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幻灯片”
1中班教案《滑滑梯》活动目标:
1,能认真看图,初步理解故事。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香蕉是什么样的”。
3.感受童话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认真听讲,有良好的听讲习惯。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体验准备:活动前和孩子讲滑梯的形状特点,以及香蕉的形状特点和味道,引导孩子提前认识蚂蚁和瓢虫。
2.材料准备:“滑梯好吃”。
活动流程:
第一,引入对话,激发孩子的兴趣。
导游:宝贝,我们经常玩滑梯。滑梯好玩吗?我能吃滑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滑梯好吃”。让我们看看谁在故事里。
二、播放录音,引导孩子观看课件ppt,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播放课件ppt提问
(1)观察第一张图,问:他们看到了什么?那是什么颜色?
你认为那个绿色的东西看起来像什么?
(2)看第二张图,问:小昆虫把这个绿色的东西当成什么了?老师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小昆虫的表情和动作,感受“滑梯”变化带来的乐趣。)
(3)看第三张图,问:你觉得那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的?
(4)看第四张图,问:当小昆虫发现滑梯上是美味的香蕉时,它们做了什么?
(5)发挥你的想象力,看看真正的香蕉。你觉得香蕉长什么样?
第四,老师带孩子完整欣赏书籍,丰富词汇:弯弯曲曲,好奇。
简介:这个故事真的很有趣。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
5.活动自然结束。
宝贝,我们排队去玩滑梯吧。
活动反映:
在教学活动中,因为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展示了幻灯片、图片和食物香蕉。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与老师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效果特别好。
百科:滑梯属于综合性运动器材,只能通过攀爬进行滑梯活动。孩子玩滑梯需要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可以培养他们勇敢的精神。
中班教案“滑滑梯”第二章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滑行方式。
2.要知道不正确的玩法是危险的。
3.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活动前,看大班的小朋友滑滑梯。一个室外滑梯和一个洋娃娃。
活动流程:
1.讨论:哥哥姐姐是怎么在滑梯上滑行的?
2.老师边教边介绍幻灯片的正确玩法。
(1)双手从滑梯的梯子上爬到平台上,坐在楼梯口。
(2)双手轻撑两侧扶手,双脚分开,自然伸直,慢慢滑下。
(3)必要时用两脚控制速度。
3.让孩子排队一个个滑下去。教师要注意提醒和保护,及时给予鼓励。
4.表演故事“布娃娃受伤了”。
(1)老师边讲边用布娃娃演示:布娃娃因为滑倒在脸上受伤了。
(2)讨论:为什么娃娃会受伤?怎么滑滑梯会有危险?可以用娃娃来示范一些不正确的玩法。)
5、与孩子讨论滑梯注意事项:
(1)在滑道上要排队,不要拥挤,不要在滑道上打架。
(2)爬坡滑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在后面推人。
(3)手上或口袋里不能有硬物。
活动反映:
活动中,老师教孩子们玩滑梯的正确方法,明白不正确的玩滑梯方法会有危险,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中班教案“滑滑梯”第三章活动目标
1,孩子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玩幻灯片。
2.让孩子知道,不正确的方式玩滑梯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儿童学习正确玩滑梯,培养安全意识。
要准备的活动
小猴子头饰,相机。
活动过程
先把故事导入到《小猴滑道》里。
1,老师讲故事。
2.提问:
老师:“刚才小猴子是怎么在滑梯上滑行的?”
第二,角色扮演。
给每个孩子穿上小猴子头饰,老师戴上小猴子头饰。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猴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现在就带你出去玩滑梯。”
1.向孩子们介绍滑梯及其玩法。问题:我们如何播放幻灯片?请一些孩子滑滑梯。纠正孩子玩滑梯的不正确姿势。老师正确示范,然后让孩子们示范。
2.人多的时候怎么玩滑梯?
总结:大家玩幻灯片要先排队,一个接一个,不要推拉。双手上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眼睛盯着楼梯,爬到顶端,坐稳,双手握住滑梯两侧,双腿并拢,然后滑下。如果滑得不好,动作不正确,就会有危险。
3、孩子练习玩幻灯片,老师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玩幻灯片。
(1)母猴:“刚才我们看母猴滑。你会像他们一样玩吗?”
(2)小猴子妈妈:“小朋友,你还想玩吗?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会给你们每个人拍一张照片,看看谁滑得好。”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玩幻灯片。)
活动结束
让孩子在滑梯上自由玩耍,老师会巡视观察,注意宝宝们的安全。
中班教案“滑滑梯”的设计意图4:
滑梯很好吃,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普通的香蕉,是小昆虫去散步的时候发现的。在他们眼里,它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幻灯片!故事围绕着小昆虫猜滑梯一天天在变什么这个话题展开。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和细腻的变化,逐步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带来的无限想象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集体阅读,在初步感知后,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词汇丰富:弯弯曲曲,好奇。
3.感受童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体验准备:活动前和孩子讲滑梯的形状特点,以及香蕉的形状特点和味道,引导孩子提前认识蚂蚁和瓢虫。
2、材料准备:《幻灯片很好吃》PPT。
活动流程:
第一,引入对话,激发孩子的兴趣。
导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谁在故事里。
简介:小蚂蚁和瓢虫下午去散步。当他们走路时,他们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让我们看一看。
二、播放PPT,引导孩子观察P1-6,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观察P2三号。
问题:他们看到了什么?那是什么颜色?
(2)观察P4五号。
问题:你认为那个绿色的东西看起来像什么?
(3)观察P6七号。
问题:小昆虫拿这个绿色的东西做什么?
(4)观察P8-9。老师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小昆虫的表情和动作,感受“滑梯”变化带来的乐趣。)
问:你认为那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的?
(5)观察P10-13,懂得与你分享美好的事物。
问题:当小昆虫发现“滑梯”竟然是一根美味的香蕉时,它们做了什么?
三、老师带孩子完整欣赏书籍,丰富词汇:弯弯曲曲,好奇。
简介:这个故事真的很有趣。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
第四,活动自然结束。
结论:这本书真的很有趣。孩子们回家后可以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中班教案“幻灯片”第五章活动目标:
1.知道如何正确玩滑梯等大型玩具。
2.明白不正确的玩滑梯方式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孩子们玩滑梯的视频。
2.小狗玩偶、图片和儿歌《滑滑梯》
活动流程:
1.小狗怎么了?
(1)找到教室里哭声的来源,找出受伤的小狗。
“小狗为什么哭?怎么受伤了?”让孩子大胆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图片,讲故事
总结:狗狗玩滑梯的时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受伤了。
(3)宝宝玩过滑梯受伤过吗?你应该玩滑梯吗?
2.播放视频,并与孩子们讨论播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
(1)小朋友叙述“小伙伴们怎么玩视频里的滑梯?”
(2)儿童讨论
“你怎么玩滑梯?”“怎么玩滑梯才安全?”“你觉得那种聚会怎么样?
法律好玩又安全?“什么方法不正确?如果你做了一个不正确的动作,会发生什么危险?
总结:玩滑梯时,大家不挤不排队;一个一个上楼梯;坐着别动,上下打量。
3.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大型玩具?玩大型玩具怎么保护自己?
做到:不争不抢不推不挤,看到别人做危险动作要告诉老师,不小心受伤要及时告诉老师。
4.手指游戏“滑梯”
我们编了一首关于玩滑梯正确方法的儿歌。让我们听,学,玩。
玩吧。请把宝宝的小手当自己,把身体当滑梯,一边读儿歌一边“玩滑梯”。
5.带领孩子在户外玩滑梯。
附:儿歌《滑滑梯》
滑行,滑行,别担心我。
就像爬山,一级一级往上爬。
下来就像飞一样,飞到最后。
中班教案“滑滑梯”的设计意图6:
球是儿童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最常见、最喜欢的玩具。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自由地玩着球。杨洋的球不小心掉在了滑道上,球自然地从滑道上滚了下来。他大声喊道:“我的球正坐在滑道上!”孩子们都聚在一起,把自己的球放在滑梯上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设计了“球宝宝坐在滑梯上”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玩球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培养孩子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2、能合作进行探险活动。
3.初步感知球滚动的速度与滑道的高度有关,不同的球滚动的速度不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孩子们对球有浓厚的兴趣,知道它能滚动。
2、材料准备:
14板子,几块积木,棍子,绳子,大小球,垒球,统计板。
3、环境准备:
家长、老师、孩子* * *收集不同的球,放在球角。
活动流程:
探究1:球在不同高度滚动的情况-探究2:不同球在相同高度滚动的情况-讨论实验结果-延伸:玩球
活动流程:
首先,引导孩子观察场地,介绍主题。
二、宝宝球玩滑梯。
1,探索:谁的球滚得快,为什么?
2.用图片统计勘探成果。
三、垒球宝宝和橡皮球宝宝比赛
1.探索:如何公平游戏?什么球先滚下来的?为什么?
2.统计勘探结果
第四,根据图形统计讨论运算结果。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1.你还知道什么球?
2.活动角:边玩边继续探索球的秘密。
中班教案《滑滑梯》第七章活动目标:
1,对物品落在斜坡上的现象感兴趣。
2、计数正确,比较高低。
要点:当孩子玩幻灯片时,引导他们探究下降现象。
难点:要求幼儿探究坡度与汽车滑行速度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积木若干,木板若干,纸、笔、车若干。
活动流程:
让孩子玩滑梯:当孩子玩滑梯时,引导他们探索滑动现象。
让孩子自由谈论下降的原因。
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滑梯上玩和比赛时有不同的感受,看谁滑得快,并思考为什么。
1,请带儿童滑梯:
引导孩子用积木和木板搭建滑梯。
引导孩子尝试分别用1、2、3块积木搭建不同高度的滑梯。
2、请仔细观察幻灯片:
“谁把滑梯拿高了?谁把滑梯拿低了?高滑梯用了多少块积木?低滑梯用了多少块?”
3.让孩子们探索坡度和汽车滑行速度之间的关系:
“让车子滑下滑道。在哪个滑道上滑得快?”
4.请孩子谈谈汽车迅速衰落的原因:
老师总结:积木用的越多,坡度越高,下坡速度越快。
中班教案《滑滑梯》第八章活动目标:
1,知道正确的滑行方式。
2.知道滑梯的玩法不正确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喜欢参加幻灯片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狗或者其他动物。
2、儿童读物。
活动流程:
1,欣赏《狗受伤了》这个故事
老师: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狗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会受伤?小狗受了什么伤?受伤后你做了什么?
2.孩子们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1)老师有什么动物?他们在演奏什么?
(2)老师提问:唉,你玩幻灯片的时候,哪个动物的行为是正确的,哪个动物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3)总结:小狗在滑梯上玩的不开心,做了一个不正确的动作。谁的行为不正确?
2.讨论:怎样才能安全地玩滑梯?
(1)老师:谁来告诉你怎么安全地玩滑梯?(玩滑梯要先用手握住滑梯两边的扶手,从台阶上爬上去,坐下后再滑下来。人多的时候,要排队,不推不挤。)
(2)如果你做了一个不正确的动作,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3)猴宝宝后来随父母外出时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去幼儿园的?
3、儿童欣赏儿歌《滑梯》
(1)老师:我们编了一首关于滑梯正确玩法的儿歌。让我们听和学。
(2)孩子听童谣,练习背诵童谣。
4.带领孩子在户外玩滑梯。
中班教案“幻灯片”第九条活动目标:
1,享受音乐,聆听音乐的跌宕起伏,感受音乐表演的快乐情境。
2.我喜欢听音乐,用音乐体验表演的乐趣。
3.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4、通过身体节奏,感应固定节拍。
活动准备:
天鹅绒动物,八盒
活动流程:
第一,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
1,老师展示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建成楼梯。有几个指导小朋友数数?它看起来像什么?
2.老师把一块长板放在最高的盒子上,然后引导孩子们谈论它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老师展示小鸭子玩滑梯。老师展示教具,引导孩子们一边听音乐的节奏,一边看小鸭子在滑梯上玩耍。
2.老师给小狗看,并演示如何玩滑梯。
3.展示小老虎,演示如何翻转和播放幻灯片。
三:感受音乐的起伏。
1,听音乐是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干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干什么?
2.让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做小狗,和小狗一起玩滑梯。
四:体验用音乐表演的乐趣。
1.老师除了用纸盒当幻灯片,还可以用身体当幻灯片。请观看老师的演示。
2.让孩子做滑梯,听音乐,一只手和狗狗玩。
3.除了手工制作幻灯片,你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制作幻灯片?
4.老师演示整个身体在玩滑梯。让孩子看什么动作代表第一段音乐,什么动作代表第二段音乐。(老师来到一个大滑梯下面。孩子们能看到老师走上走下吗?)
5.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滑梯。上去的时候稳稳的走,下来的时候稳稳的滑,听着音乐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不断找空的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出滑梯的形状。提醒孩子在制作小狗和玩滑梯时,要听音乐,有节奏地玩耍。
6.老师:我要放一个很特别的幻灯片,老师哼着音乐做动作,问小朋友它有什么特别的。我从蜿蜒的滑道上下来。)
7、儿童创造各种滑行动作。
案例观察:
滑梯对小班的孩子很有吸引力。每次在滑梯上玩的时候,小朋友总是手忙脚乱,身体像小鱼一样滑下来。今天,他们第一次尝试在老师身上玩滑梯。所有的孩子都排好队,队伍很兴奋,像一条长龙一样有条不紊的玩着。然而,当他们回到座位上时,发生了一场争夺战(这些座位是临时的,但不是固定的)。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同龄人的不谦逊,平时在玩积木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老师平时要一点一点教育,让他们慢慢提高。
活动反映: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想法和实际操作有差距,可能是因为我对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还是把握不够。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孩子探索发现,活动中有深有浅,有快有慢。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老师可以启发引导他们想更多的方法。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在旁边孩子的影响下模仿别人的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通过多次尝试活动找到了滑动的部分,整个活动始终处于积极尝试的氛围中。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