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应用的调查报告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机制,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接点上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幼儿园游戏带入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幼儿主动学习、主体发展为特征的教学活动模式,体现了生动性、主动性、兴趣与能力并重等时代特征。
第一,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缺乏游戏的运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经常被混淆。游戏成了各层次有教学目标、按教师意志和计划进行的活动,把课堂教学的功利性和严肃性带入游戏,孩子成了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者。在失去了内在品格的游戏中,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享受、体验和表达,幼儿园的教学体系中就出现了“灌输”。
二,幼儿园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幼儿园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游戏中有大量的学习活动,游戏是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园教学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方式。教师组织和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要让幼儿“玩”,还要引发、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使“玩”转化为幼儿的学习体验。
教学是现代社会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学习活动(包括游戏)。它是一种受教育目的控制的定向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应包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根本目的是通过控制孩子的学习环境来控制孩子的学习体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游戏就是学习——一种隐性的学习。玩耍和学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玩耍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在游戏教学中,孩子过去的经历可以被再现,当前的现实可以被表征,未来可能被萌发和期待。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探索和发现客观知识和规律,还实践和演练了生活标准的道德规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体验。”当然,只有当学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孩子才会忘记自己的投入,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所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孩子就能在学习中玩游戏,“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
游戏和教学有内在的联系,说明它们不是对立的。但是游戏和教学是独立的,这说明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更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孩子在老师指导下的活动。后者更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孩子的自主活动。两者的规范不同,性质也不同。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和课堂教学都有独立的价值。
第三,回归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
1,营造轻松愉快、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幼儿园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于开发儿童智力、保障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协调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因此,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僵化、僵化、重复、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开放、自由、平等的。让孩子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2.精心准备游戏教学。
一个成功的教学游戏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所选游戏因素适合儿童年龄(游戏因素可分为操作游戏动机、游戏体验、伙伴关系和外部条件);选取的游戏因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游戏任务的难度与孩子现有的经验相匹配。
3.明确教师在课堂游戏中的角色。
(1)教师是孩子游戏环境的创造者。
(2)教师是课堂游戏活动的观察者。
(3)教师是课堂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4)教师是课堂游戏活动的评价者。
(5)教师是幼儿课堂游戏活动的反映者。
4.让游戏体验回归教学精神。
回归幼儿园“游戏”课堂教学活动,将游戏与幼儿园课堂教学充分融合,挖掘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具有游戏精神,使之成为教育教学手段,也是幼儿园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童年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精神的基本表现和概括,是一种初级的生命精神,是一种成长的精神,是一种完整和谐的精神,是一种自由创造的精神,为儿童的成长发展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社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