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小班教案
了解班级的标志和环境。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他们的新家,并喜欢它。下面是我给大家的新小班教案。欢迎阅读本文!
设计背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家。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对画面细节的观察判断和对家庭生活的记忆模仿,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家庭之间的爱和亲情,体验全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活动目标
1.边聊边玩,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尽量从细节上区分人物的身份,积极用人物表达生活场景。
3.通过介绍家人,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边聊边玩,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难点:尽量从细节上区分人物的身份,主动用人物表达生活场景。
要准备的活动
Ppt配图音乐《让爱住在我家》
活动过程
首先,导入:
1.老师和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中的孩子想把他的家庭介绍给你。你想看吗?
2.展示封面: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电脑里,孩子们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让我们来看看!
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封面上婴儿向鲍晓问好)鲍晓的家里有哪些人?
二、引导孩子观察画面,介绍爷爷奶奶、父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爷爷出现:老师问:这是谁?这是鲍晓的祖父。他手里拿着什么?我们要模仿爷爷走路吗?(带领小朋友一起模仿爷爷走路)
老师:爷爷想看报纸,但是他的眼镜不见了。爷爷到处都找不到它们,沙发上没有,下面也没有。孩子们的眼镜在哪里?鲍晓帮助爷爷找到了他的眼镜。鲍晓真是个好孩子。
2.奶奶:老师:这是谁?奶奶在哪里?奶奶在做什么?为了谁?鲍晓吃得怎么样?儿童之家谁做饭好吃?
3.爸爸出现了:鲍晓家里还有谁?爸爸在做什么?让我们做些运动,好吗?(老师带领孩子做运动)孩子在爸爸手里看到了什么?(哑铃)很重。爸爸真是个坚强的人。他能把沉重的哑铃举得很高。爸爸运动后做什么?你在玩什么?(和孩子们一起荡秋千)
4.妈妈出现:妈妈在做什么?为什么孩子们看到鲍晓如此高兴?鲍晓的手是什么?(坐垫)妈妈爱鲍晓给鲍晓讲故事,鲍晓也很爱妈妈,所以可以拿个坐垫让妈妈舒服地讲故事。
5.展示四幅完整的图片,通过前面的阅读让孩子自己说出图片中的场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图1:爷爷想看报纸,鲍晓帮他找眼镜。
图2:奶奶为鲍晓煮饺子。鲍晓吃了美味的食物。奶奶看到它非常高兴。
图3:爸爸和鲍晓玩秋千游戏,鲍晓玩得很开心。
图4:妈妈每天给鲍晓讲一个好故事。
总结:
鲍晓的家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6.全家福:老师:家里每个人都爱鲍晓,鲍晓爱家里每个人。
第三,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家
老师问: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遇到了鲍晓的家。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你的家吧!
四、结尾:欣赏歌曲《让爱住在我家》增进情感。
支教:家人好爱我们。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结论:
孩子们很棒。如果你的家人知道你这么懂事,他们会更爱你的。让我们一起唱出心中的爱!歌曲《让爱住在我家》。
在歌曲中插入:
孩子家里有爱,孩子心里有爱,幼儿园有爱,孩子之间也有爱。让我们互相拥抱,传递我们的爱!
活动扩展:
孩子们,鲍晓家族的另一个秘密藏在《我的家》这本书里。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找到它,好吗?!
教学反思:
第一,选材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新大纲》中也指出,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他们的阅历和视野。绘本阅读也是如此。小班幼儿的生活体验大多局限于周围的家庭和同伴。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绘本,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从而刺激儿童阅读观念的形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家是他们熟悉的地方,是他们感到最温暖的地方。绘本《我的家》主要描述了我的家庭,以及我和家人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生活故事,也符合世界儿童书籍的社会性和教育。
同时,我还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把绘本里的小狗留在第二课堂,让孩子在自由阅读的时候去探索和发现自己,让孩子体验探索和揭示的惊喜。
二、注重活动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较好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和困难。
1,问题情况。
(1)活动开始,老师问:“你知道你家里都有谁吗?”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孩子想说什么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轻松的交谈氛围中说话。
(2)在活动中,老师把大书拿出来给孩子们看,并谈论封面的内容。老师问:这是这本书的封面。谁是这本书的封面人物?他在做什么?老师不停地问孩子问题,孩子的阅读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封面是一本绘本的精髓和灵魂。有效的封面阅读指导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活动中,教师在逐一展示每张图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这是谁?你在哪里看到的?请猜猜他会做什么。他会带着孩子做什么?一连串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这样多层次、多方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成了孩子有话可想、有话可说的故事,使孩子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孩子的阅读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2.观察的情况。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的具象性,教师充分为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注意和兴趣的叙事材料。活动开始前,孩子们的家庭照片被收集起来,并被布置成展板。这些照片来自每个孩子的家庭,是孩子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非常认真地观察同伴的照片,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看和交谈。从之前的环节,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到谈论同龄人的家庭,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游戏情境。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是成人意义上的看和理解的思维过程,更像是一种游戏。所以从孩子的特点出发,阅读过程要游戏化。
(1)模拟荡秋千游戏:老师指导孩子模拟玩荡秋千的游戏。在快乐地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绘本中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为以后的情感教育做铺垫。
(2)猜游戏:在活动中,当老师一张一张地展示图片时,先让孩子猜,然后让孩子去找。每一页都有一个小合页,里面藏着故事里的小秘密,在隐藏的合页里。“这是谁?”“爷爷”和“奶奶”,好奇的孩子体验探索和揭示秘密的惊喜。“这是谁?”“爸爸”和“妈妈”,聪明的孩子体验到了预期的惊喜。通过让孩子以游戏的形式自己寻找答案,成为发现者,阅读的过程就变成了游戏的过程。这样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
第三,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
在收集家庭照片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家人合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主要家庭成员,感受与家人合影的快乐,体验家的温暖。
第四,注重师幼互动。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习惯一起阅读。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画面来表达的。当教师用优美的声音和真切的感受大声朗读绘本中的语言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好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在活动上,“这是谁?这是我的xx”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我在给幼儿读故事的时候,读到第二遍的时候,孩子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第三遍开始时,大部分幼儿开始不自觉地和老师交谈,就像音乐的主旋律,不断地重复和再现,让幼儿沉浸在语言的节奏中,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缺点和改进策略:
1.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阅读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出于考虑,没有开展分级阅读的课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不适合自由阅读。只有一个办法——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没有给孩子提供自由阅读的机会,没有让孩子体验到自由阅读的快乐。
2、孩子的情感体验不够深刻,在活动中,老师没有抓住一些典型的感人的教育事件来鲜活的染色孩子的情感,只是流于表面,这也是老师对孩子不够了解和熟悉。
3.孩子的角色不够丰富。如果孩子能模仿各种角色在活动中表演,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更充分的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