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化的内涵
两千年来,僰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但博人据滇黔川咽喉不易驯服,所以一直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心病。明朝建国后,政府为了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的利益。尤其是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强行废除了这里的蛮族土司制度,代之以汉族大臣,最终使紧张的对抗变成了对明政府的战争。
站在陡峭的悬崖下,仰望残存的棺堆,无数的桩孔,棺盖,悬崖上的岩石,让人想到历史上被称为渤海国的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的历史交给了高燕,一下子沉入了历史的长河,消失在那一堆旧报纸中,只留下了这种奇特的埋葬制度和许多悲壮感人的民间故事,供人们沉思、感悟、遐想。历史上这个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是怎样的人?我们从零散的史料中,从马塘坝一些悬棺的清理发掘中,从悬崖峭壁上的岩画中,从叙利亚南部地区流传的众多民间传说中,捕捉到了他们的一些“影子”。历史上的“僰人”是一个历史悠久、骁勇善战的民族。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65438年+公元6066年+65438年+0573年),他们生活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他们参加了周武王攻克的牧野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被命名为“侯波”,并在今天的宜宾建立了“侯波国”。这是秦汉以后的史料中经常描述的。《公县志》(旧志)说:?“上古与西南征伐之地,秦灭开化家,僧人居此,谥号国。”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博人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民族的自由和平等,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沉重的代价。自明朝建立以来的二百年间,朱明王朝发动了十二次反封建运动。在前十次血洒的镇压中,因为勇敢无畏,敢于牺牲。尽管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还是打败了朱明王朝十次。?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叙利亚南部的博人举旗反抗士绅的暴政和政府征收的苛税。太守王浩派太守芮城领兵讨伐。周鸿祎是侍从,建议按九姓设大副。芮城把这个建议呈给王皓,并派人到渤人村落宣布任命官员和铸印。不料王皓突然从成都赶到叙利亚,用乡绅罗志强加给博人的“罪名”,戴上“别有野心”的帽子,杀死了在叙利亚待命的270多名牧民,引起博人震怒,决心报仇。于是,他们到贵州总兵府假装投降,他们都命令石鼎等人冲出去迎接他们。博人处处遭到伏击,五千多名官兵丧生。王浩听说,急忙连夜逃跑,官兵们跟着王浩逃跑时迷了路,无数人跌入山谷。也让驻守金鹅池的贵州兵和驻守荣县(今兴文旧县)的四川兵胆战心惊,不敢出门。在河南岸,仡佬族顺流而下,到达江安、纳溪、合江。他们就像走在无人区,像一根断了的竹子,逼得官兵们退到了江北。王浩不敢往南停车。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渤人不堪苛捐杂税,十官贪婪暴虐,举旗造反。朱明朝以襄阳金为连长,太监为监,兵部侍郎为军务提督,三省官兵18万人。这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四年多。由于博人英勇顽强的抵抗,官兵们只攻下了大坝,却不敢进攻九思天险。
万历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救过我省,以刘闲为统帅,郭成、张寒等12人为偏将,动员十朝汉军14万官兵对博人“飞入剿”。在这场殊死的血战中,也表现出了英勇善战、不怕死伤的顽强精神。
云南博银——用纯净代替高贵
关于这次战役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将军坟》描述,总指挥郭成之子郭凯成为北路先锋宫,一路放火烧寨,攻占了罗星渡都宁驿(今珙县商洛镇),在涪江场驻军,扬言十天内拿下路博。官兵先避山。驻扎在营地的步兵沿着蟹溪披荆斩棘,奇袭樊吕沟。没想到还没到“石船”?(悬棺景点之一),被一块滚石打了回来。官兵围着“象鼻拧水”打贺家岩皇城头,被哈姐“引敌深入”?“斩头斩尾,破肚破心”就是一个猛击,被打得弃盔弃甲,全军覆没。大多数人被杀或受伤。郭凯本人也是“被大麻烟呛到,脸上也抹了黑”才得以逃脱。堂堂中国排头兵,一条毛巾抱着几万兵,被这丫头一次次打败,真是彻底抹黑的耻辱。郭凯气急败坏,给个方案?白天大举撤兵,晚上杀个空心卡宾枪,抄近路攻帝都头。那天晚上,他带领他的人进入一个峡谷。这个山沟被两座山夹在中间,中间有一条小路,山上长满了荆棘和灌木。官兵们在山沟里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后面的队伍还在山沟外面。这时,突然听到两边岩石上铜鼓如雷的声音,喊声震天。先是滚石坠落,然后是成千上万的男女士兵从天而降。天又黑又暗,沟又窄又滑。官兵乱成一团,人撞马,死伤过半。哈腰妹妹一身素白长裙,手持梨花枪,胯骑怪兽“狮马”,精神抖擞。郭凯一急,举斧招展,从哈腰妹妹身边溜开,打马逃走。哈么妹跟着刁;放弃吧,追到瓦窑滩,一条大河横亘在眼前。郭凯稍微犹豫了一下,哈腰的妹妹马上来到了前面。一剑砍下了他的头。哈幺妹击退了从北路进攻的官兵,收复了都宁驿和罗星渡,占领了包儿山和包炳山,切断了官兵的给养,把官兵赶出了漂亮的丫鬟口,派兵把守关隘、毛坝寨等要塞。
明代国子监官员任翰也在《平满碑》一书中写道:?"...秋七月开始取九丝城。该城位于夜郎西部,两座小城墙相对而立。岩陡四十里,三王墙死,控万弦。王身强体壮,懂军事,惯于攻战……”屡战屡败,官兵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十破百的策略:
1.编织,列表,渲染都是强加给博人的。
2.起用有罪的大臣,鼓励赎罪,赔罪。
3.奖励军中第一,鼓励死刑犯立功受奖;
4.利用风险打入军队。
5.疏远诱惑,用大量金钱收买愿望,分化瓦解,使人民内乱。
6.切断粮道,不封官不准围。
7.借征兵之力,招募敢死之人,奖励争强好胜之人;
8.疏浚屯、木尔坦,一为粮槽,二为军务水路通道;
9.循序渐进,清剿外围,稳步推进,缩小范围,集中兵力,分五路进犯九丝;
10.乘博人风俗,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地进攻:
11.穷追猛打,斩草除根,不留怨言。
按照既定计划,他们不顾重大伤亡,于万历元年五月攻破凌霄城,晚上攻破都督寨,七八月攻破黄岐,九月九日攻破上寨、朱珠村、鸡冠岭、九思城。最终渤人寡不敌众,六十余寨被另一方攻破,三十六寨的庄主被俘,四千余人被斩首,官兵扩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面。后来在搜索中,国王俘虏并杀死了1000多人,真正达到了“锄草除根”的目的这还不够,为了防止逃犯卷土重来。“平伯”之后,我曾经救过命。上书朝廷,制定实施《平满善后十件事》:
1.那名士兵道:
2.无官方:
3.建造城墙:
4.动起来准备;
5.管理区域:
6.短暂的伤害,
7.民兵:
8.通路;
9.成立一个社团:
10.对穷人的同情
平满碑(图)?博人的历史到此结束。
于是,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民族从此消失了。幸存的博人能藏在哪里?谁敢承认他家属于它?在民间传说中,有一句话叫“入耳加人。”?改“阿”为“何”为姓:由此,有“原来居住在仡佬族居住的地方的苗族,其实是仡佬族”之说。?于是在叙利亚南部的六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从此没有了博人的踪影!一个民族的灭亡是一场历史悲剧。作为曾经称霸祖国西南的强大民族,已经走过了2500多年,却在400多年前突然从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繁衍的热土上消失了!这能不引起多少困惑、猜疑和悲伤?在那些血流成河的日子里,在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与邪恶作斗争的激烈战斗中,那种英勇无畏、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不能不让人产生许多敬佩、钦佩、震撼和感慨。
虽然“僰人”已经灭绝,但作为一个在历史上为西南开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中国的历史将永远保留他们的位置。随着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悬棺之谜”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博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博人悬棺”的历史价值逐渐显现。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毗邻地区,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目前已发现悬棺41具,其中悬棺288具。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数量最多。悬棺俗称“悬石”。即把棺材放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是古代川南仡佬族的葬制。早在战国时期,僰人就聚居在宜宾地区,先后建立了国和僰人道郡。由于其勇猛,历代统治者都不允许。它们生活在野生的荆棘丛中,有“穿荆棘斩”的美称。在明代,僰人被称为“张度族”。宗申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和连长率领14万大军杀来。当时“前军引火把烧城中千余寨,火光满天...成千上万的人去了悬崖谷...而独掌蛮则全毁(《兴文县志》)。?
但据民间传说,僰人并未被杀,当地何氏为僰人后裔。也有人说,这位祖先原名叫“阿”,因躲避现王朝的镇压而改名为“何”。明朝时,渤海国的首领A王在渤海国的首都九思被杀。曾有人在当地拜访一位何姓老人,说他的祖先何大宁与酋长阿达、阿二原是一家,后来在一位姓何的将军手下参军,改名何。在珙县,曾经有一句名言“后山有可可(彝族),有范,有何家瓜”。至于仡佬族为何有悬棺下葬的习俗,《巩县志》记载:“相传有洛尹,又因仡佬族尝其祖,教悬于山石,后代高。所以争取高岩石得到幸运。”也有人说诸葛亮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消耗博人的力量。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途经陆路时受阻。他看到天上的旱地,就让人报了。干旱是因为伯祖墓风水不好。如果把棺材搬到悬崖上,来年会有好收成。博人信以为真,弃战而走,忙着迁坟。诸葛亮趁机离开。没想到第二年,庄稼丰收,人畜繁盛。于是,悬棺代代相传。但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如何把悬棺放在悬崖上,众说纷纭。都说打井是路,放了棺材之后就毁了路;都说悬崖要先埋土,再去土;据说悬崖顶上放了绳子;有人说要造一个马车框架。到底怎么样,还是不能理解。?
仡佬族悬棺主要集中在珙县马塘坝和苏麻湾。200?与。放置方法,如水平钻孔;有嵌有木桩的钻孔,棺材横放在木桩上;也有几种并列或堆叠的。棺材像船,头大尾小,多为整株楠木。在吊棺葬地周围,有许多仡佬族的岩画。画面和色彩清晰可辨,多为沙绘。都采用原始的平面绘画技法,线条粗犷,形象生动,题材多样。它的功能,或作为部落象征,或作为安慰死者,反映了抬棺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博人悬棺」有哪些千古之谜?总结起来,主要有六大谜团,分别是家族、年代、为何进行这种葬俗、是否有进行这种葬俗的人的后代、如何将重达千斤的棺材放在干燥的悬崖上、在悬棺周围画岩画的目的和岩画的意义等等。
首先,家庭
关于悬棺葬的宗族,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从学术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
(1)仡佬族?在川南编年史和当地居民中,认为珙县的悬棺葬是“僰人”的葬俗,一直被称为“僰人悬棺”。?因巩县曾是“博人”聚居地,故称“博道”,乾隆《巩县志》中记载,棺岩治西南九十里。以前,博的酋长在崖端刻上石栎钉,放在棺木上,崖高100米。
(2)现在的人?1974期间,四川省博物馆在马塘坝邓家岩、白马洞取下十具悬棺进行清理发掘,发现7具尸体上颌侧牙被打掉。但史书记载了打牙的习俗,所以有人认定他们是现在的人。但由于当时清理发掘的另外三具尸体没有牙齿,这种说法也受到质疑,很难成为结论。
(3)你们是一家人吗?有考证说,四川一直是濮人的重要聚居地,渤海国人就是濮人,也就是魏晋及其以后的追随者。因为这里的一些人生活在,后来他们被称为人,所以他们认为伯和他的家人有不同的名字。?
(4)不是特定的民族?另一种观点认为,实行悬棺葬的人不可能是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其后裔,因为悬棺葬作为一种类似的文化现象,可以是几个不同的民族在社会发展阶段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条件下独立发展起来的,也可以是由于文化交流而在不同民族之间传播开来的。
在各种争议无定论的时候,人们尊重当地习俗,按照既定的原则,将巩县悬棺称为“博人悬棺”。
二、为什么仡佬族要把棺材挂在高高的岩石上?
为什么仡佬族要把棺材放在绝壁上?学术界有五种理论:
(1)?桂祖说?太阳徽岩画是图腾崇拜和悬棺归祖的象征。
(2)孝道论?博人把祖先的棺材放在悬崖上,最高的人认为这是孝顺。
(3)保护论?据史料记载,祖先的尸骨高悬在高山上,人畜无法侵犯。
(4)游猎理论?猎民与山、沿河和平相处,以岩为居,以岩为葬。
⑤达官贵人说?清代《恭县志》中有记载,博人“悬石葬,此生贵人”。
三、千斤悬棺如何镶高岩石?
仡佬族是如何把重达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棺材放在离地面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悬崖上的?许多专家学者和游客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可以归纳为:挂绳说、上升位置说、绑箱说、栈道说、梯子说、地基土说、水位说等。,而且有三种人赞同。
(一)垂直电缆表示?葬地选定后,殡仪员在腰上缠上藤绳,从崖顶吊起,贴在崖壁上,然后自下而上打洞打桩,再将空棺吊到选定的位置放在钉好的木桩上,然后如法炮制,将尸体、陪葬品、保护尸体不受侵蚀的沙子从顶部吊起放入棺内,最后盖上棺盖,完成安葬。
(2)升天理论?有人在山顶抓住藤绳的一端,另一端从悬崖上扔下去。他们先将手拉到预选的地方凿洞,然后将棺材拉到洞的上方,再用手将棺桩钉在棺洞上,再将棺材慢慢放在棺桩上。
③扎香说?用竹木从崖底一层一层捆绑脚手架,用人工沿着马车搬运棺材。把棺材放在目的地。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如果把棺材放在脚手架上,工程量太大,而且放在脚手架上时间长了,安全性也无法保证。所以这个猜测也是勉强的。
4.你有后代吗?
明万历元年后,分布广泛、自给自足、乐善好施的少数民族僰人,因为政府的一次大规模镇压,神秘地从川南消失了,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疑问。一般认为,一场战争不应该让一个民族彻底灭绝,博人应该有后代。至于他们后代的去向,当地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改了名字和姓氏,不敢承认自己是仡佬族,又不敢取原来的“a”,于是把“a”的姓改成了“ィ”旁边的“何”,当地的“何”姓就是仡佬族后裔。第二种方式,博人散居在云贵川毗邻的大片地区,叙利亚南部的博人只是其中之一。现在云南横江流域和贵州南盘江流域仍有仡佬族居住。即使在九思城失陷后,仍有许多幸存者,但由于朝廷的镇压,他们不敢使用“伯”这个姓氏,久而久之,他们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
动词 (verb的缩写)年
关于珙县仡佬族悬棺葬的年代,由于棺木没有经过化学检验,主要是根据文献推算。?从魏晋以来的记载来看,僰人在宜宾及其以南地区定居的时间似乎更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们悬棺的历史与他们定居南叙利亚的时期大体一致,即公元前四世纪,最迟始于汉武帝建立伯道郡,终结时期应为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伯人被朝廷大规模镇压。当然,这个推断出来的数字不够科学准确,所以也有争议。
六、画岩画的目的和意义
分布在悬棺周围岩壁上的仡佬族岩画极为神奇,仅珙县马塘坝现存就有近400幅。这些岩画历经风雨而不褪色,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造型生动,变化和动态丰富。有体育、狩猎、战斗、动物、武器、车轮、大阳徽等图案,也有不知名的怪物和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案,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关于悬棺周围画岩画的目的也有各种猜测。大多数人认为,仡佬族和汉族等统治阶级一样,重视墓中壁画和雕刻,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安慰死者,或提高死者的威望以吓唬生者,或作为死者所属氏族、部落的象征。岩画有什么意义?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仡佬族和一些丧葬的生产生活场景,如岩画中的铜鼓图案和许多舞蹈、游戏类人物画,是悬棺过程中“击鼓鲁阁,饮酒跳舞”场景的真实生动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博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带有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痕迹。但是,对于那些奇形怪状、神秘莫测的图案,它们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
珙县马塘坝的“仡佬族绘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形象多彩,应该说是全国14个有悬棺(或岩墓)的省市中较好的。
65438-0935,曾在华西大学工作的美国学者葛专程到珙县调研。他在《川南白坟》一文中写道:“另一个让作者大感意外的是,在离白坟很近的岩面上有许多岩画”,并补充了几幅岩画。这是珙县马塘坝“博曼岩画”的第一幅复制品。葛的理由是“它们看起来不是艺术品,但可能是放棺材的人画的。”
那么,1946年,其他到珙县考察“僰人悬棺”的学者还有原中央研究院的芮益夫、石鉴。在石的两部专著《悬棺葬研究》和《四川悬棺葬》中,都有珙县悬棺葬区的一些细致的或雕刻的岩画,就像汉族和其他统治阶级一样。绘画和雕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安慰死者,或者是为了扩大死者的威望,恐吓生者;或死者所属民族或部落的徽记。前者是人物画,比如岩壁画,有跳舞钓鱼之类的画面,大概是用来安慰死者的,还有跃马战场的战斗画面,大概是为了夸耀死者威武的功绩,让生者更加尊敬他。”在他看来,“岩壁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反映悬棺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从这种宗教信仰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丧葬仪式。石先生附录中的11岩画,是珙县马塘坝“仡佬族岩画”第二批复制品。
1974年夏,在珙县马塘坝仡佬族悬棺第一次发掘清理过程中,笔者参与了仡佬族岩画的调查,并分享了整个岩画的临摹工作。我和四川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一起,不畏艰难险阻,爬上悬崖峭壁,反复寻找马塘坝东西两侧的20多块岩石。任何用肉眼看不清楚的人都使用望远镜。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图片都被风雨侵蚀了,所以临摹工作很繁重,但我们也乐在其中。经过一番努力,先后称之为“棺材店”、“狮子岩”、“大洞”、“九灯”、“猪圈门”、“马莫山”、“硝洞”、“邓家岩”、“三仙洞”。收获会很大。这些岩画整理出来后,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随后,四川省博物馆的沈中昌先生等人的作品陆续出版。“僰人岩画”研究不断深化。
珙县马塘坝的“僰人岩画”,一般画在悬棺四周的岩壁和画框上,多为红色,少数为白色,有的色彩还算清新。绘画采用平涂的方法。线条虽粗,但多形传神,人物极其多变动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舞蹈、体操、杂技、武术、击剑、骑马、踢毽子、球类、钓鱼、打猎、探险、各种动物、刀枪、车轮、日月、太极图、各种装饰图案等。构图简洁,造型动人,一看真的栩栩如生。
1985年1月,马塘坝“博曼悬棺”第二次发掘清理时,通过清理现场航拍框和“九灯”崖顶附近的岩檐,纠正了10多幅地面看不到、尚未临摹的岩画。
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无疑是中国古代博人的杰作。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僰人的生活和战斗方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堪称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