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出了这么多神级爆款短剧。这是什么意思?

本文转载自烹饪小鲜。

作者罗提

切尔诺贝利太棒了。

2019年5月23日,第三集播出后,登顶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250强电视剧排行榜,成为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在它下面,还有自然纪录片《地球的脉动》前两季,剧集《兄弟公司》,拿回吉尼斯纪录的《绝命毒师》,当然还有跃升至第六名的《权力的游戏》——

两周前,榜单上剧情类的最高分刚刚落到维斯特洛。

一部五集的迷你剧,只用了三个星期,就把人群席卷到了顶点。虽然很少,但绝不是个例。

席卷海内外的短剧浪潮似乎越来越汹涌。

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切尔诺贝利要拍成五集的迷你剧。

回顾20世纪下半叶最大的人祸,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被传统体制束缚来完成内容。

没有拯救世界的英雄,更不需要缠绵悱恻的情怀。灾难本身的力量就够震撼的了。

而灾难的起因从麻烦到无限扩大,也产生了一定的舆论:

苏联官僚体系已经全方位腐败,从核电站的人员选拔和工作作风到违规操作,再到后来各级部门的隐瞒和包庇,以保住黑纱。

切尔诺贝利要做的,是揭露一些人从一开始就试图掩盖的真相:一点点追溯那天事故的原因,一层一层揭开欺骗者虚伪的面具。

为了完成这个,一部120-200分钟左右的电影显然是不够的。一季十集以上,甚至是无尽季的剧集,必然会掺杂更多的水分。

于是,迷你剧成了最适合切尔诺贝利的表现形式。

五集的总长度和一小时的单集长度,足以涵盖历史事件的诸多方面:从苏联领导层的短视和纠结,到核物理学家在真理和谎言之间的摇摆,再到受害者、垂死的消防员,以及一张完整的集体画像,五集恰到好处。

再多,有些元素可能会泛滥,有些效果图可能会更错误。

这种克制带来的震撼征服了全世界:不仅美国网民给IMDb投票,活跃用户还包括亚洲侨民、印度电视迷,以及为作品打高分的俄罗斯和东欧观众。

在豆瓣电影中搜索“美剧”时,你会发现《切尔诺贝利》的评分是9.7,仅次于大陆网友的万年老剧《老友记》。

这可能是继《兄弟》之后,迷你剧全球口碑的最高荣耀。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日剧希望更短。

按照季度周班的制播形式,造就了日剧“11区11集”的独特生态,造就了众多经典,也有未完成的作品。

但《坡道上的家》只有六集,第三集播出后,成为2019第一部豆瓣评分9的日剧。

故事还围绕着一个案例展开:在溺死幼女的母亲受审时,家庭主妇丽莎作为陪审员,成为控制被告生死的人之一。

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丽莎逐渐从自己身上看到了被告的影子,理解了对方的行为,甚至似乎看到了母亲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

《坡道上的家》剧照

同样,以一个事件的探索为主线,《坡道上的家》并没有选择传统的集数,而是着眼于案件本身,从强视角来表达,因内容而选篇幅,而不是改变内容以适应一般形式。

或许从形式上看,美剧“迷你剧”的传统由来已久,日剧11改成了六集,并不是完全的改造。

那么,把固守创作长系列传统的中国话剧做到“短”就很难得了。

前不久上映的《我们和邪恶的距离》可能是很多人看过的最短的台剧了。

不像以前的地方戏、古装剧动辄上百集,如今的台剧“小巧易转”,集数越来越灵活。

之前的《麻醉风暴》第一部和《扰乱》也只有6集。

香港和内地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小爆款”短剧,但有特别的相似之处:

一是都是网络平台制作播出,二是都放弃了连续剧的形式。

电视剧行业洗牌,香港网剧兴起几年后,出了一个关于西方的故事。

《只有香港人看得懂的九个故事》的作者是网络作家西村春树。自然是在西方听说的,写下来吧。

这是一本香港社会离奇故事集,12集9个故事,充满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黑色幽默。

有人靠当“宠物读心术”骗钱,有人保安冒充富婆,屡屡得手。部分香港男子假扮“台胞”赴台猎艳,结果丧命...“聚则离奇可笑”,这完全是香港社会的畸形发展,逼出来的乱象。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的讽刺杂文集,自然不需要太长。

另一方面,内地的网剧也出现了悬疑类型的“超短剧”和《别异想天开:电台》,有***12集,每集只有8分钟,也是“阴阳魔界”形式的奇人短篇。

短剧频频爆红。为什么?

早在多年前,就有很多声音和趋势表明,未来视频叙事的重心可能会向电视剧倾斜。

自从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等好莱坞导演陆续进入美剧后,说明讲故事的人不再把“更有艺术感”的电影作为唯一选择。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创新乏力,集体“叙事式微”给美剧在叙事上留下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和余地。

《木板路帝国》不仅是电影咖啡馆“大举入侵”美剧圈的开始,也预示着美剧制作的电影化开始了新的形式。

随着“高质量”电视故事的成熟,特殊的内容自然需要特殊的形式。

那些“电影化”但电影叙事无法满足的故事,尤其是难以适应好莱坞叙事套路的故事,就转向电视剧。

季剧的制作播出形式不同于这样的故事,所以单季迷你剧更多的是免费剧集,为了适应故事本身,成为了适合转型的新框架。

相比于原有产业框架内的美剧数量演变,短剧《坡道上的家》更像是一个案例:根据特殊故事的需要而改变剧集数量。虽然“半季”广播是允许的,但在今天仍然很少见。

台剧的演变更像是市场的“寒冬”:固定观众、出口优势、生产力都不复存在,当年三大台剧、偶像剧鼎盛时期的经验也无法对现在的衰落提供任何帮助。

既然包青天的无限连续拍摄不再成功,就没有必要拘泥于旧的方式。不如放开手脚,想多长就多长,说不定能做出精品。于是体量小节奏快的短剧开始刷新以前台剧“又臭又长”的刻板印象。

内地剧和港剧的发展似乎与他们完全相反。

没有“故事匠人”的内在要求,也没有行业的绝望变革。只有丰富平台,才能成就新的叙事形式。

在没有网剧的年代,《文姬西游》充其量是一部TVB晚间单元剧或者搞笑节目,《别以为异:电台》的存在或许类似于综艺节目里的短片。

当网剧让打破国产剧传统的制播形式成为可能,这种在电视时代没有立足之地的短剧就有了存在的土壤。

打破传统的新内容、新形式的诞生,也是网络内容在网战中争夺受众的内在要求。

所以,虽然短剧诞生于同一年,但两部网络短剧在内地和香港的口碑都比不上《切尔诺贝利》和《我们离恶的距离》。

毕竟目前两地的短剧创作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创作出足够体量的剧集,而普遍采用的是更为赏心悦目的诗选剧形式。

那么,短剧在内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必须承认,不那么长的剧,未来至少在政策上是会被鼓励的。

前不久限制电视剧长度的相关政策一出,《青春斗》等剧不得不缩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这种限制更倾向于电视播出,但在导向上还是为“短而精”的剧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同时,如果短剧长期以“一集一个故事”的形式为主,对故事的限制太多,容易出现同质化。观众看腻了,也会倒逼“迷你剧”的发展。

当然,最重要的是,网剧直播平台的发展必然会解放内容生产力。

电视台“靠聚集卖钱”的规则在这里不复存在,直接扼杀了“注水剧”的生存可能——这两年那些长篇网剧,很大一部分都是卫星失败的题材。

平台不需要长剧,但需要好内容。

有一个像西瓜视频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会诞生一集八分钟的《别以为异:电台》

目前观众逐渐“赶不上剧”,短小精悍的剧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这也是《切尔诺贝利》受到全球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以可以看好内地网络制播平台未来短剧的发展,尤其是连续剧的发展。

但要实现目标,需要的是新形势下戏剧创作思维的转变。

像《切尔诺贝利》、《坡上的家》这样,认真探讨事件本身的叙事愿景,更容易出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大众好评,也更受观众欢迎。

无论是认真讨论社会热点,还是完整再现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以抛弃“庞大系列”的神话,以更精炼的节奏、更精准的视角、更精良的制作,完成一部接近“电影感”的短剧。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可以实现一部电影、几十部剧集无法完成的事情,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在制播模式上为更好的内容开绿灯,让内容制作的质量与市场信心的加强互动,可以激发短剧的创作思维,带来新的动力。

“过去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