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儿童环境创新活动的策略有哪些?

(一)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游戏环境。

孩子的创造力是在与游戏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环境不仅让孩子自由发挥,也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力的两个重要条件。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需要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和一个开放、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创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游戏环境主要包括心理环境和空间环境。

1.创造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促进孩子的创造力。

“游戏过程中的基本心境是欢乐和自由,这是诱发新思想的良好背景。[iii]“完全自由的游戏环境氛围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孩子有了安全感和自由感,才能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

在儿童教育游戏活动中,所谓自由,就是教师尽量减少对儿童思维和行动的限制。埃里克森曾经说过:“自由在哪里停止或受到限制,游戏就在哪里结束。”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既然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手段,游戏就不再是游戏,其“自由自主”的特征也不复存在。比赛前,老师们花了很多时间反复强调比赛的纪律、方法和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关注游戏的结果,忽视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功能: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功能比结果更重要。

2.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游戏环境,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创新教育时,曾提出六大解放,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接触自然和社会,开阔视野,发挥儿童固有的创造力。”

过去,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庭院和小巷、树林和草地、海边的沙滩、河流和田野等。,开放的空间,大自然的无穷变化,无拘无束的氛围,最容易诱发孩子的创意游戏。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集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离自然越来越远,他们对自然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消失了,他们的内心不再那么容易受到影响,不再充满幻想。即使住宅小区和幼儿园有草坪和树木,也是人工装饰,千篇一律,不利于孩子的创意游戏。除了日常建筑,幼儿园设置了更多贴近自然的活动空间。如树木、藤蔓、草坪、沙池等。不要千篇一律,少一些人为的装饰,自然的环境有助于孩子独立玩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二)提供有利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游戏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素材,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的条件。游戏玩具和材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游戏素材,孩子的游戏活动相对简单。素材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操作获得的感官体验越多,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玩具的价值在于它对创造力和游戏活动的诱导作用。【四】“游戏材料的多样化对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利用丰富的素材进行游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发散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游戏素材提供给孩子操作的机会,如拼、插、骑、穿、捏、折、织、剪、贴等等。在使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儿童积极想象,不断创造。他们要构思、想象、选择材料、手工组装才能完成活动。这个过程正是孩子创造能力的过程。

(三)引导儿童开展创造性游戏

1.丰富孩子的经历

这个游戏是孩子们真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如果孩子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游戏的内容就会充实新颖,否则游戏就会变得乏味,不会持久。孩子的大部分生活经验来自幼儿园和家庭的生活和学习。儿童在日常活动中掌握了一些知识和经验,这是儿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在和幼儿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角色和内容中的事物做一个相关的学习,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从而丰富游戏内容,更好地玩游戏。比如在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时,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个主题,让孩子知道医院的工作人员分为哪几种,常见的病理知识和医疗工具。

2.引导孩子以物代物,扮演角色。

儿童的游戏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启发性指导,教师的启发性指导对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游戏活动的虚构特性,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无限制的发展。孩子对游戏中事物的假设是多变的。通过想象,孩子会把其他东西变成自己在游戏中缺少的东西。孩子在想象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比如小椅子可以当马用;笔如针筒;矿泉水瓶可以当麦克风等等。把这些生活用品想象成孩子游戏的替代品,这是孩子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些有想象力的创意游戏,既有想象的,也有真实的,是虚构与现实巧妙结合产生的游戏活动。所以可以说,有了替代品,有了可操作的素材,创意游戏的内容才能变得更加丰富。

在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引导孩子接触生活经验,让孩子发挥创造力,为游戏的发展做铺垫。比如很多不同形状大小的纸箱、纸盒,从物体的外观上可以用电视柜、组合柜、床头柜、电视、冰箱等缩小的仿真物体来代替;用可乐瓶、雪碧瓶、牛奶瓶、首饰盒代替精致的杯子、盘子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的孩子已经可以利用手头的废物玩后期处理游戏了。他们用一批空火柴盒做沙发和茶几,用碎布剪成长方形做娃娃的被子和枕头,装饰娃娃的家。孩子们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在游戏中不断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儿童的象征功能不断发展,能够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反复反映各种社会形态、人物和环境变化,使得创意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

3.在游戏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设计和实施游戏活动。直接指导太少,会导致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失去挑战性和吸引力。减少引导不等于不引导。老师要保持顺从的态度,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老师会指导他们解决。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幼儿的创新、参与和表现创造机会,使每个幼儿的实践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游戏过程,以玩伴的身份积极参与儿童游戏。当幼儿游戏未能发展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以平等协商的口吻,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建议,激发幼儿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4.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的层次和组合存在,这就导致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创造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个体的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差异的。个体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的稳定动态特征,决定了个体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对特定对象反应的速度、强度、持续性、灵活性和方向性。

在日常的游戏中,老师更多的是表扬孩子的探索和操作。这样的评价只会让孩子关注老师的态度,而不是自己的探究活动。孩子渴望大人评价自己的行为,对大人的评价也很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积极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温柔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因此,教师不仅要改变评价指标,还要表扬和奖励在游戏中表现出创造性意识和行为的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观点或行为是被人重视的,消除孩子对犯错的恐惧。不要马上对孩子的创造性言行进行评判,在态度上给予支持。要给孩子思考、操作、创造的时间,让孩子在轻松、快乐、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在创造对孩子的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