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经常在宴会上玩“打老虎”的游戏。真的是打老虎吗?

古人玩的“打老虎”并不是真的打老虎,而是指解开灯笼上的谜语。

一、“打老虎”——猜灯谜灯谜,又称胡雯,原指古代隐语和民间谜语。

在宋代,一些人把它们写在灯笼上让人们猜,所以他们把它们叫做谜语。因为解开灯笼上的谜语有一定的难度,谜底就像草丛中的老虎,很难发现和射杀,所以又叫打灯打虎。关于灯谜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只笑面虎恨贫爱富,作恶多端。村里一个名叫王绍的穷书生决定和这只笑面虎决斗。

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王绍提着一个大灯笼来到笑面虎的面前。他看到灯笼上刻着四句诗:“头白如银,秤上一分也没有。眼睛长到屁股了,只认衣服不认人。”乍一看,笑面虎显然是在骂他,但王绍笑着说,先生,你想太多了。我的四首诗是个谜,答案是‘针’。笑面虎只能灰溜溜的逃走。

元宵节过后,人们纷纷效仿,在灯笼上写谜语取乐,逐渐成为一种习俗。猜灯谜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二、谜语谜语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谜语、谜语和答案。这三部分缺一不可。谜语是灯谜的内容,也是猜谜的依据。谜语是限制猜什么样的东西,答案属于范围,答案就是答案。

《红楼梦》中有一章描写了贾家的一个成员在灯笼上猜谜语的场景。贾元春的谜语是,“它可以摧毁恶魔的内脏,让他觉得自己像一捆丝绸。”。答案是“鞭炮”,寓意贾家由盛而衰,鞭炮般的喧嚣过后只剩下一堆灰烬。贾探春、薛宝钗等人的谜语,都暗示着自己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