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荀子提出了哪些关于保护环境的思想?
战国末期,赵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知望》中说:“草木茂盛,斧不入山,不死也。”意思是当植被开花结果时,你不能砍伐森林,践踏和破坏植被的生长,荀子称之为“圣王制度”。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任时主张环保治国,说“为君而不守其山林,不可为天下之王”。这句话见于《关书》,比《荀子》更直接:不搞好环境保护,就当不了国家领导人。
根据秋、夏、秋、冬四季对环保的不同要求,管仲提出了环保“四禁”的概念。据《管子·杂文·七臣七主》记载,“春禁”是:“不杀,不伐大墓,不伐大树,不伐山,不载火,不惩臣,不收粮。”
就是春天不要杀战,不要挖大丘,不要烧沼泽,不要砍倒大树,不要挖山,不要放大火,不要杀大臣,不要征粮税。
扩展数据
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于
根据清代黄本纪编纂的《历代官员名录》,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称为“于”。“于”既是一个组织名称,也是一个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现代环保部相同,但职责更广,包括对山脉、森林、江河的保护和管理。
在古代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人们更加依赖自然。据司马迁《五帝实录》记载,舜即位后对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设置了九个官员。这些部门的负责人由部落首领集体讨论,公开推荐,其中就有“危险”。第一个掌危的官员是伯夷,《尚书·尧典》也记载,舜任命伯夷为“环保大臣”。
国内有环保人士认为,舜建立的“禹”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夷是最早的“环保部长”。伯夷是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这口井,以确保人类饮用水源不受污染。他还是动物保护方面的权威,也就是《汉书·地理》所说的“伯夷识动物”。
“于”作为一个环境保护机构被保存了下来。到了周代,编制更大,分工更细。当时有四个平行部门,即山雨、川衡、林恒和泽宇,都由“地方官司徒”领导。其中,山雨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尔姆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期,“虞”被“少府”所取代,三国以后又恢复了“关羽”。唐、宋、明、清时期,朝廷设立宇恒司。
日本新华侨报-中国古代是如何保护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