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仓库(设备)管理系统
(1)一般原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纽带,承担着物资管理的诸多业务职能。其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保证数量准确,质量良好,确保安全,快速收发货物,面向生产,服务周到,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2.根据工厂生产需要和工厂设备条件,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对内,要强化经济责任制,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物资管理的保证体系;在业务上,要规范工作质量,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ABC分类法,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2)材料验收入库
3.材料入库时,保管员应亲自与发货人办理交接手续,核对清点材料的名称和数量是否一致,并按材料交接书的要求签字,应知道收讫即经济责任的转移。
4.物料入库时,首先要进入待检区域,未经检验不得进入货舱,更不能投入使用。
5.材料验收时,保管员要按发票所列的名称、型号、数量、尺寸等进行验收到位,钢材要有颜色标记。入库单的每一栏都要填写清楚,并随收款单据一起交财务部记账。
6.不合格产品应隔离堆放,严禁投入使用。如果工作马虎,和生产混在一起,保管员要负失职的责任。
7.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科长和经办人进行处理。如果货物通过寄售方式收到但未到达,或者货物到达时没有发票,他们应该向经办人反映询问,直到消除疑虑。
(3)材料的储存和保管
8.对于物资的储存和保管,原则上应根据物资的性质、特点和用途设置仓库,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分工。吞吐量大的落地桩和周转量小的货架都要存放,落地桩按分类、规格顺序编号,货架按分类4号编号。
9.材料堆放的原则是:在堆放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五五堆放。根据商品特点,要看号码,方便查点,成行成列,文明整洁。
10.仓库管理员对库存、储存、待检材料、设备、容器和工具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所以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主人,每样东西都有人管。如发生损失、折旧、报废、盘盈、盘亏等。对仓库物资,保管员不得采取“余缺多送少”的纪律做法。
11.储存物资应根据其自然属性,综合考虑储存地点和储存常识,强化储存措施,达到“十不”要求,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储存责任。类似物料堆放时,要考虑先进先出,方便发货,留有回旋余地。
12.未经科长同意,不得借出存放的材料。装配材料不准破碎发放,特殊情况需经科长批准。
13.仓库应严加看守,禁止非仓库人员擅自进入仓库。仓库内严禁烟火,明火作业需经安全科批准。管理员应知道如何使用消防设备和必要的防火知识。
(4)材料的分配
14.按照“推旧存新,先进先出,按规定供应,节约材料”的原则发放物资。发料时应坚持一盘底、两查、三发、四减的原则。因贪图方便、违反发料原则而造成的失效、霉变、大料少用、上等料次用、差错等物资损失,由保管人承担经济责任。
15.领料单应填写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领料数量、图号、零件名称或材料用途,并由会计和领料人签字。计划内的材料要有材料计划;限量供应的物资应符合限量供应制度;需按规定审批的材料,应由审批人签字。同时,超成本领料员不得在未办理手续的情况下发放材料。
16.调拨材料时,保管员应审核单价、付款总额并加盖财务部收讫章后,方可发放材料。发现价款不符或者少收价款的,应当立即通知出票人更正并交付货物。
17.特殊申请材料,除计划采购员预留数量外,所有材料由申请人收集。可分开折叠的常备物资,本着节约的原则单独供应,不允许一次性发放。
18.发货一定要交给提货人和收货车间,要当面说清楚,防止出差错。
19.保管员应妥善保管所有发放文件,不得丢失。
(五)其他相关事项。
20.账目要清晰,日结不能有积压,收款和月报要及时。
21.每月可对协商不畅造成的存货损益和允许范围内的合理自然损耗进行申报,做到账、卡、物、款一致。
22.创建五好仓库是每个保管员努力的方向,每月检查一次仓库,促进创建五好仓库的发展。
23.保管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交接中的未了事项及相关文件应一式三份,说明情况,双方签字,部门领导见证。双方各执一份,报部备案。如事后发生纠纷,仍由原转让方负责赔偿。对失职造成的损失,除原赔偿外,应给予纪律处分。
24.库存盈亏反映了保管员的工作质量,力求不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