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中的暴力会增加孩子的暴力倾向吗?
漫画中的暴力元素主要分为四种:一是肢体暴力——指生物利用身体某一部位或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超能力攻击他人的暴力行为,如国产漫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洪太郎用平底锅打灰太狼;二是心理暴力——夸大恐怖和悬念的气氛,造成儿童精神和心理状况的不良变化;三是语言暴力——比如国产动画片《熊出没》《笨熊》等中的主角光头强;四、武器暴力——生物使用各种利器攻击、伤害其他生物的行为。
学龄前儿童喜欢模仿,这些动漫人物的言行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言行——动漫人物的暴力行为会使学龄前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产生暴力倾向。2013年4月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一7岁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全羊的暴力情节,将同村的两个朋友绑在一棵树上做烤全羊的游戏,导致两个孩子被烧伤。动画片中的暴力元素不仅使学龄前儿童形成错误的社会认知和暴力行为倾向,而且阻碍了学龄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例如,卡通《熊出没》是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卡通片之一。有家长反映,这部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充斥着“该死”、“去死”、“臭熊”、“傻逼”等低俗词汇,可谓动画片中的高频词,导致学龄前儿童在观看时习得这些词汇,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除了容易受到暴力动画片中低俗语言的影响,模仿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说方言也会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导致“L”和“N”的混淆,方言中很多不规范的词汇和语法也会影响学龄前儿童对书面语的正确学习和使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动画片的创作者和制作人极力突出动画片的娱乐功能,而忽视了动画片应该包含的教育价值。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动画片的创作者和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自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减少动画片中暴力言行的出现频率,对暴力元素的处理要柔和,把握好尺度;创作者和制作者应不断提高自己在动画创作中的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动画片的质量,做出真正符合学龄前儿童兴趣并具有娱乐性的作品。
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家长的正确选择会让学龄前儿童受益匪浅。比如日本经典漫画《一个聪明的休息》,主人公休息一会,和尚足智多谋,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著名国产动画片《海尔兄弟》人物形象生动亲切,动画主题深刻朴实,体现了动画知识与趣味、科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