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学的思考
《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学反思1正值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季节,所以我们制定了关于春天特色的活动内容——“桃树下的小白兔”。让孩子感知和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受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一个美好的语言活动,要求孩子们在春天到来,桃花盛开的时候,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美好的意境和想象,而小白兔把桃花瓣作为信件寄给他的好朋友,好朋友把它们变成各种有用的物品。并培养孩子增强关心他人、感谢曾经关心过自己的朋友的感情。
这个活动选在《幼儿园系列教材》里,当时没有找到对应的图片。于是,我提前在黑板上画了背景图,然后准备了故事中相应的图片。在整个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总是表现出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我通过讲一遍故事——提问——展示相应图片——拓展活动等教学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和熟悉故事。孩子们听故事用了7分42秒,孩子们被故事中的场景和文字吸引住了。之后,孩子们可以围绕故事情节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中了解故事中小白兔给朋友送桃花瓣的优美意境和效果。让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己的活动,真正体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让孩子们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能充分发挥。既开发了孩子的思维,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许是桃花季,也许是故事更吸引孩子,更符合他们的心理,也许是课堂气氛更轻松自然,也许是安排的活动更受孩子欢迎,这个活动更成功。
《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学反思之二这是主题活动“幼儿园里有很多朋友”的一个子活动。故事很长,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再现了与我们好朋友分享的美好画面。
从故事内容来看,故事中的人物很多,但是有一定的顺序,我把这个顺序当做活动的难度;从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故事本身更富有想象力,也给了孩子很多故事之外的延伸想象。我把这些想象和孩子的表达设定为活动的重点。从这些方面来看,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也是选材的基本要素。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故事。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天性决定了孩子爱讲故事。所以这样简单直接的方式也会一下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然,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也要用多种感官来吸引孩子,而且要对故事非常了解。)
在故事教学中,提问很重要,提问一定要一个一个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并能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第一次讲故事前,我问故事里的人物都是谁?在这个过程中,既给孩子提出了听故事的任务,又帮助孩子有重点地听;第二次,我展示了图片,和第一次相比有所变化。图片的刺激也再次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提问时,我重点安排了动物的出场顺序,我在最前面以红旗为标杆,用一条线把动物打扮成一个队。掌握出场顺序和故事内容,这样,孩子就觉得生动有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让孩子大胆表达也是一个重点。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对表达的完整性要求更高。通过前面的想象和讨论的铺垫,让孩子说出“如果我有一片桃花瓣,我会制作它——并给予它——”。通过这么长的句子,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这个要求要求我们把它渗透到日常活动中,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表达思想和学习词汇的机会,给孩子积累更多的经验,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