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冥想的思考(2) |体验“无我”
冥想内观|辉煌的思想成就
禅修心得(1):你的感受最重要。
禅修随想(三)|无用则有用。
有段时间没写了。其实最近也学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
最近,我重新学习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现在的学习过程与以前完全不同。
有点像小说里的新手偶尔得到大神的内功,然后回去学基本功。
事实上,两年的冥想,加上正确的内观方法,确实是有益的。
其实这个话题应该说,不是说我现阶段能说透彻,而是因为最近对心理学的研究,有了一些体会。
在武志红老师的关系模块中,有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和你”和“我和他”。
早些时候,我和朋友们分享了一些关于投资的经验。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智修炼到一个非常微妙的境界,就能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你可以在公园里听到鸟儿啁啾,看到蝴蝶翩翩起舞,看到树木发芽。某种程度上,在《牧羊人的奇幻之旅》的文字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大自然的迹象。
当这些东西真正用于投资时,就变成了张小龙在微信7.0发布的王阳明的话:
我第一次用微信7.0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个产品所赋予的很多内涵,它的设计原则本质上是基于苹果的设计师的设计原则。
所以我在用这个版本微信的时候,我觉得微信的这个更新真的是我觉得最好的版本。感受到了很多张小龙想要传达的想法和细节。回头看张小龙的分享,十有八九我体会到了他的意思,只有通过产品。
同样,我在网易的产品里看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我把这个特别的东西叫做产品意向。
从深层次分析:
其实如果看流量比较大的几个产品,比如脸书、微信、网易、今日头条系,我个人可能更看好微信和网易。Tik Tok和一些短视频实际上正在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我个人用过Tik Tok,我认不出来。
因为用户真正能从Tik Tok和今日头条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太少了。
我觉得太利用人性弱点来留住用户,为了利益放弃了陶。
从古至今,道帮助了很多人,道却没能帮助很多人。
任何产品如果不符合自然和道的规律,后果可想而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排除Tik Tok的转型。
话说回来。
等你来看这朵花,这朵花的颜色一时半会就明白了。其实你和花儿的关系已经从我和他变成了我和你。
因此,注意力是存在的。
佛教认为,人体由土、水、火、风四部分组成。具体可以搜索一些资料。
体验无我的过程几乎没有用。只有在实践层面体验这种感觉,才能体会到我与“我和你”在一切事物中的关系。
就像当我们知道一种状态是感觉全身流动的感觉及其细微的振动时,只在理论上知道这样的状态似乎是没有用的。
只有不断地把头脑培养得极其敏锐,穿透皮肤和身体,感受身体里发生的每一种感觉,不断地提高,才能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
而当我们感受到这种感觉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这种感觉的“我和你”。
感受无我的状态,本质上是与我和万物建立一种“我和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