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在“儿童创新智慧游戏”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中国的学生赢得了许多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深思,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我觉得这可能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有很大关系。笔者从事教育多年,有一些小经验。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真正理解、对接、落实素质教育本质的人却很少。说白了,科研靠创新,而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死记硬背只有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导致很多高分低能的现状,这当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能力,而在各种能力中,创造力的培养显然对整个社会的进步非常重要。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儿童素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人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生来都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只要及时科学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发展。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发现了孩子是有创造力的,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幸运的是,今天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师——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孩子有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有好奇和创造的需求,这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忽视孩子的发展需求,容易抑制或削弱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的创新潜力是天生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好奇,什么都想尝试,爱问为什么,刨根问底。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心,虽然他们的创新在成年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幼稚的,但这种不断创新和实践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成年人的创新只是偶尔)。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很弱,但他们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挖掘。一要营造轻松愉快、安全和谐的氛围。试想,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和压抑的氛围中,会有创新的可能吗?面对不信任的眼神和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惊恐、慌乱、担心、惊慌,大脑敏感度降低。所以,有利于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氛围,一定是轻松愉快、安全和谐的。没有心理压力,孩子会自发地沉迷于充满乐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活动。比如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他们会自由轻松,穿上白大褂,拿起听筒变成医生,用积木轻轻搭起来,堆成各种形状。如何构建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孩子的创新灵感?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老师要尊重孩子,包括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要让所有老师说了算。要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给孩子充分独立活动的时间和欢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自己未来卓越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需要大人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无动于衷,不屑一顾,甚至当头棒喝。这样做不仅会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挡回去,还会对创新失去兴趣。教师要深入其中,组织孩子,积极探索,找出原因,帮助解决。当孩子在创新的过程中说错了或者做错了,老师不要训斥,不要粗暴对待,否则,你就堵住了孩子创新的源头。3.给孩子提供安全自由的空间。自由和安全是创新氛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教师应该多开拓这样一个小天地。为此,我们在打造各类游戏区时,从名称、色彩、布局等方面都尽量让孩子感到温暖亲切。我们还鼓励孩子们通过投入丰富多彩的材料和玩新的方法和技巧来玩,以增强他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成就感和乐趣。教师是孩子学习活动中的伙伴和引导者。他们应该以关心、接受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发展水平、能力、经历、学习方式等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都成功。教师在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时,会更了解孩子的创造力,更多地鼓励孩子的创造力,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二要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老师的安排,孩子的执行;老师制定规则,孩子服从约束;老师判断对错,孩子服从判断...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无形中扼杀了孩子最宝贵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强调孩子的自身发展和个体发展价值。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竞争力和自信心,孩子对创新的态度和热情,孩子对创新的兴趣等。,而不是追求结果。关注创新的过程,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第二,要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新激情。怎么走这一步?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是迈出这一步的关键。虽然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经验的缺乏,操作技巧的不熟练,他们的创新在大人眼里会显得幼稚和简单。但是,只要孩子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一些欣赏和包容。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创新。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惊人力量,选择有意义的、积极的、正面的语言。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的想法真好!你太棒了!多聪明啊!你可以试一试,继续努力,一定能成功简洁地向孩子发出语言暗示。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能帮助孩子树立“我也能创造”的信念。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冒险精神,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积极保护,千万不要给孩子泼冷水,也不要过多地干涉和限制,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创新激情,而这种激情只有在大人胆大心细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出来。第三步,要善于捕捉创新的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会创作鞋子戴在手指上,或者袜子戴在头上;再比如绘画教学中,一个孩子把一个苹果画成正方形。老师发现后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把它画成正方形?”孩子回答:“我看见妈妈把苹果放在家里的桌子上。如果她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碎了。我以为苹果要是方形的就好了!”"老师鼓励他说,"你真的知道如何使用你的头脑。祝你早日栽培出方苹果。“把一个苹果画成正方形明显脱离实际,老师有说服力,引导孩子说出画一个苹果的原因,鼓励孩子尽快培育出一个苹果;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他们会给出有创意的答案,但与老师的标准答案相差甚远。这时候,如果老师能给予积极的评价,表扬孩子肯动脑筋,表扬孩子的新奇和新奇,相信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的灵感,及时捕捉到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捕捉孩子创新的火花时,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问题,甚至是荒谬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就说明孩子在思考、在学习,教师应该正确引导;有意识地通过提供富有想象力的书籍、半成品的游戏资料、开展一物多玩等活动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第三,要注意创新方法。一旦有了创新意识和灵感,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实现。教给孩子各种创新的方法,让他们建立独立创新的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或工作都有帮助。幼儿园常用的有三种。第一,一个东西有很多种玩法。在体育游戏中,我们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如:老师会鼓励孩子们围成一圈玩各种花样,如滚、扔、跳...单独或相互合作等。这种一物多玩,既能提高孩子的活动兴趣,锻炼身体,又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第二:组合法。不同的组合也是创新。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积木,也是一组积木。不同的组合会变换成许多不同的形状,孩子们在活动中也能真正体验到创造新“产品”的乐趣。可见,幼儿园可以通过积木、排罐等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第三:联想法。根据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偶然事件,引发创新灵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联想取得新的突破。像牛顿对引力的推断,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等等。,都是由平常生活中不被注意的小事联想而成的。可见,幼儿园要让孩子多思考,多尝试,多做,多看看,时时关心,时时交往。我园经常开展以下活动,如:加图、联想。老师可以画三角形,让孩子添加喜欢的点、线等。,并说出它们的样子;观赏事物的联想。老师带领孩子捡起落叶,有意引导孩子用落叶拼出图案,赋予一定的形象;再比如,在教折纸“滑稽人”、“狗”、“宝塔”的时候,老师给孩子提供折叠的裤子、外套、亭台楼阁,并问“你能把它们组合成什么?“老师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思考问题,鼓励孩子敢于用别人从来没有用过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经过思考、讨论和老师的启发,孩子们可以说出滑稽的人可以用小裤子、夹克和亭子拼接,猎狗可以用三条小裤子拼接,宝塔可以用许多亭子拼接...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智慧。未来学家纳比斯说“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总之,每个孩子生来都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就看你怎么去发现、挖掘和保护它,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努力培养本世纪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始终加强创新教育,努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