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起源是什么?

象棋

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国际象棋游戏。两人轮流走,以“死”或“困”对方获胜。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楚辞招魂》记载:“棋有六数。”这证明“棋”这个名字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当时的棋已经不是现在的棋了。《史记·苏秦列传》云:“伯,文笔也,下六部棋,故称六伯。”当时的棋大概是一方六人下,称为“六伯”。棋子的名字是枭、禄、雉、犊、塞。有两个塞满了。为首的是猫头鹰,也就是教练。《说苑》载:雍门子洲秦怡见孟尝君曰:“足下...颜斗棋舞郑女”。当时,象棋在达官贵人和学者中很流行。

棋盘中的河界也叫“楚河汉界”。这个名字可能是受楚汉相争、韩信下棋的传说影响,后人加上去的。相传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打仗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休息期间下棋教兵。

北周武帝(561 ~ 578)曾撰《相经》,文学家庾信曾撰《棋赋》、《入棋赋》。这时,象棋在宫廷和文人中非常流行。《续藏经》载:“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代以牛、僧、童为车、马、将、士、兵加枪,代之以棋。”根据这一记载,唐代牛僧孺之前的象棋中没有大炮,是在加了大炮之后才出现类似于现代象棋或成为现代象棋的雏形。

宋朝武无可指摘(1053 ~ 1110)的“广棋”,子32,纵横两个方向都有11的棋盘,把两门大炮放在车边,名字和走法基本和现在一样,没有标明棋盘中间是否有河界。有河界的棋,最早是宋代范仲淹,程颢形容为“背水一战的奇兵”,“河外一步锐为轻”。由此看来,北宋以前的棋盘似乎是没有河界的,没有河界的棋属于早期。唐代牛僧孺《史记·玄机列传》中的“列马满砖,皆金铜而成”指的是唐代宝应的棋子,这些棋子是用铜制成的象形图案。出土的青铜棋子中,有属于北宋的文物,也有图案,图案中的的士是女将军。后来,图案片被锯齿形片取代。以字代纹的棋,见宋徽宗赵霁《宫词》:“白檀似戏中小勺,牙上字金灿灿更亮。”从上述唐宋资料来看,从唐代到北宋并没有统一的棋子规格。大概从北宋后期到南宋,有了统一的规格,和现在的象棋一模一样(图1)。宋代刘克庄(1187 ~ 1269)在《五古相义》一章中写道:“挺立两国,限于大江”,“三十二子皆畸”,“不废枪,除冗兵”,“昆阳随象跑。”将军们的牺牲将赢得公众的赞扬。“这首《香溢》诗把象棋的情况描写得更加完整生动。目前宋代遗留下来的关于象棋的书籍并不多。北宋司马光的《七国棋图》、晁武侠的《广相戏序》、南宋洪迈的《棋经论》都属于抽象的棋论,而宋元时期流行的《石林广记》所刊两盘棋则是综合的。在记录走法方面还是和现在的象棋有区别的:当时棋盘里的直线被分成九个位置。在我们现在的记数法中,红边和黑边是根据各自的位置从右向左计算的。比如红边右侧第二条直线称为第二航路位置,黑边称为第八航路位置。然而,《石林广记》的记法是从左到右计算的。比如红色的双向位,双方称之为八路位。其他线位置,以此类推。进、退、平的记录方法和现在一样。

明清时期出版的棋书很多,其中尤以明代徐志的《易清雅曲》、朱锦振的《橘中秘笈》、清代王在岳的《梅花谱》、张桥东的《竹香斋象戏谱》等著名。它们标志着象棋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建国后,象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1956开始,国际象棋被列为全民运动。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象棋比赛。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象棋运动协会,一些大城市还成立了象棋学院、象棋俱乐部、象棋学校等组织,以及象棋俱乐部、棋牌室等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除了男子个人赛,还陆续增加了男子团体赛和女子个人赛。由于群众性象棋活动和比赛的推广,30多年来,象棋名家辈出,棋艺水平普遍提高。象棋在东南亚也广为流传。近年来,亚洲国家间的象棋交流逐渐增多,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多次举办亚洲国家或城市间的邀请赛。1980 165438+1亚洲象棋锦标赛于10月在澳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