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六岁半。在幼儿园计算问题有困难怎么办?
首先,孩子在介绍计算之前要学会100以内的计数,他们会从1依次数到100;要计数对象,从1到30计数对象;会从20,19,18倒计数到1;认识1到10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用实物计数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比如篮子里放5个苹果,加4个苹果,篮子里数9个苹果,盘子里放8块饼干,吃3个就可以数剩下5块);能正确比较10内任意两个数的大小。只要孩子知道这个水平,就可以在10以内加减。
先凑10的方法熟悉一下加成率。
从扑克牌中抽出K、Q、J和指挥官、副指挥官,每副牌还剩40张,每张牌上一点,大人一张,小孩一张。游戏中,家长先出一张牌,比如“2”,让孩子拿出一个“8”凑成“10”,孩子就算赢了,也会有奖品。如果你得不到“10”,那就错了。再试一次。如果孩子先打牌,大人有时会故意出错,让孩子纠正。几个游戏下来,孩子熟悉了2 8=10,3 7=10,4 6=10,...82 = 10,9 1=10,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训练。请小朋友回答1等于10,2等于10,...9等于10;等孩子能熟练回答后,再问两个问题:“几加几等于10”和“10等于几加几”。如果孩子回答两个未知数有困难,就要从1 9=10到9 1=10不断提醒孩子,直到他完全熟练回答两个未知数,“凑10法”就完全掌握了。这个时候孩子知道10是2和8的和,自然就会知道10减去一个2和8,或者减去8和2...
掌握后1 9=10,28 = 10...8 2 = 10,9 1=10,只要告诉他加数和被加数可以互换,孩子就会熟悉“加法和替代率”了。
在教孩子学习游戏中的“10法”时,要引导他们随时从100倒数到1;把11数到20或者更多,教孩子两个10是20,三个10是30...十个10是100,十个100是1000,以此类推。至于1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是个技巧问题。孩子会数苹果和饼干,自然也能数扑克上的点子。只是尽量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在卡片上数点子,这里就不赘述了。
2.20以内的加法
孩子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很容易学会。让孩子先打牌,比如安8,大人安7;问孩子“8”加多少才能组成“10”?孩子回答“2”;“7”减去“2”是多少?孩子回答“5”;然后问孩子10加5是多少?如果答案是“15”,说明孩子懂了,应该表扬。如果孩子答不出10加5,就在孩子面前放两张卡片,让孩子点数。第一张牌数到8,第二个“7”从9开始数,9,10,11,...到15。问孩子8加7是多少,孩子会正确回答。我是类比。
平时可以经常给孩子一些应用题来计算。比如姚明已经有7个玩具了,我叔叔给了姚明5个玩具。姚明有多少玩具?幼儿园老师跟妈妈说明明有八大优点,爷爷说明明有六大优点。明明有多少优势?四舍五入10可以快速掌握计算。
第三,20以内减法
问孩子7减5等于几?孩子抽“7”和“5”牌,通过数思路就能答对,甚至不用数。对于学过“加10”和10以内加减法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但是三四岁的孩子更难教他们13减5是多少。先画一个“10”,再画一个“3”,在10和20之间形成一个两位数的“13”,再画第三张牌“5”,问孩子“13减5”是多少?
教这个问题,只要问孩子“10”减去“8”是多少?学过“10方法”的孩子会马上回答“5”;“5”加“3”又是多少?孩子会知道它等于8。这样就避免了用笔计算的退位减法计算。孩子学得快,对提高心算很有好处。
扑克游戏的计算方法教完后,要逐渐过渡到不打牌直接口算:15减8是多少?17减9是多少?几天后,孩子也能掌握20以内的减法。
另外,数学训练20分钟内做加法的同时教减法也是可以的。比如“6”加“8”,孩子可以用“10上舍入”的方法算出等于“14”,然后他拿一块“6”,问14减6等于多少,孩子一看就知道14减6等于8。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加减法是倒数运算。
第二,教孩子用手指学加法。
没必要急着学计算。如果宝宝三岁前还没学会数数,那么就没必要急着给他做加法。学会从1数到10后,就可以教宝宝10以内的加法运算了。
1.先从点开始学加法。在初始阶段,宝宝无法理解“加法”的概念,答案必须用点数来获得,所以家长要允许宝宝用点数来做计算。
2.不使用书面公式,口头学习加减法。书面公式包含许多婴儿仍不熟悉的符号。如果一开始就把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推给宝宝,会增加他的压力,让他感到厌烦。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聊天的语气。
3.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问。先问宝宝,1+1是什么?当宝宝第一次听到“加”和“等于”这两个词时,他肯定不明所以,家长要引导宝宝,他们可以说,“宝宝先伸出1个手指,然后是1个手指。现在伸出几根手指?”简单数了一下,宝宝几秒钟就得出“二”的结论。家长继续引导,“两个是21个手指加上1个手指等于两个手指,那么1+1是多少?”这时候宝宝有点明白了。经过思考,他逐渐知道了1+1=2的结果。宝宝的推理学习能力特别强。只要理解了“加法”和“等于”的含义,就可以很快得到数字1+2,1+3,...以此类推,在10之内,用手指计算。
4.让宝宝从点数计算变成想象计算。经过多次练习,宝宝已经习惯打响指得到答案。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全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这时,家长再和宝宝一起做10以内的运算时,只允许宝宝看着自己的手指,而不能折断,让他发挥空间的想象力来完成计算。这个有点难,也是宝宝计算的重大突破,所以要有说服力,让宝宝慢慢学。
5.把想象变成抽象的计算。
宝宝虽然只有三岁,但是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当然也因人而异。如果宝宝没有很好的掌握以上方法,可以等到大一点再进行最后一步的训练。最后把数学计算转化为抽象计算能力更实际,所以最后阶段要求宝宝在计算时藏手,通过抽象思维直接得到答案。也许宝宝还在默默数手指,但如果他不用看手指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那么10以内的加法运算就已经学得很成功了。
6.别忘了在计算过程中不断鼓励和肯定宝宝。宝宝每次算错一个答案,家长不要骂他,而是告诉他没关系,再算一次或者再想一想;每次宝宝答对了,都要表扬宝宝“数对了”“宝宝很努力”等等。最好不要说“宝宝真的很聪明”,因为“聪明”是天生的,不是宝宝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在表扬宝宝的时候,你要真诚地欣赏他的努力。只有这样,宝宝在学习计算的同时,才能锻炼心智,磨练毅力。
第三,学习数学游戏
1,带扑克牌,熟悉游戏中的数字顺序。
对于排列数字之类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7扇门打开”的游戏。我小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先拿出七张红心,七张梅花,七张黑桃,七张方块,然后他们打开门,按顺序找到合适的牌,按大小顺序排好。小时候很喜欢,现在儿子也喜欢。他总是拿出扑克牌喊:“妈妈,我们再开门吧!”“因为这个游戏基本不难,编排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区分数字的顺序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2.用扑克牌,让他们做简单的计算。
也可以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每人打一张牌,然后加在一起,轮流计算最后的分数。算对了就能拿到这些卡,算错了就拿不到,还要扣一张卡。如果你总是把你的问题整齐地写在纸上,让你的孩子认真地做,他们可能会感到厌烦,失去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亲子游戏固然重要,但创造机会远不能取代小伙伴。没有玩伴的童年是孤独的,缺乏色彩的,所以要学会让他的课外生活有他的朋友陪伴,这样他们做事的积极性会在比较中大大提高。
因此,在周末和晚上,我们尽量让儿子和他的表弟在一起。两个人的热情也很高。他们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计算问题,都在想着怎么多赢几张牌,而且还很认真。经过这么一段时间,他们的计算速度和精度都有了很快的提高。
3.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文字操作。
如果你很认真地说:“来吧,儿子,我们来解一道应用题。”这个“解决问题”的孩子可能有一种压力。如果不用轻松的语气提“问题”,就可以像聊天一样解出问题,孩子感兴趣。为什么不呢?比如上水果的时候,可以算减法。每个人吃一个,还剩几个?糖果、玩具等可以作为道具。
4、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们穿上一套。
我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为他制定了很多计划。先说一个和奥特曼有关的计划。我儿子很喜欢奥特曼,他对所有和奥特曼有关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一给儿子讲奥特曼的故事,他就开心的跑过来。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嘉红得到了一张神秘的通往奥特曼星球的金卡。
拿着这张金卡,你可以和奥特曼一起为了地球的和平和怪兽战斗,你所向披靡。但是要见奥特曼,你得突破。第一层次;李嘉红到了奥特曼星球,手里拿着金卡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扇门(可以模拟声音,渲染气氛)。门上贴着一个问题,问题后面写着,这个问题必须回答正确,他才能继续前进。这有什么难的?我们还能打败我们勇敢的小战士吗?(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答案出来后,等等。但是设置太多是不合适的,要在合适的时候让他们成功闯关,否则孩子会发现自己被骗了!
像这样有趣的游戏还有很多,你不妨在和孩子玩的时候多使用,既增添了乐趣,又锻炼了孩子的大脑。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