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如何参与和指导儿童游戏?

155 |如何参与和指导儿童游戏?

魏博士

2018-03-05

155 |如何参与和指导儿童游戏?

魏博士

魏博士

你认为以下哪种情况成年人不需要参与游戏?

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如果说成年人是在工作中学习成长的,那么孩子则是通过游戏学习成长的。游戏会影响早期孩子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为孩子未来的兴趣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玩积木、唱儿歌或者玩捉迷藏游戏,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能给孩子提供学习语言、艺术、智力等的场景。

但是,关于孩子的游戏,你不仅要提供环境和玩具,还需要家长的正确参与和引导。在孩子玩耍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干预技巧需要你的关注。一方面,研究发现,父母的参与可以增强宝宝玩游戏的专注力,提高游戏行为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过多或不当介入孩子的游戏,可能会让孩子过度依赖,无法独立玩游戏。

如何参与儿童游戏才算合适?在正式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考考你,让你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做一道题,看看以下哪些游戏情境你认为不需要过多干涉孩子:

A.4岁的孩子喜欢玩简单重复的游戏,比如心不在焉地翻书,反复用手玩。

B.1岁的孩子喜欢玩简单重复的游戏,比如反复推倒积木,往地上扔东西。

C.4岁的孩子经常一个人闲逛,无所事事。最多就是看别的孩子玩玩具,不和他们互动。

D.1岁的孩子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游戏,只喜欢玩自己的。

好了,答案是b和d,对于一两岁的宝宝来说,如果他们喜欢一些简单重复的游戏,或者喜欢一个人玩游戏,这是他们在游戏发展阶段的正常行为,而这个时候大人不需要特别参与游戏。

1.放开思维定势,让孩子去探索。

对于更小的孩子,比如0~2岁的宝宝,他玩的游戏就比较简单。他可能喜欢反复踢玩具,用勺子敲桌子。总之给他一块废柴就能玩很久。

你可能很着急,想帮孩子玩更高级的。其实这是儿童游戏的初级形式。宝宝在与玩具互动时,尽力调动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来理解物体。比如他可能会爱上用脚踢玩具的触感,用勺子敲桌面的声音,或者被木头的质感和气味所吸引。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是宝宝探索世界的行为。

鼓是用来敲的,积木是用来搭的,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对于成年人来说,每一个玩具和每一件物品都有其特定的游戏或功能。你可能会不自觉地要求孩子这样做,但孩子没有这样的思维定势。

他就像一个刚到地球的外星人,完全摆脱了玩具和物品的现有功能。鼓有平面,为什么不能变成娃娃的床?大乐高积木有大凹槽,为什么不能变成杯子?而杯子为什么不能戴在头顶,变成一顶可爱的帽子呢?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提出了功能可用性的概念。功能可用性是指事物提供给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可能性。一个事物可能的用法和玩法可能是丰富的,而不是唯一的。当你按照设计师预设的思路玩一个玩具时,心理学所说的“功能固定”发生了,你产生了思维定势。

孩子没有太多的思维定势,你可以好好利用,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孩子玩玩具时,你可以让他自己探索,捕捉他的创造性发挥。

有一次,我给女儿带了一个艾瑞情绪管理的桌上游戏。玩法有点像大富翁,掷骰子,在地图上下棋,根据地图上的提示翻牌,完成任务。

当我女儿看到五颜六色的卡片时,她被吸引住了。我不急于向她解释这些规则。而是看她怎么玩。女儿翻了一会儿,发现卡片可以分为红、黄、蓝等颜色,就分类了。

后来,她仔细看了卡片上的图片,发现那些颜色相同的卡片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她兴奋地告诉我这个发现,并给我解释了图片的内容。

你看,这次是我女儿自己发现了卡片分类的可用性!如果我一开始就告诉她怎么玩这个游戏,她就不会自己总结桌游的可能性了。

2.和孩子们玩平行游戏

一岁和两岁的宝宝很享受一个人玩游戏,对同龄人毫无反应。孩子只有到了两岁多,才会逐渐从这种独立游戏的状态发展到平行游戏,也就是终于愿意和同伴一起玩游戏,但可能还是不会互相交流,只是默默的坐在一起玩玩具。到了三四岁,孩子会逐渐发展成更高级的联合游戏或合作游戏,然后会出现更多的合作、交流和更复杂的游戏。

所以,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如果你在孩子专心探索的时候一直和他说话,会打断他的专注力。如果你真的想参与进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宝宝亲近,和他玩平行游戏,也就是在孩子旁边玩类似的游戏,但不会影响到他。

比如一岁的萧艾在玩洋娃娃,她妈妈看到了,对她说:“你在玩洋娃娃。”但妈妈并没有加入游戏,而是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偷偷观察宝宝的行为。十分钟后,妈妈发现萧艾不停地拍着洋娃娃的头,于是她去萧艾找了一个洋娃娃和萧艾一起玩。母亲拥抱并亲吻洋娃娃。萧艾看见了,吻了她自己的洋娃娃。

你看,妈妈没有立即加入游戏,而是跟随萧艾的步伐,等待机会提供支持。当发现萧艾只会反复拍打娃娃时,妈妈不会直接纠正,而是用平行游戏的方法加入宝宝的游戏,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为什么要用平行游戏?首先,通过平行游戏,宝宝可以感受到你对她的认可和支持。此外,她可能还会注意到你玩玩具的方式,学习不同的玩法。宝宝虽然不知道怎么和你打招呼,一起做游戏,但是他可以观察你在做什么。虽然她不说,但是她的身体是老实的,会默默的模仿你的玩法,学习新技能。模仿学习或观察学习是人脑的重要学习机制,对小鲍晓来说尤其如此。

所以,小宝宝玩游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不需要过多的干预。你能做的就是陪伴和示范。这个时候,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那么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合适呢?就像我一开始给你的选择题,如果孩子三四岁了,经常一个人闲逛,发呆或者只是看别的孩子玩玩具,不和别的孩子互动。或者他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但是又不能很好的和别人合作。这是他在游戏中遇到麻烦,需要帮助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或提示线索的方式给孩子一些建议或示范。

比如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和孩子玩轮流的游戏,比如互相传球。让宝宝把球滚给他的小伙伴,在接球和滚球的过程中告诉他:“我们已经接住球了,现在让我们滚到那边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可能并不想跟着球一起滚。你需要有耐心,告诉他球已经过去了,会回来的。让宝宝体验合作的乐趣。

巧妙的帮助孩子,可以帮助孤独的孩子回归群体。别忘了,孩子可以从社交活动和社交游戏中学到很多技能,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游戏。

3.搭建脚手架,提高游戏的复杂度。

成人的介入也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的复杂程度。之前看到一位家长留言,说“我的孩子玩游戏,只会重复同样的游戏。”

当你听到这个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就像我刚才说的,这是一个不需要干预的情况。别急,后面还有一句话:“我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可以专心玩更复杂的游戏了,孩子还在反复玩那些游戏。”

听到最后一句话,你要改变主意了。如果同龄的孩子能玩更复杂的游戏,也许这个孩子有能力玩复杂的游戏,但却卡在了一个简单的固定游戏里。这个时候,你可以介入。

一些孩子一直在玩汽车,在房子里跑来跑去。过一段时间我会玩腻的。你可以为他搭建脚手架,丰富他的发挥。比如拿个小板凳,告诉他这是隧道,问车能不能来。

有的孩子兴趣单一,比如恐龙控,汽车控。可以从这个兴趣点入手,拓展孩子的兴趣。这对他来说也是脚手架。例如,如果恐龙穿衣服,三角龙的衣服会更大还是梁龙的衣服会更大?这涉及到数学。霸王龙叼走了三角龙的宝宝,三角龙哭得很伤心。我该怎么办?这涉及到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

还有一个原因你可能想不到,就是父母给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太短。

有的家长怕孩子耽误玩游戏,习惯催孩子“快点,快点,玩十五分钟就把玩具收拾好!”众所周知,游戏时间不足会造成孩子情绪紧张,最终影响游戏质量。

我这里说的是更小的孩子。研究发现,在同样的情境下,在15分钟的短暂游戏时间内,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无所事事、观看、改变、并行玩耍等低级游戏行为。在更长的30分钟游戏时间里,孩子们会玩更多的合作游戏。因此,为了提高儿童游戏行为的水平,我们应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时间玩游戏。

多长时间够了?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注意力是短暂的,半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是可以的。对于4到5岁的孩子,给他们30到50分钟的游戏时间比较合适。至于5~6岁的孩子,可以安排1小时的自由玩耍时间。如果你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玩游戏,影响了孩子游戏的质量,那么你就需要重新安排孩子的游戏时间。

今天就买

你今天得到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除了给孩子提供玩具和环境,适当参与和引导孩子的游戏也很重要。如果你想参加儿童游戏,你必须先观察他们。对于小宝宝来说,不适合过多干涉他的游戏,允许他自己去探索,或者以平行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加入游戏。等孩子到了三四岁,你就可以开始给他们一些游戏建议或者示范,比如用脚手架来促进孩子参与更复杂的合作游戏。

第74期思考问题

魏博士

今天的思考问题是,想想你什么时候会参加孩子的游戏,什么时候不打算参加。请留言~

73金家长:@颜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你如何对待活跃的孩子。我把这一期的金牌颁给了@颜。她分享了如何应对孩子在床上乱跳和乱扔书籍的问题。

一开始,她也很生气,但冷静下来后,她问孩子:“你不喜欢你的书吗?”孩子说:“是的。”她问:“那你为什么把书扔了?”孩子说:“我要书飞起来。”她说,“哦,你想让书飞起来。它飞了吗?”孩子说:“没有。”她问:“为什么?书是不是太重了飞不起来?”孩子说:“是的。”她顺手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说:“下次妈妈给你做飞机,好吗?如果你那样扔书,它会碎的。”儿子说:“好的,我知道了。”

@颜说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坐立不安,坐不住的。可能他是好奇,在探索。我们家长一定要听听孩子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