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优质IP打造一代浪潮的轻工业,如何做到业绩常青?
万代作为日本老牌玩具厂商,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的玩具浪潮,开发了高达、龙珠、奥特曼、海贼王等知名IP模型游戏。近年来,万代在日本的食玩市场份额约为38%。
光大证券分析师将回顾万代和南梦宫2005年合并前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成为玩具龙头前的战略布局和核心竞争力。
据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165438,全国将有超过260家潮玩相关企业。目前国内至少有800家潮玩相关企业。比如专注娃娃品类的十二文化,寻找独角兽等等。
万代发展史:
1950-1970:传统玩具制作期。
1950,公司前身万代亚创立,专注做玩具。1961年更名为万代。63年,为日本第一部国产动画系列《铁臂阿童木》制作模型剧获得巨大成功,迈出了知名IP商业化的第一步。随后1969收购今井科学,获得塑料模型生产能力。
1971-2009:IP商业化和多元化扩张时期。
1971年,公司成立子公司Popy,为万代赢得行业领先地位立下汗马功劳。在万代买断《恶魔Z》商品开发权的基础上,Popy制作了《无敌王者》和《超合金恶魔Z》两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模型游戏产品,开启了日本超合金模型游戏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万代依靠这个炙手可热的IP,在市场低迷中逆势增长,稳固了领先地位。同时,在此期间,万代多边拓展业务,相继进入扭蛋、视频、服装、游戏等领域,为后续IP多元联动奠定基础。
2005年,万代与南梦宫合并,成为仅次于任天堂和世嘉的日本第三大娱乐公司。
2010-至今:IP联动深化期。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以来的影响,公司主动进行架构变革,启动“重启计划”,合并游戏部分和影音部门,加强部门联动,提高公司产品响应速度,降低成本。
随后提出了IP轴战略(类似于国内的“泛娱乐”)的概念,大力推动IP在游戏、模型玩法、影音、周边等领域的多维度协同和布局,在商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相继推出lovelive和Monster Watch两个现象级IP,进一步丰富核心产品矩阵。
万代南梦宫合并后,以玩具和电子娱乐业务为主,2010实施组织架构改革,恢复增长势头。
拥有众多热门IP的万代,与游戏巨头南梦宫有着良好的互补协同。但2005年合并后,两者的整合力度弱于预期,仍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推出产品,叠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后,业绩持续下滑。2010,公司启动重组计划,将影音部门和游戏部门合并为新的内容部门。增强公司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业绩开始实现正增长(18财年视听业务负增长主要是由于收入结构重新划分,核心IP内容播出时长差异导致约7%的下滑)。
16年娱乐设施并入内容部成立线上娱乐部,18年娱乐设施(街机等。)和IP创作业务进行了重新分类。
毛利率相对稳定,费率逐步降低,提高盈利能力。自2010组织架构调整后,公司综合毛利率波动有所下降,目前稳定在36%左右。这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带来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从营业利润率来看,到2020年3月末,占收入主要部分的网络娱乐/玩具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3.6%/10.9%。
热门IP商业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模型游戏市场的主旋律,万代和东映走在了前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万代发展成为领头羊的重要时期,其样板戏发展紧紧围绕热门IP商业化这条主线。
借力“魔神Z”系列,在早期市场崭露头角。1972年,东映出品的动画电影《恶魔Z》上映,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开启了日本机甲动画的浪潮。收视率居高不下,播出周期长。万代之前因为“假面骑士带”的出色销量被东瀛吸引,于是在1971,万代买断了Devil Z的产品开发权,陆续上线。
东映强大IP持续授权,巩固万代头部地位。日本机甲玩具市场迭代快,红利期短。从1974的《魔女Z》开始,1977的行业竞争一直很激烈,而在东映的授权下,万代始终能够迭代出优秀的IP作品,从最初的魔女系列,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布兰妮(爱女)和重量级IP奥托系列。
与东映的合作不仅是为了获得IP,更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时效性和创新性,保持竞争力。
1977年,日本动画界风格切换,从机器人到宇宙科幻潮流,万代也及时发布了《宇宙战舰大和号》,实现了风格切换下的稳定跃迁。
最后,领先的技术进一步加深了万代产品的护城河。万代公司在机甲模拟的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早期万代为了实现魔神Z的铅锡合金的铸造和流动性,花了1年研发技术和产品,再到80年代陆续推出无胶榫定位技术、多色成型技术、电镀技术、超高精度开模等技术,在当时都遥遥领先于同行。
其中多色成型技术(在一个组装好的面板上实现多色分布)即使是现在也很少有厂商做到,进一步凸显了高达系列作品在80年代的工艺水平,加深了公司的护城河。
Nitori:深耕产业链打造廉价产品,通过牛熊表现稳定。
日本家居零售龙头,高性价比产品打造竞争力。Nitori成立于1967,是日本排名第三的零售商(7-ELEVEN便利店和优衣库的母公司都是迅销集团),主营家具和家装产品。
Nitori是日本流通行业第一家引进自动化仓库系统的企业,也是日本80年代少有的从海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几十年来,nitori通过布局产品设计、物流、生产等SPA制造模式,实现了“在保证品质和功能的同时,降低价格1/2”的经营理念,从而获得了33年的持续增长,跨越了日本“失去的20年”。
采购和物流领域布局完善,盈利能力远超行业。Nitori的毛利率导致EBIT率持续上升,到65,438+09财年结束时为65,438+06.7%,远高于日本家居行业5%的利润率。
这得益于公司领先竞争对手在供应链上的主导产业布局。80年代实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同时加强了海外采购,这在当时以商品出口为主的日本企业中是比较少见的。
90%的产品都是自研,贯彻“低价+高SKU+高迭代”的产品经营理念。依托多年构建的采购和物流体系,公司产品价格仅比其他百货公司高1/2,甚至很多产品还比宜家便宜30%。
另外,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研发,90%的产品都是自研的。目前公司有24000个单品。团队每年开发约10系列新产品,产品替代率达到40%。新产品会有更好的性价比,快速迭代会更好的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力。
场景展示取代单一品类,高频带动低频。早在20世纪70年代公司成立初期,创始人赵雄就决定以展示整个家居装饰为卖点,摒弃传统的单品营销。
在这种理念下,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收入由家居装饰品贡献,低频产品由高频产品带动,更好地缓解了家居行业的低频高价属性,也有利于公司采用核心经济圈小店的deco家居经营模式。
公司有四类门店渠道,聚焦核心经济圈的德科家居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传统的nitori店是郊区的大型购物中心,面积在4000-5000平方米,迎合了上世纪日本人周末一次性购物的需求。
2011,核心经济圈开了面积不大的deco home,17推出了nitori express。德科家居发展迅速,60%的家居饰品增加了购买频率,这是公司进入中央商务区的主要动力。
随着核心商圈的入驻,单店面积有所下降,但楼层效率逐渐提升。德科家居自2011成立以来,单边面积逐渐减少。到2020年2月,平均单店面积约3400平米,比最高点低1.300平米。
但公司家在互补商品上的高频消费相对成功,地板效率稳中有升。到2020年2月,地板效率为365,438+0万日元/平方米。未来随着deco家居门店占比的提升,综合地板效率仍有望提升。
单店客流增速放缓,但客单价进入上升通道。从16到18,月客单价增速可以实现两位数增长,到19逐渐放缓至个位数,对应客单价从19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单店机型数据相对健康。
Nitori的长牛业绩得益于SPA模式的经营理念。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公司非常重视产业链对产业链的渗透,在产品设计、全球采购、物流控制、工厂建设等方面领先行业,为家居行业构筑了一条护城河。
具体来说,公司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1)全球采购和生产体系为低价产品提供了高利润的根本保证。
得益于创始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公司在1985开始专注采购,这在外向型的企业氛围中是比较少见的。2019财年,该公司90%的商品在海外采购,60%在国内采购。
2)完善的自有物流系统,高效连接工厂和商家。
Nitori拥有日本最大的物流系统,其物流仓储是按店铺而非品类分类的,因此工厂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向店铺发货,店铺可以实现零库存。
软件方面,nitori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早在1980就建成了日本流通行业第一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目前,无论是海外收货运输系统,还是日本国内店铺的小件配送系统,都是集团自己开发的。
综上所述,公司在物流领域具有优秀的软硬件管理能力,公司物流费用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并逐步下降。
2020年,全国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0.87万户,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47万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逐月收窄,经营持续向好;实现利润13341.6亿元,同比增长3.6%,利润水平逐月回升。
工信部数据显示,根据海关总署出口统计消息,2020年,青工八大重点商品出口额为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7.0%。
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灯具、家具出口分别增长23.5%、19.6%、14.3%、11.8%。年初玩具出口大幅下降,全年出口增长7.5%。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吴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