。然而,影视观众的普及让数百万人蜂拥而至观看《小燕子》,场景仍在重演。影视有条件使之更加个人化和大众化,因此影视教育的文化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需要从现象中看到近忧和远虑。比如,电视屏幕上充斥着欢乐游戏和订婚游戏,这当然值得称赞,因为人民在微笑,但其中无聊的人物和虚假的品质却不能不加以分析。把个体生命的潇洒态度放大成千百万人的生活行为态度是危险的。电影里杀人暴力的情节,电视里拳击比赛的展示,满足了少数人的刺激,却不得不危害大众的精神生活。当电视上培养出来的人在为相声演员洛桑死于酒精中毒而悲伤,为戴安娜而哭泣,为演技平庸的刘丹之死而哀悼的时候,我们有责任让观众看到,微小的个人情感捕捉到了大众的隐忧,这种隐忧可能不会小于邪教的影响。
3.商业化的艺术性。随着行业生存危机的加剧,商业主义的禁忌不再成为艺术禁忌。所以,一切以商业市场为标准的知识,基本上都包裹了艺术创作。我们面临着商业无处不在,艺术退守的局面。现在纯粹的影视艺术已经少有市场,自恋的艺术加快了商业统治的步伐。但艺术被放逐的结果是,无论是商业还是教育都没有支撑的骨架,也无法实现其价值目的。商业和艺术不是比例的问题。要明白商业和艺术一样重要,一个是生存的需要,一个也是生存的需要。因此,影视教育的艺术分析应与市场业务的评估相结合。比如长篇电视剧的分析,如果忽略了商业广告主的需求,成本就回不来了。那么,再好的分析也不会被创作所接受,也很难实现分析的价值。另一方面,一味纵容电视剧的拖沓,会造成巨大的投入被浪费,生存基础的崩塌也是必然的。商业化是大势所趋,作品被深深烙印是普遍现象。其实商业化的背后,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赢得商业利益,对艺术的把握可能更好,潜移默化的被观众认可。虽然市场有杀戮和夺取的力量,但艺术的重要性才是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对于影视教育来说,只有重视商业化的弊端,强调艺术性的本质,把商业手段和艺术本质放在各自的位置上,才能真正理解创作的意义。
21世纪的影视远比过去复杂多样,影视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然而,现有的影视教育规模和对其意义的认识是极其不足的。在中国建立影视教育体系的意义还有待宣传。
二、问题分析
新世纪与影视教育相关的问题很多,认清影视艺术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有几个主要趋势需要特别关注:
1,低俗化。影视艺术的世纪难题,没有比低俗化更可怕的了。随着大众文化的繁荣,世俗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击日益明显,影视成为第一个认同并积极宣扬世俗文化的。在80年代后期娱乐电影的倡导中,娱乐身份打破了自封艺术教育的传统电影模式。在民众强烈的大众文化要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进入了多元化和大众化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俗文化要求趋同的现象日益明显,包括娱乐贺岁片的流行,喜剧的大量涌现,启蒙电影的不断翻新,在狭隘的艺术电影世界之外占据了更大的文化空间。由于生存困境的压力,中国电影的低俗化成为一种趋势,曾经以消灭人类文化和精神品格为代价存在于市场。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变化在五彩缤纷的改革时代下令人眼花缭乱,包括发行和制作方式的变化,合拍的时尚,引进外国大片的冲击,以及院线体系和宣传运作方式的形成,都对中国电影形成了压倒性的冲击。特别是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人们观念的快速转向,对电影的审美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期间更多与电影相关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排期、买断、盗版、明星、市场等等。与艺术欣赏直接相关的剧本、创新、技法、思想逐渐稀少。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观念发生了转向,在大众文化占据主要地位的时代,纯艺术的基调显得无力。20世纪90年代,艺术单一化的消解带来了以下明显的变化:电影更多地融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生活的价值,注重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表达,以所有人的喜怒哀乐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对象,丑星和幽默形象取代了奶油学生的主角地位,娱乐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等。,多元文化成为电影的基本态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艺术的大众化和杂糅状态,过去装腔作势、强调艺术的中国电影,不自觉地被大众文化催促着降低要求,以取悦大众为首要任务,追潮流,追有票房或有得奖希望的模式、号召、节日,于是有的追求商业利益,有的向主流评价靠拢,有的制造媒体新闻,等等。纵观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主人公的冷酷与凡人形象的大众化,琐碎细节的放大与精致艺术概括的忽视,对阶级划分的冷漠化倾向,具有好人坏人本性的人物与强调人性复杂多样性的形象,突出世俗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与对英雄软弱的宽容,表现出凡人爱情的复杂状态, 诸如此类,以前一丝不苟的东西都隆重登场了,中国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复杂多样。 判断本世纪末,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电影艺术激情的衰弱和消退的现象。
电视自然是娱乐文化的大本营,但它从未屈服于娱乐的世俗要求和感官享受。类似的游戏类节目、娱乐参与类节目层出不穷,电视娱乐追逐一波又一波,似曾相识、喜气洋洋的内容,花样百出的主持人,克隆一般的节目风格,以欢快花样为标志的明星参与,越来越多的古风历史娱乐剧,游戏到处参与各种节目,假装恋爱婚姻游戏等等。,让观众傻傻傻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现实远远抛弃。感官享受不一定是时代必然需要的全部。吵吵闹闹不会永远成为越来越优雅的人的必需品。当历史闹剧、宫斗剧相继推出,眼花缭乱的MTV随处可见,综艺节目让人感到某种程度的疲惫,感官享受总会走到尽头。其实人是不会在感官刺激上流连太久的。长期的噪音表明人们对观看缺乏兴趣。克隆翻新的无聊背后,是缺乏文化感的低俗消费者,他们对如今的电视越来越不满。娱乐可能是罪魁祸首。
考察电视低俗化与多重因素有关,比如急功近利的表现。其中收视率是被看重的,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收视率是不争的事实。收视率当然是衡量节目的硬性指标,收视率有多大就意味着吸引力的大小。所以把收视率作为节目的衡量标准是合理的。面对激烈的节目竞争,收视率表明了节目的受众数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重要性,进而决定了广告的受众是否丰富,以至于广告收入的起起落落等等。收视率当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收视率对电视节目的生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充分的正当理由重视收视率。于是为了收视率,上演了节目崩盘的壮观现象,以至于某个时段有20多部电视剧同时播出。也许所有电视台都从中受益?但实际上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暴露了媒体的缺陷。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抢观众肯定是对的,但是没有个性的创造,你永远也不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和世界。之所以不能选择收视率,是因为电视媒体的世界很大,似乎新闻等不急功近利的节目依然有很高的收视效果,赢得观众的电视娱乐需求只是其众多功能之一。一般来说,娱乐节目即使有好的收视率,也不一定有好的收视率“效果”,而且因为节目的性质不同,决定收视率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有些节目不能单纯用收视率来衡量,更何况节目时段的设置本身就无形中增加或减少了观看人数。问题是,当代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欣赏趣味的多样性极大地改变了大一统的传统。因此,媒体需要摆脱急功近利的弊端,认真研究赢得观众心的秘诀。我们要认识到,电视屈服于“娱乐需求”的心理其实是短视的。世纪末,电视人为了取悦观众而频繁改版变脸的“充足理由”背后,是过度的妥协。当然,我们要以观众的需求为上帝,所以适应大众文化时代的节目,就要用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来制作。而电视节目跟风的倾向,未必真的符合普罗大众的心理需求。面对离人民的愿望越来越远的事实,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什么是电视应有的品格,什么是电视台赢得观众青睐的本质。
总的来说,影视艺术不能成为自恋的花园宠物,但忍受世俗的风浪也不应该成为改变艺术本质的理由,所以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影视开始失去价值,娱乐成了老生常谈,低俗在所难免。事实提醒我们,纯粹形式上的娱乐追求未必有好的效果,形式创新的基础应该是内容的需求。事实也会告诉我们,影视急需在文化内涵的培养上多下功夫。娱乐不能是观众的全部需求,文化要求是影视发展的必要前提。
2.建模。在影视艺术的探索中,最受诟病的就是模式化的弊端。虽然创新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影视,但中国影视的艺术发展确实比过去有了相当大的飞跃。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成就受到称赞,获奖数量也不算少;中国电视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有些种类的电视艺术还得到了国际同行的称赞,个别节目也获得了奖项,但这些依然掩盖不了世纪末的尴尬和非议。艺术创作缺乏灵性,阻碍了影视艺术的整体进步。
电影的模式指的是艺术套路的僵化,包括传统叙事方式的不变,主题教育的表面化单一,人物概念的模糊,艺术风格的暧昧矛盾。艺术套路的僵化,体现在电影艺术表现方式缺乏创新。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电影重复着老套的思路,比如内心矛盾的表达——布鲁姆的花在空荡的镜头中凋零,突如其来的云雨等等。,人物与立法的冲突——对与错的对抗,人格对立的碰撞。传统的叙事方式缺乏改变也是观众厌烦的一个原因。很多电影都遵循一种以事为本的姿态,在叙事上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地解释故事的来龙去脉。整个故事看似圆滚滚,方方正正,但主角的地位沦为陪衬,故事缺少一个动人的内核。主题教育的表面单一是中国电影一直在努力克服的问题。由于过于注重教育的功能,造成了一些至今令人费解的现象:揭示主题的创作,往往只要披上“正确”的概念,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无论艺术表现如何;具有艺术影响力的感人作品,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往往成为被批判的对象。由于一些奖项偏爱教育题材强但艺术感染力弱的作品,中国的电影艺术明显下滑。我们绝对需要明确的政治倾向,但必须以优秀的艺术表现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实现真正的影响功能。如果不打破刻板印象,中国的电影很难成功挑战世纪。
电视的造型不是指栏目的一般规律和节目类型的固有格式,而是指盛行的浮躁模仿风气。这几年,电视似乎进入了模仿的魔窟。在试图修改版本的良好动机下,大部分的模仿都在上演,从无聊的聊天到遍地开花的情景喜剧,从千篇一律的独唱和舞蹈到游戏节目上全力以赴的花样。曾经创造了中国电视辉煌的电视人,在收视率面前突然变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你可以看到,电视充满了模仿和克隆,就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商业行为。一个节目或栏目的好评引发各方模仿,文化知识匮乏、性格独立的缺点暴露无疑。以文化创作为基础的职业,不应该被机会主义的商业劣根性所主导。充斥屏幕的雷同会导致艺术的衰落,也就是从传播的本质来说,抄袭也会毁了事业。可惜的是,飞速发展的电视似乎在很多方面都陷入了绝境。从最初的模仿央视综艺节目,到制作了模特党等综艺节目;跟风港台,大量引进拍摄“戏说”片,造就了一场场荧屏情景剧;然后到正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