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你可能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理解4”的教案,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1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4”这个数,以及对“4”这个数的理解。

2.学习所给6以内的数字,拿出或找出相应数字的物体,读出数字4。

活动准备:

6张红色熊猫图片,红色泡泡图片,泡泡绿图片,黄色泡泡图片,

有几张蓝色泡泡的图片。

活动的亮点(难点):

能根据对应的对象读出对应的数字并找出数字。

活动流程:

首先,按数量取动物

1.展示4只熊猫,数一数孩子。

2.一只熊猫吹了四个红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红色的泡泡,贴在小熊身上。

在猫旁边

3.一只熊猫吹了四只泡泡驴。请拿出四个泡泡绿,贴在熊猫旁边。

4.一只熊猫吹了四个黄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黄色的泡泡,贴在熊猫旁边。

5.另一只熊猫吹了四个蓝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蓝色的泡泡,贴在这只熊猫旁边。

第二,根据数字找东西,读数字4。

1,熊猫4只,红色泡泡4只,泡泡绿4只,黄色泡泡4只,蓝色泡泡4只,其个数为4,可以用数字“4”表示。“4”就像一面旗子,要求“4”发音正确。

2.这里已经有四只熊猫了,还有两只即将到来。现在有多少?(6)

3.把数字“1”、“2”、“3”、“4”贴在前面的四只熊猫上,让小朋友们读数字。

4.熊猫1吹了两个泡泡。请过来给熊猫贴两个泡泡。

同理,熊猫5号、2号、3号、4号分别在上面放5个、6个、3个泡泡,让小朋友操作。

6.我还用两只没有贴标签的熊猫吹了4和5个泡泡,请小朋友操作。

让孩子学会数数的最好方法就是边玩边学。数数方法的选择可以是吃水果,写铅笔,你的小指或者玩小积木。

总之,所有的小物件都可以作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工具。本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教他们认识数字0-4。不仅可以用嘴说,还可以用手摆出同号的物品。

活动流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孩子复习2和3的关系。比如:

老师:告诉我,1比1多多少?

生:1以上。1是2。

(1)小于2。1是什么?

(2)1大于2是多少?

(3)1小于3是多少?

2.用情境“小主人”演示拿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仔细观察后,启发孩子说:1个苹果怎么变成两个苹果了?两个苹果是怎么变成三个苹果的?

3.要求孩子学会做小主。老师说家里有1个客人。孩子们从篮子里拿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依次拿出三个苹果。通过运算,他们知道1加1变成2,2加1变成3。

4.启发孩子利用知识进行迁移和学习。3加1变成4。老师提问:三怎么变成四?让孩子去思考,去操作。根据运算得出3加1是4。

5.老师出示四张小朋友的卡片,让小朋友们齐声数几个小客人。以一对一的方式,让孩子拿出相应数量的食物招待客人(4块糖,4块饼干,4罐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孩子点数在4以内。孩子去活动室找事先放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孩子,把总数告诉老师。

7.在“四人手拉手”的游戏中,孩子们分散在四周,边走边读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着走着,走着走着,很快就变成了四个人手拉手。孩子们立即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四人一组,数人数。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3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

2、可以从多个物体中取出4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3.养成按规则操作学校工具的习惯。

活动准备:

儿童准备:

1,能读4以内的儿歌《数码歌》。

2、童书《数学》,学习工具《巧妙配对》

教师准备:

1,自制带指针的风车和写有数字的转盘。

2、一个玩具篮,多个实物玩具

活动流程:

复习4以内的点。

看一看:老师出示图片,让孩子说出总数,并用数字牌表示出来。

听:让孩子们听动物的声音,并说出次数。

复习儿歌:数字歌曲。重点引导孩子感知数字4是一面旗帜。

游戏:风车转啊转。

打开学习工具“巧搭配”,拿出4以内的数字和实物卡片,按照老师的要求举起相应的卡片。

儿童操作:打开童书《数学》第7页,完成内容。重点引导孩子从众多水果中正确判断各种水果的数量。

活动扩展:

让孩子根据4以内的卡片数模仿动物的声音。

在家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数宝”(玩具)的游戏。

活动资源:

儿歌:数字歌曲

1又细又长,像铅笔,2像小鸭子在水里游。

3像耳朵听声音,4像飘在空中的旗帜。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4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手和嘴数出编号为1到4的物品,并在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2.读数字1到4,让数字和物体对应。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数字1,2,3,4,以及数字与事物的对应关系。

难点在于手和嘴的计数一致,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一个球,2本书,3盒彩笔,4个玩具。2,1到4数字卡,教具火车,教学挂图。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1,老师和孩子互相问好,组织教学。

2.和孩子说话:在我们讲的故事里,三只小猪在树林里捡了什么水果,有几个?(我发现香蕉,苹果,梨,都是四个),非常正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到4的数字。

二、基础部分: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展示有洪太郎驾驶的小火车教具。老师说他将告诉孩子们一个秘密。今天,洪太郎会亲自出来抓小羊,但小羊太聪明了,藏不住。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 * *有四节)。洪太郎在开火车的时候没有抓到路上的小羊,但是他发现了1个球,2本书,3盒彩色铅笔和4个毛毛玩具。他也很高兴,让孩子们按照车厢里物品的数量依次拿出65,438+0,2,3,4个手指,然后让孩子们用手和嘴在洪太郎里数车厢里的物品。

2.教师出示数字卡和图形,引导幼儿说出1长什么样,2长什么样,3长什么样,4长什么样,然后* * *一起学儿歌:1又细又长像铅笔,2游起来像小鸭子,3听声音像耳朵,4飘起来像风中的红旗。

3.要求小朋友把数字卡放在相应的车厢里:数字1放在装有1球的车厢里,2放在装有2本书的车厢里,3放在装有3盒彩笔的车厢里,4放在装有4个玩具的车厢里。对正确操作及时表扬。

4.老师这里也有火车。给教学挂图展示一列载有小动物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每节车厢有几节。这些小动物叫什么名字?找个别孩子数数,一头大象,两只长颈鹿,三只叮当狗,四只乖乖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5.展示四片叶子,使孩子们的手和嘴一致,并说出总数。

三、结尾部分:游戏活动:

1,一个小孩开火车,然后老师说物体数量,小孩按要求装火车。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开火车,把房间里的物件数得和今天学的一样多。

3.活动结束后和老师说再见。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5活动内容:

认识4以内的数字。

活动目的:

让孩子知道3加1等于4,让孩子学会用手和嘴正确数4个物体,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孩子复习2和3的关系。比如:

老师:告诉我,1比1多多少?

生:1以上。1是2。

(1)小于2。1是什么?

(2)1大于2是多少?

(3)1小于3是多少?

2.用情境“小主人”演示拿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仔细观察后,启发孩子说:1个苹果怎么变成两个苹果了?两个苹果是怎么变成三个苹果的?

3.要求孩子学会做小主。老师说家里有1个客人。孩子们从篮子里拿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依次拿出三个苹果。通过运算,他们知道1加1变成2,2加1变成3。

4.启发孩子利用知识进行迁移和学习。3加1变成4。老师提问:三怎么变成四?让孩子去思考,去操作。根据运算得出3加1是4。

5.老师出示四张小朋友的卡片,让小朋友们齐声数几个小客人。以一对一的方式,让孩子拿出相应数量的食物招待客人(4块糖,4块饼干,4罐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孩子点数在4以内。孩子去活动室找事先放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孩子,把总数告诉老师。

7.在“四人手拉手”的游戏中,孩子们分散在四周,边走边读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着走着,走着走着,很快就变成了四个人手拉手。孩子们立即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四人一组,数人数。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6一、设计意图:

三岁半是孩子数数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孩子掌握数数的过程是先口头说出数字,再数东西,最后说出总数。幼儿园小班设计这个数学教案,教孩子认识数字4,复习4以内的数字个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先口头说出数字,再说出总数。最后通过魔术(游戏)让孩子按照数字4拿东西,并给予奖励,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这节课不仅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4,也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前分析:

现在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字的基本概念。一些简单的数字。所以,教数字4是比较简单的。

三。活动目标:

1.会用手和嘴一致地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4,知道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四。活动的亮点和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4。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准备:

1.关于学习数字4的PPT。

2.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有4朵花,4支笔,4个兔子玩偶,4个球等等。

不及物动词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问孩子们:“孩子们,看黑板上这个数字4。你觉得它像什么?”(小朋友:像红旗、船、企鹅...)

2.流程:(1) A .打开PPT,先放一张苹果的图片,问小朋友有几个苹果;加一张苹果的图片,问小朋友。再加一个苹果的图,继续问小朋友;最后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孩子说出总数(4个苹果。)

B.(放一张香蕉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用香蕉数4。

C.(放一张草莓的图片)同理,让一个孩子站起来数数,说出总数。说对了就给表扬,说错了就耐心纠正。)

D.(放西瓜图片)同理,让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

(2) A .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魔盒,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后面老师会说一个数一件事。请仔细听。老师会请一个厉害的魔术师来变魔术!

B.老师:“四只兔子!”请一个孩子上台,去魔术箱找四只兔子拿出来。带他们的时候老师可以给个提示。如果孩子答对了,说对了,老师就奖励一朵小红花。)

C.老师继续:“四支笔!”(方法同上)

D.老师接着说:“四朵花!”(方法同上)

E.(老师观察孩子学习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或孩子的兴趣,决定邀请几个孩子上台试听。)

3.End: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4。孩子们都学习很好,很活跃,所以老师应该给我们每人发一朵小红花。

七。教室扩展:

让孩子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复习4到4之间的数字,第二天来幼儿园和老师孩子分享。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7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3加1是4,让孩子学会用手和嘴正确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2.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流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孩子复习2和3的关系。比如:

老师:告诉我,1比1多多少?

生:1以上。1是2。

(1)小于2。1是什么?

(2)1大于2是多少?

(3)1小于3是多少?

2.用情境“小主人”演示拿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仔细观察后,启发孩子说:1个苹果怎么变成两个苹果了?两个苹果是怎么变成三个苹果的?

3.要求孩子学会做小主。老师说家里有1个客人。孩子们从篮子里拿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依次拿出三个苹果。通过运算,他们知道1加1变成2,2加1变成3。

4.启发孩子利用知识进行迁移和学习。3加1变成4。老师提问:三怎么变成四?让孩子去思考,去操作。根据运算得出3加1是4。

5.老师出示四张小朋友的卡片,让小朋友们齐声数几个小客人。以一对一的方式,让孩子拿出相应数量的食物招待客人(4块糖,4块饼干,4罐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孩子点数在4以内。孩子去活动室找事先放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孩子,把总数告诉老师。

7.在“四人手拉手”的游戏中,孩子们分散在四周,边走边读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着走着,走着走着,很快就变成了四个人手拉手。孩子们立即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四人一组,数人数。

活动反映:

在活动中,孩子可以感受到4以内的数字,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字卡片,让不同水平的孩子在这个环节中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项活动非常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愉快的心情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小班数学“理解4”教案8活动目标:

1,正确识别数字4和5,学会根据数字取相应的棋子。

2.增强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正确识别数字4和5,并用手和嘴数。

活动难度:

理解4和5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

活动板、棋子;教师演示板,1-5的数字卡;音乐。

活动流程:

一、复习号码1,2,3。

1,“请听音乐,移动棋盘。”

2,游戏“1,2,3拍手”。幼儿根据老师展示的数字卡拍手(老师可以灵活地将拍手改为拍腿、拍头、拍肩...)

3.通过谈话引导孩子复习1,2,3。“1这个数字是什么样子的?请在移动棋盘第一行数字1后面插入一个红棋宝宝。”(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复习2和3)

第二,知道数字4和5

1,认数字4。

①老师在演示板上贴了四个棋子:“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有几颗棋子?”(带孩子一起数棋子,老师要注意正确示范)

②问:“告诉我数字4长什么样?”“伸出你的小指,描一下。”(老师带领孩子在空本子上练习数字“4”,加深印象。)

③讨论:“说,4还能代表什么?”(如:4个苹果,4辆汽车等。,引导孩子大胆说话,注意引导孩子使用量词)。

④总结:“孩子,4可以代表生活中所有数量为4的事物。”“现在,请在移动棋盘第四行的数字4后面插入四个黄色的婴儿棋子。”(老师巡视孩子的操作,对完成操作的孩子击掌鼓励。)

2、同样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数字5。

三、“看谁插得快”的游戏

1,老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数字宝宝4和5。现在我们可以和他们玩游戏吗?”

2.讲解游戏方法:“老师手里有一张1-5的数字卡。老师出示数字,孩子们就会在移动的棋盘上插几个棋子,颜色可以选择!看谁插的又准又快!”

3.儿童游戏。引导孩子用点数的方式自己检查,培养孩子独立完成操作,自己检查的好习惯。用击掌或贴红点的方式给快速正确做的孩子鼓励)。

4、把象棋宝宝送回家,听听音乐,动动棋盘。活动结束了。

扩展活动:

1,日常生活中,老师带领孩子读身边的数字;

2.在区域内放置数字卡,让孩子继续操作;

3.家合作:请家长带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身边的数字,巩固对数字1-5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