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少年沉迷游戏,家长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引导孩子理性玩游戏?
无论是湖北一名8岁男孩要求主动“退学”打游戏,还是浙江一名男孩因沉迷游戏被训练用刀向父母示威,这些事件都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沉迷游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亟待规范。如何有效调节游戏成瘾?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理性玩游戏?通过“过度满足”让孩子戒掉“游戏瘾”能有效吗?游戏防沉迷机制真的有用吗?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面对青少年沉迷游戏,家长们往往叫苦不迭,相关平台也是“良策”,但这些“游戏宝宝”总能找到突破口。这种KPI式的“任务型游戏”教育模式确实值得一试。说起玩游戏的苦恼,青少年往往感触良多。他们不仅要被防沉迷“囚禁”,还要面对父母的“东管西管”。家长经常用“打骂”的教育方式,通过没收手机、断网等手段阻止孩子沉迷游戏。但这样不仅没有实际作用,反而会刺激他们的“逆反”心理。尤其是疫情期间,孩子们经常需要手机等设备来上网络课。“窃天”TiMi和截屏(学习软件和游戏软件切换)让玩游戏更加隐蔽,家长不容易有效控制。
游戏的防沉迷系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最新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超八成未成年人受到防沉迷系统监管,四成家长觉得孩子游戏时间缩短。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多,租号玩游戏等等。目前,预防游戏成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游戏不是原罪。自然没有必要完全退出游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平衡游戏、学习、生活,才是更深层的目的。通过一周的游戏体验,让孩子了解游戏过度的问题,有助于养成适度游戏的习惯。
这种封闭的、任务型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休学一周后在家玩游戏,有利有弊,需要把握好。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任务型教育意味着家长可以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让孩子体验一段时间沉浸式游戏的乐趣,还可以在规律复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颇有“以爱好为工作”的意味。毕竟8岁孩子的忍耐力是有限的。长时间玩游戏会导致“游戏倦怠”或主动停止游戏进度,从而让他们意识到之前沉迷游戏的不妥当。
这种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至今已经崩溃了四次,不符合他现阶段的挫败感和坚持。父母每天安排16个小时打游戏,确实有违常理。长时间使用手机和平板设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会损害孩子的睡眠和注意力。邀请“百大战神”来降低孩子的维度,会导致孩子信心受挫。毕竟游戏只是他们的爱好,没必要“摧残”他们。
游戏不必被视为洪水猛兽。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游戏只是一个消遣娱乐的渠道。更需要探究游戏成瘾的深层原因。互联网时代,“网游”已经成为Z世代青少年喜爱的娱乐形式。家长不应该谈游戏色变,而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参与网络游戏。我们既不能让他们的“游戏瘾”野蛮生长,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除”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因材施教”是关键,这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性格和习惯,量身定制合理的防沉迷方案,并花时间和精力去完善。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在学校里,每天要学习10多个小时,制定和完成各种学习KPI,总结自己课后和放学后的学习,甚至还要面对家长“评分”“名校”的任务。孩子为期一周的校赛之旅,现在第三天,已经崩了四次了。不知道他在平时的学习中,面对机械的学习规划崩溃了多少次?父母的初衷自然是为了孩子好。目的是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和游戏,而不是为了达到“以游戏消除游戏”的戏剧性效果。
网友在讨论“这种任务型游戏教育方式是否有用”时,不妨考虑一下孩子平时的“任务型学习”是否合理。归根结底,规范游戏成瘾,家长不能只寄希望于游戏平台的防沉迷机制,家庭教育不能缺位。我希望家长们能在游戏之旅结束后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孩子沉迷游戏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游戏和学习时间,也是值得更多家长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