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
简述学龄前儿童游戏的特点如下:
1,具体性。游戏包括内容、剧情、人物、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素材。
2.虚构。它是在想象的条件下反映现实的活动,其情节、角色扮演、活动方式、替身使用都具有象征性。
3.兴趣。形式活泼有趣,适合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能让孩子积极参与。
4.免费自愿。幼儿根据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自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过程,开展各种活动。
5.社会性。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身边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来源。借助游戏,孩子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的经验,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
游戏可以满足孩子两个内心的需求:一是成长,二是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个时期,孩子有一种想要独立,像大人一样生活的愿望,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扮演大人的角色,模仿大人的言行。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经常被要求、被控制、被命令。所以他们渴望改变原来的被动地位,主动出击,游戏可以实现孩子的愿望。游戏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而生动的,游戏以其本身的娱乐性、趣味性和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玩具材料深深吸引着儿童。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控制游戏中的一切,游戏的主题、材料、伙伴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孩子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人,所以可以说游戏是孩子自由独立的活动。
儿童游戏没有功利目的,既没有外在目标,也没有内在约定。孩子参与游戏是为了享受游戏的过程,而不是为了追求游戏的结果。大人在评价孩子的游戏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对游戏过程的参与上,而不是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