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学
第一,信息技术可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能使孩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激发创造欲望。比如,在学唱《小红小红帽》这首歌的时候,让孩子看关于《小红小红帽》的动画片,让孩子一眼就能知道《小红小红帽》要表达的故事,音乐形象在孩子脑海中展现出来,这也为表达和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在听音乐时,由于没有歌词,孩子一般很难理解音乐形象。比如欣赏《狮子王进行曲》时,多媒体可以展现狮子的吼声和动物受惊的场景,让音乐情感和艺术形象完美结合。有了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孩子表达和创作音乐就容易多了。
同样,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单调、僵化的“口头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孩子的主动性,进而压抑了孩子的创新精神。随着信息技术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信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传递,使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比如大班的舞蹈《小青蛙熊和孩子》,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先听一段比较低沉的音乐,引导他们去思考,猜测可能是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听网络歌曲,熟悉歌曲,了解情况。然后通过想象,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走进我们,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张挂图、一个游戏、一盘磁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孩子的求知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幼儿园教育。凭借其强大的交互功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声音、图像和文字有机结合。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的情境,让老师享受教学,让孩子享受学习,让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如果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儿童的语言活动中,为故事、儿歌配上生动的声音和动画,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趣,而且能唤起儿童真挚的情感,激发儿童对语言的感知,建构想象空间,提高儿童运用语言的创造力,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创造交流空间。
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有话要说,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去表达。只有扩大知识面,加深生活体验,才能丰富孩子的语言,拓展交流的空间。因此,让孩子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带他们出去玩,欣赏昆虫和鸟类的美丽和灵活,是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的。但是每年因为孩子太小,条件不成熟,大部分春游秋游活动都没有完成,无法让孩子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花草树木,体验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我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孩子跳出了“井”,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多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图片,弥补了儿童视野狭窄、表象不够直观的缺陷,为儿童创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让儿童看到真实的画面,听到音频演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是必然的选择。比如在“动物之最”的活动中,我们不能把各种各样的动物请到课堂上来让孩子认识,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孩子看到这些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特点和习性。。它能给孩子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界面,其信息量超乎想象,开阔了我们孩子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也让我们的孩子见多识广,有话可说。
2.拓展想象力,发展语言想象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想象力。比如《夏夜之梦》,一首大班的语言活动诗,是建立在孩子对诗的内容的深刻理解上的。为了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它大胆地利用已有的经验模仿这首诗。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各种蝴蝶、小鸟、小鱼做梦的图片,让幼儿根据“XX睡在XX上,XX的梦是XX”这句话来模仿。孩子能很快用图片想到小鱼睡在海里,小鱼的梦是蓝色的;蝴蝶在花丛中沉睡,梦境芬芳,将整个活动过程推向了高潮,提高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效拓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模仿诗歌,突破了这项活动的难点,进一步升华和拓展了孩子的语言。
在大班语文“借伞”活动中,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欣赏无声动画,让孩子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充分欣赏课件,配合老师的深度提问和课件的反复播放,让孩子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当雨滴、绿伞、小青蛙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这种图片的设计有助于孩子清晰地整理零散琐碎的想法,获得语言经验来解释或描述简单的事物。在幼儿园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虚拟为现实,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视听环境中自由理解和遐想,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思维氛围,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三,信息技术可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科学活动的内容大多是抽象的,孩子不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而信息技术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一些科学现象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将知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将原本陌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成有图有画的具体事物,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例如,大班的数学活动“6的组成”只用了无聊的数字和图片让孩子们放和除。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物们被制成了动画:早上,母鸡带着宝宝们在草地上玩耍,看着他们排队进来。来了多少只鸡?几个大的,几个小的?多少朵黄花?猜猜他们要做什么。这个时候有几只鸡抓虫子?有多少人在跑步?这些素材贴近孩子的生活,生动的动画始终贯穿其中,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跟着动画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试图引导孩子从媒体上了解熟悉的科技成果,调查科技对孩子生活的影响;利用生活经验,探索儿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方式方法;探索让孩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一些简单问题的策略。如“沉浮”、“奇妙的七色光”等科学活动,就是用摄像机和数码相机记录下幼儿的探索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然后连接电脑或电视,回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场景,引导幼儿在同伴操作的同时观看并享受讨论,让幼儿感受光的有趣现象,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认识七色光产生的原因,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观察、探索和操作的感知和体验印象深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注意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将抽象、概念性的知识逐渐转化为可视化、具体化,降低了儿童理解的斜率,有效突破难点,使儿童轻松掌握新的知识点。它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动态交互环境,强化了儿童学习的主体性,拓展了儿童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总之,信息技术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的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体现了“儿童是活动的主体”的教育原则,使“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成为现实。我相信,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课必将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迅速融入其中,成为学前教育中一朵亮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