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
但是目前真正做过UG的人和公司比较少,所以大部分书和文章还是国外产品的案例。业内人士都知道,国外和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是两回事。看国外的成功案例,除了让你耳目一新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以后可以多关注和研究UG,会有用的,这样的人才会很吃香。
这篇文章是我对UG的理解,应该是片面的,但是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
一、用户增长的意义
身边很多人说这只是一个很酷的概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长。
是的,在过去的20年里,国内互联网一直在关注成长。从最初的UV和PV到后来的DAU和GMV,产品的每一次迭代和运营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这些数字。这不是成长吗?
当然不是,下面详细介绍。
第一点:用户增长是一种方法论。
有些老板认为UG是关键。拿到之后,他们就可以打开产品增长的大门,快速看到数据的变化。这肯定是不对的。
用户增长是一个方法论,就像做产品和运营一样,不是特效药,不会一针见血。如果只是碎片化的单兵作战,那就不是用户增长。
简单来说就是下图中的AARRR型号。
无论什么产品,都是在这条主线的基础上进行细分的尝试;只有经过反复优化和AB测试,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案。
从上图可以看出,UG不仅是一种新奇,更是一种留存,甚至是收入的增加。对于UG来说,闭环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这就需要一个更加理性和数字化的方法,关注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直到商业化。
假设你做一个app,需要花钱推出推广活动,吸引一个新客户需要20块钱。但平均每个用户能给你带来30元的收入,ROI是正的。
这样你就可以随意花钱,推广成本是无限的,唯一能限制你的就是你能获得的用户数量。
因为花的钱越多,赚回来的钱就越多。这就是闭环思维。
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一个两性交友的app。app的名字和图标一改,同样的东西就做了几十份,名字都是类似“XXX同城”。他们的投资是没有上限的,因为他们花出去的钱都能赚回来,这种闭环模式正在起作用。
以上是我对UG的理解,总结如下:
用户生命周期是主线。
数据是导向的。
用户或收入增长是目标。
整合产品、运营和技术作为实施手段。
换个说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带动增长,就是对的。
对应UG,是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做法。
虽然产品、运营、技术、市场等部门的KPI都是用户,但是仔细想想,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大部分都不会直接带动增长,彼此是割裂的,这就导致了第二点。
第二点:用户增长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方式。
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分工都是以产品或业务线为单位,对应的是产品、运营、研发、设计等角色。,而且通常,这也是团队划分的方式,即PM是一个团队,运营和研发也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PM团队内部很少合作,但远不如PM和R&D之间的合作..
大多数时候,项目经理与R&D、设计和交互一起工作,那么为什么不让一群项目经理组成一个团队,而不是那些经常合作的人呢?
可能有历史原因,或者“一堆PM”的团队可以找一个更资深的PM来管理他们——反正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变得不合理了。
更有甚者,由于这种分工模式,公司内部出现了“筒仓现象”——就像青蛙呆在各自的井里,只是仰头等着老板发话,但信息共享和协作性差,整个公司四分五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公司打乱了传统的分工,成立了许多“组织严密”的小规模项目团队;这可以通过优化合作来解决效率问题,但还是不够。
需要UG团队把公司各个部门串联起来,打破“筒仓现象”,真正以成长为目标去做一些事情。
例如,这里仍然是空的。某电商产品想提高新用户的购买转化率。有没有必要这里优化或者那里优化,有没有必要做一个有力的推广?
其实没有一个是对的,就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或者说思路是碎片化的。
按照UG的思路,要做好新用户的购买转化,首先要分析新用户的来源,列出获取用户的几大渠道,比如:
广电通
myapp
OV商店
百度SEM
这四个渠道覆盖了80%的新增用户,每个渠道的投放特点和目标用户群都不一样,所以要对这四个渠道逐一分析,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
精细化投放策略→获取用户画像→制定针对性的产品或运营措施→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
对渠道数据和投放策略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保证渠道获得优质精准的用户,后续的留存和转化才有意义。
获取每个渠道的用户画像和行为特征,很可能是一个“无关怀区”。渠道生虽然需要,但是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推广。
根据得到的画像,利用不同的渠道做相应的转化实验,这是核心的实施项,具体策略不限于产品或运营端。转化新客户的问题一定不能一概而论。
形成成熟的落地方案,然后维持正常运行。UG不会继续跟进这个项目,一旦成型就交给相应的同事。
以上是UG做这件事的大致思路。
可想而知,这件事如果交给PM,一定是在不断梳理产品转型漏斗,重点一定只是产品端优化;到运营上,估计会继续做精细化的推广活动,用运营工具去推广,产品就少想了。
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彻底?
现在很清楚了。
这是一个具体的案例,但是UG和传统事业部的区别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二、用户增长怎么做?
具体方法要按照上图,也就是用户生命周期AARRR模型,再发一次。
这五个步骤中,重点是前三个步骤:获取、激活、留存。
第四步,“变现”,属于商业产品的关注,平时我很少涉及,这里先绕过。
“推荐”的第五步是一个步骤的延伸,主要依靠产品做得好,加上一些激励和刺激就可以实现。
下面就来一一说说具体做法。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能略谈一下。
第一步:获得用户(收购)
就是为了拉新,说起来简单,只要是吸引新用户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这些指标:新增用户、次日留存、每用户成本、获取用户ROI。
这些数字其实是告诉你,要看客户数量,看用户质量,看花的钱值不值。
具体方法可分为三类:
1.渠道交付
对于有推广预算的公司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获客方式。这里也有很多门道。我不专业,只从成长的角度来谈。
渠道拓展和业务关系维护,这两点暂且不提,单说投放策略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深挖。
①优化物料投放,提高信息流、厂商、门店推广资源的CTR。
这是一个不断尝试、沟通、看结果的过程,有很多琐碎的工作,尤其是沟通环节。
理想状态是用算法策略代替人工。算法可以在千面生成和发布素材,可以快速更换素材,从而提高广告曝光率和CTR。这是另一个比较大的分支,我两句话就接过来了。
②细化投放策略,提高ROI。
也就是说让投资更合理,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你每天要给10盆花浇水,但是每天只有1盆水。可以把这10盆花均匀分布,每盆浇一点水;
也可以先看看这10盆花,哪些需要浇水,哪些不需要。你只需要把这1盆水给需要浇水的花,说不定还能节约用水,这样你以后就可以养15盆花了,但是所需的水是不变的。
这就是精细化投放策略的道理——不是一般的投放,而是先分析用户,再制定投放策略,只把钱花在合理的地方。
比如广告信息流的时候,可以选择获取新用户或者唤起老用户。对于新用户,可以选择性别、年龄、地域兴趣等基本信息,尝试圈定适合自己产品的目标人群,实现精细化投放;对于老用户,可以选择向非活跃用户投放,比如过去30天没有访问过的用户,避免向本来每天都会访问的用户投放。
再举个例子,更极端的情况,产品联系不到的用户,或者已经流失的用户,可以通过投递联系到并召回。这个目的性更强,虽然数量级可能不大,但是策略合理。
③最大化利用资源,最大化利用预装、厂商、第三方店铺推广资源。
这是基于渠道商业,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资源,做好外部资源与内部团队的对接,获取更多成长的方法。
例如,预装产品必须有闲置库存。利用厂商的促销资源来激活存量,是获取新用户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
再比如,对于安卓厂商来说,有很多资源和玩法可以探索,有的是官方的,有的是民间的。
即使OV华米的空间很小,也可以研究一些相对小的品牌,说不定还有一片蓝海。
2.任务系统
拼多多的月GMV据说达到了400亿,而京东。COM的电商用了6年时间达到6543.8+00亿,日订单量已经超过JD.COM。
趣头条用了一年半的时间,DAU已经突破1000万。
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两款产品。它们的具体形式和定位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利润”为诱饵,让用户做裂变。
通过任务系统,可以让用户“学徒”,获取新用户;还可以设置任务,促进留存、评论、分享等行为,用户完成后可以获得现金或金币的奖励。产品通过用户行为获得广告收入,覆盖奖励用户的成本,形成闭环。
金币也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具体汇率浮动,可以保证ROI的稳定性。
这是获取新用户的一种代表形式,不是让大家搞“学徒”,而是借鉴这种裂变的任务系统。
3.活动
对活动的定义有太多不同的解释。
比如JD.COM美团的推广是一个活动,新世界的扔书是一个活动,网易的传播是一个活动,今日头条的百万英雄也是一个活动。
但我这里说的活动都是以创新或推广为目的,品牌曝光等收益不包括在内。所以上面说的活动中,典型的UG方向的活动就是今日头条的百万英雄。
视频答题的形式,如果当时不叫停,估计很快就会成为标配。
这类活动因为参与门槛低、现金奖励诱人、复活卡的传播机制,给产品带来了不错的新用户。
什么样的活动能带来用户增长?
下一个“百万英雄”是什么?
现在不知道,但是有办法可以探索。
建立一个专注成长的活动项目团队,包括活动策划、产品、互动、愿景、前端和后端研发,设定相同的目标,让大家坐在一起快速尝试。甚至可以复制国外验证过的表格,就像视频答题一样。
4.把握红利
这有点虚,但确实是一个方向。
UG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动态,快速抓住新技术或新玩法的红利,以超强执行力落地,为产品获取新用户。
仅举一个例子,支付宝发消息领红包(下图)是推广DAU的好方法。成本可控,即短信成本+红包成本;操作简单,复制短信然后打开客户端。这个操作之前有过教育,很多用户都知道。
这种新颖的玩法层出不穷,从短信到视频答题模式。UG同学一定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快速执行的能力,才能抓住红利。
步骤2:激活用户。
“激活”这个词很容易产生歧义。其实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留住新用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当你有一天获得1,000个新用户的时候,你只能留下1,000人,第二次留下就是10%。那么损失9000人的成本就浪费了,实际上新增用户只有1,000,而不是1,000。
如果能把新用户留存提高到20%,每天能带来1,000的增量活跃用户,一个月就是3万。
新用户留存是获取新用户和活跃老用户的中间环节。这一步做不好,流量会被切断,新用户会流失,整个市场也不会增长。
举个例子,你的小餐馆刚开张,总的思路是服务好第一批客人,让他们再来光顾,多带几个朋友。做app也是一样的。第一批新客人要服务好,渐渐的老顾客会越来越多。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户访问路径的优化
把用户从不同来源访问产品的路径梳理出来,一步步列出来,看看哪些环节可以优化。保证新用户使用产品流畅愉快,留下好印象,才会有后续留存。
以摩拜单车新用户使用的路径为例。下图分别显示了优化前后的情况;可见不仅省了步骤,还优化了体验(扫码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比如页面加载速度,广告带来的负面体验。不同机型(尤其是低端机)和不同网络环境(非WIFI)的用户可能会出现加载缓慢或出错的情况,这是坐在办公室的PM们难以想象的,所以需要多测试多调查,多分析数据漏斗。
2.兴趣刺激
让我们以一个小餐馆为例。第一次去的时候送100减20的优惠券,但是只能下次用,有效期还是1个月以内。
这是通过兴趣刺激的方式来实现新用户留存。
如何定义这个“留存”,其实不仅仅是狭义的“次日留存”,而是一个可以帮助用户留存的“指标”。
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新用户中有行为的用户留存会远大于没有行为的用户。所以,做好新用户的留存,就是提高这些新用户的行为用户比例,这是达到目的的拆解路径。
有点绕了。要使用案例:
社交产品:留下个人资料的用户留存,高于不留下的用户;
互金产品:买过理财产品的用户留存,高于没买过的用户;
电商产品:收到优惠券的用户留存高于没有收到优惠券的用户;
资讯产品:评论的用户高于不评论的用户;
这些案子是怎么做的?兴趣刺激是其中一种方式。
前几年补贴大战时,美团通过发放优惠券刺激新用户下单。现阶段没有办法获得足够多的用户画像,所以不知道新用户的喜好,只能在用户浏览的类目里发优惠券。
还有一些产品,连续7天给新用户发红包,每天都可以领取。这是最直接的诱因,驱使用户前几天就留下来了。不过这种活动的成本应该是可控的。单次留存或者7天留存的成本过高是不合理的,但是降低成本会导致用户对红包没有意识。
3.资源倾斜
想象一下你发朋友圈的时候在想什么?
你是期待朋友评论还是喜欢你?如果有,甚至很多,你会获得快感和满足感;如果没有,那就太令人失望了。
这种体验,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也会有。
假设你在知乎、贴吧等社区产品中以新用户的身份发布了一段内容。如果你能在重要的位置展示出来,或者很快得到几个回复或者喜欢,你会很开心,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做社群运营的小伙伴,看到新人发布内容,会不断的刷帖子,立刻回复,就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那种“快感”,以为这里有很多用户在讨论,很热闹。
据传冷启动时只有少数司机在用滴滴,所以程维让几个员工打车绕城一圈,会让这些用滴滴的司机觉得这样靠谱,能招揽客人。这种行为的效果其实就是新用户的留存。
让我们回到小餐馆的案例。老板发现这桌是第一次给客人,可能会去搭讪,亲近一下,送个水果拼盘什么的。老板的行为也是为了留住新用户。
上述案例中,社区运营响应新岗位,滴滴支付打车,餐厅老板交友,都是有针对性的为新用户投入资源。所以,向新用户倾斜资源也是一种增强留存的方式。
第三步:用户留存。
在获取用户并做好针对性的留存工作后,剩余用户将进入“老用户”的池中,不再受前两项措施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会留住这些“老用户”。
其实如果产品本身对产品有价值,是一个可以运行的闭环,那么就可以把老用户留住。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还是要做一些事情。
1.激励系统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适合在这里展开。只是原则性的观点。
我们不应该把激励制度等同于具体的方案,如积分、等级、签到、奖牌等。我们要把用户需求和产品卖点结合起来,再去思考解决方案。具体解决方案不限于以上。
可以看出,很多做“签到”的产品,只是把这个功能当做一个提高留存的工具,并没有设计一个完整的闭环,所以用户没有理由签到,做了这个操作之后也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
同理,大部分产品的点都是修饰的,而比较成功的产品,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知乎、豆瓣,都没有这些。
微博的排名价值不大,keep的排名特权是鸡肋。奖牌想纯精神,但感觉不到位。
微博和keep的用户系统
滴滴的任务和会员提供了优惠的价格和优先的订单,这对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如果不知道数据,猜测会比微博好,保留在上图。
另一张截图是游戏《皇家冲突》的任务界面。用户可能通过任务获得只能用钱买甚至不能用钱买的卡,这对用户来说也是有价值的。而且多任务的设置可以保证用户一天多次访问,发起多次操作。
在用户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围绕用户需求,制定解决方案。不要被现有的模式束缚,否则会做出类似微博的档次。一定要想办法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用户和产品都受益。
2.用户访问
老用户对产品的品牌有认知和忠诚度,但还是需要及时“提醒”才能把用户勾回到产品上,这就是用户触达。
常见的形式大概有四种:推送、系统消息、短信、邮件。前两个还能用,后两个在大多数场景下效果都很差。
推有以下几点:
内容。可选发布内容数量多,分类多,时效性强,无论全量还是个性化推送都能保证效果;
渠道。保证推送可以到达更多的设备,尽量让更多的用户打开手机的推送开关。
策略。针对哪部分用户发,什么时候发,每天发多少条,推送文案是否加图,声音是否可以调节等等。,都是推送策略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push要做好管理,保证发布的内容和分类稳定合理。建立每日报告监控数据效果,及时回顾每一项的效果,以便尽早调整策略。
在四种触达用户的方式中,推送是最有效的,也是最难的。这里简单说几点,其他三点就不赘述了。
3.活动
线上活动的主要好处是老用户推广活动,增加活动频率。比如他们在活动前三天来一次,然后活动后每天都来。相反,靠活动拉新点子是很难的。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还是让渠道放进去比较好。
今日头条春节“收藏生肖”既有激发创新的作用,又有促进活跃度的作用,这里只说促进活跃度。
想要收藏12生肖,需要每天启动app,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老用户留存。当然这是一个多维度的收入活动,可以拉新东西,可以社交,可以绑卡,但是成本可控。从第三方数据来看,对今日头条的整体DAU也有拉动作用,这是一个好活动的效果。
第三,用户增长中遇到的问题
说完了UG的意义和实践,最后说说共性问题,毕竟理论和现实差距很大,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广泛理解,所以缺乏快速生长的土壤。
问题1:数据基础薄弱。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会觉得自己的产品数据基础薄弱。
这太正常了。
首先,抱怨者大多是“使用数据”的人,而不是“制造数据”的人。从自身需求来看,总觉得数据不尽如人意。
其次,小公司没有时间,没有成本,不需要关注数据,很多大公司也不是数据或者技术导向的。这就是行业现状。
但问题是数据对UG来说很重要。不是靠数据做决策,而是需要数据来验证主观臆测,这样才能快速做大量的AB测试,才能得出最终的方案。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每天在线运行几百个AB测试,有成熟的技术平台,完全不依赖客户端分发版本。
就算数据很弱也没关系。只要判断是必要的,就可以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哪怕需要更多的时间。
虽然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快速有效的,但如果我们坚持推进,从长远来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问题2:内部合作的效率。
我的感觉是,做UG最难的不是业务技能。只要主线清晰,团队强大,不断推进优化,一定能看到效果。
难点在于整个公司对UG的理解不一,导致落地困难。关键是内部合作效率低,沟通不畅。
因为产品、运营、研发、渠道、市场等。,分属不同的部门,由不同的老板管理,甚至KPI都不一样。UG只是需要整合这些角色来做事,必然会产生协作问题,与现有业务产生冲突。
比如从UG的角度来说,需要优化一个产品模块,但是这个需求和基础产品的需求是冲突的,最终落地的也不是UG的同学,所以这个需求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被认可,才能排出。
有时候,可能不是“需求”的问题,而是“蛋糕”的问题。UG团队会触动原团队的利益,合作不会顺利。
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也很简单,必须得到公司和老板的认可和推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三:人才匮乏
一个公司要做UG,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有经验的人。但目前业内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也有一些方法论沉淀下来。与需求缺口相比,缺口更大。
对于人才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之前做过产品和数据分析的同学转UG更有优势。至少他们需要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很强的沟通和推广能力。
对于公司来说,直接找合适的有经验的人比较理想。如果找不到,也可以从内部挖,至少高管团队更容易打造。难的是需要有一个懂UG的领导。这是一个大项目,需要有人掌舵,协调推进。
以上是我对UG的理解。问题大到很多分支问题只能解决。限于眼界,可能不是UG的全貌,但至少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链接:/p/62a449de26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