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数感?

对一个人的对数和运算的一般理解就是数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笔者理解数感的具体表现:理解数的意义;数字有很多种表示方法;把握数字的相对大小与具体情况有关;能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解题时能准确选择合适的算法;能够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说明结果的合理性。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每个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字感

生活是数学扎根的土壤。学生数感的发展如果脱离生活经验,就像鱼离开水一样。只要学生想要学习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相协调,他们就更容易掌握和内化这些知识。“数感”并不是说老师教学生就能习得的。它依靠让学生自主感知、发现和探索,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多接触相关的场景和事例,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体验,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把握数的概念,从而建立数感。比如在“认识11-20的数字”的教学中,作者让学生先操作棍子,然后明确“十个一是一”和“一个十和几个加在一起是十几”,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学号,自己在街上的家庭住址的数字,路口红绿灯闪烁的秒数,翻课本。再比如,我在教《理解大数和更大数》的时候,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如果每个班有50个学生,那么我们学校有2000个学生,相当于有多少个这样的班?如果我们县有8万人,我们学校有多少人?这样,通过对现实材料的计算和对对数意义的感受,既很好地树立了数感,又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使用。

第二,大胆猜测,形成数字感。

在学生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猜测,对学生数感的形成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教完“比较100以内数字的大小”后,作者设计了以下环节:哪位同学能说出自己今年的年龄和奶奶的年龄?一个男生喊:“我8岁,我奶奶58岁。”作者把数字8和58写在黑板上,问:“谁想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有同学说:“8比58小,58比8大”,“奶奶比孙子大很多”,“孙子比她小很多”,“奶奶比孙子大50岁,孩子比奶奶小50岁”。作者还神秘地问:“小朋友,今年有兴趣猜老师的年龄吗?”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30岁”;“20岁”;“26岁”...作者友情提醒:“我的年龄比你大很多。刚才奶奶的年龄有一半是29岁,老师的年龄比这一半多一点。请在“20,26,30”三个答案中任选一个。老师今年可能多大了?”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喊着“30”,并且非常准确地猜出了作者的年龄。这个猜想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顺利地形成了数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的情感和温暖。

第三,鼓励估算,培养数字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将原来作为选修课的估算内容在新教材中改为必修内容。因此,也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数感,学会合理解释结果。比如,在理解了“100以内的数”后,作者安排学生抓一把花生,然后估算有多少;拿一根小棍子,估计有多少;再比如,学生学会了米和厘米、克和公斤之后,让他们用厘米来估算对方的身高和体重。学习完一万以内的数字后,让学生估计一个电器的价格。在计算64+9时,作者让学生估计结果可能是几十,以避免64+9=63的误差...这些估算细节有利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大小,充分理解多、少、多、少的含义,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数感。

第四,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归根结底在于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如何理解和解释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所以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扩大和延伸知识面。要引导他们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计划、有梯度地变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观点看待世界,构建与具体事物相关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的数感可以在具体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比如“积的变化规律”这种知识本身在数学中应用广泛,但学生却被口算束缚。为了摆脱这种束缚,让学生真正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理,笔者在该知识点的练习中采取了化明为隐的策略,设计了“按30× A数=150”,让学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数字,然后

总之,数感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效果是滞后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每一位数学老师的持之以恒,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和呵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体验、操作和反思,引导学生培养敏锐、准确的数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镇同学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