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对游戏里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偏见?

当你玩网游,尤其是团队游戏的时候,基本都会遇到一件事——小学生。说别的小学生,被队友叫小学生,或者听到别人骂小学生,好像是家常便饭,被骂的人会觉得被侮辱,会反击。那么,在游戏中,为什么“小学生”这个词变成了贬义词或者骂人的话呢?

这件事,还要从更早说起。当时联盟刚火,网吧100台电脑里有98台在玩联盟,剩下两台是CF和DNF。有时候第一眼看到所有联盟都是常事,一点也不夸张。在这群玩家中,你总能找到一些更年轻的群体。他们喜欢三五成群,一人一台电脑,或者一个人和一群看着指指点点的人一起玩。

当时随着联盟的球员越来越多,质量开始参差不齐。游戏里总能遇到各种鬼鬼怪,心态炸了队友,开头故意给人当头一棒,聊天记录变成了诅咒(当然是现在)。再加上当时有小学生喜欢打联赛的现象,一些玩家把自己遇到的坑队友或者奇葩的事情归为年纪小的玩家。“我是因为玩游戏被坑的。我猜我遇到了一个小学生。”

一开始“小学生”只是个梗。因为大部分年轻玩家(注:我说的不是全部,我说的是“大部分”)对游戏的理解并不深刻,不知道如何变帅,如何成为团队成员,如何快乐(想到一个快乐的人),他们插不上眼,也看不懂标志和小地图。这种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游戏中遇到的坑神队友,所以这种梗在当时也很受玩家欢迎。

另外,还有一些爱管闲事的人专门采访小学生,比如问他们:你最喜欢游戏里的哪个英雄,等等。最著名的应该是哔哩哔哩的《蛮王冲撞》。面试官问小学生“你最喜欢哪个英雄”,回答“蛮王,敌人来了不要怕。如果敌人跑了,用蛮王冲撞,闪追恐惧,拿刀死。”视频里有很多梗,比如德玛西亚-艾Xi,盲僧的两个沉默技能等等。

如果说“小学生”这个梗是联盟带出来的,也不尽然。在联赛之前的一些网游中,有小学生的影子,但是比例太小,影响不大,而联赛的团战显然扩大了这种影响。DOTA里可能有一些,但是DOTA操作起来比较难,国服联盟用QQ登录比较方便,联盟比较多。

随着玩家基数越来越大,玩家素质也在逐渐膨胀,游戏也越来越暴力。所以,原本只是梗的东西,变成了骂人的话。游戏中随处可见互相告知自己是小学生的现象。

随着一些手游的兴起,比如:王者荣耀,刺激战场,以及后来的第五人格等。,玩家已经被成功分流。对于需要电脑来玩的联赛来说,手游的便携性让玩家更容易聚集,所以原本去网吧的年轻玩家也加入了手游的行列。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可能会经常听到听筒里传来不成熟的声音。

但是,这也成为了一个弊端,因为随着通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除了吸引端游玩家,还吸引了一批著名的“准玩家”。什么是准玩家?在这些手游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这种类型的游戏,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于是,“小学生”这个词就传开了,这群在游戏里挂机、送人头、坑队友的人就成了“小学生”的代名词。每次有新的手游出现,“小学生”这个词总能从一个游戏传到另一个游戏,甚至传到一些弹幕网站。他们不遵守弹幕礼仪,招黑招黑,等等。“小学生”这个词成了社会上众所周知的梗。而且“小学生”也用在很多方面。成年人也可以叫小学生。他们思想幼稚不成熟,这和大家对小学玩家的印象是一致的。

而这些也引来了一个群体的不满——真正的小学生(还在读小学的学生),“小学生”这个词变成了一个带有轻蔑意味的词。每次你说小学生,真的小学生总会出来反驳。所以“小学生”这个词有一定的地图炮的意思,很容易惹恼真正的小学生。

而且年纪小的选手技术一定很差?不一定,有些年轻选手还是有技术的,比如一个王者。年轻球员称王并不少见。另外,他们对游戏的接受性强,上手快,所以有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锻炼出很好的手速和意识。至于骂人,现在联盟里小学生少了。骂人的情况有改善吗?每个玩家群体都有一群没素质的人,无非是比例的问题。

遇到小辈,不要急着骂他们。年轻不代表会被坑。还有骂人的事。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开心(当然团队游戏不能光顾自己)。没必要让自己焦虑愤怒。调整心态。你越生气,故意骗人的人就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