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采蜜 品蜜 酿蜜是什么意思

采 蜜 与 酿 蜜 春夏季节是鲜花盛开的时期,蜜源最为丰富。这时候,工蜂开始频繁地外出采蜜。他们停在花朵中央,伸出精巧如管子的“舌头”,舌尖还有一个密匙,当“舌头”一伸一缩时,花冠底部的甜汁就顺着“舌头” 流到了蜜胃中去。工蜂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装满,肚子鼓起发亮为止。 在通常情况下,一只蜜蜂一天要外出采蜜40多次,每次采100朵花,但采到的甜汁只能酿0.5克蜜。 采集花蜜如此辛苦,把花蜜酿成蜂蜜也不轻松。所有的工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学生的写作也是这样,生活就是那丰富的蜜源,我们积累素材如同采蜜,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把生活的甜汁、花粉积累起来。其实,任何生活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学生,生活的蜜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不过对生活的体验不够,不深罢了,没有把生活的“甜汁”吞入“蜜胃”里而已。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引导学生采蜜?(我在《为学生“开光”“点睛”》有所涉及,这里不再啰嗦。)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的更加的真切感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蜜源是无处不在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关注到,任何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就像今年4月9日,早已是花红柳绿了,我们太原地区的天空却飘下了一场大雪。大千世界更是异彩纷呈——柳绿花红雪白,雪压绿枝头,梨花与雪竞白,桃花于雪争艳,这是一种奇景。面对此景何人不感叹。许多人在花前留影,为桃花琼枝拍照。然而人们对此的感受却完全不同。果农叹息:今年桃、梨、葡萄绝收;粮农则喜上眉梢曰:缓解了旱情;城里人说:禽流感得以遏制。老年人感慨:天有不测风云,前两天32度高温,现在又骤降到零度以下。实在是景同情不同。如让他们分别写文,所表达的必然都是真情实感,情景交融,抒发的情感却又大相径庭。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作者主观生成的往往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分不开的。而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于材料才能较好地呈现出来。 素材是为主题和情感服务的,同一素材可用于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如何用,则需要我们教学生学会“酿蜜”。 任何写作都是从内容开始的。这里的内容主要是情感。在写作题目确立之后,首要考虑的是立意(情感),然后就是从积累的素材中选材了。 这次“名师大讲堂”郑桂华老师教了我们几招,其中适用于“酿蜜”的一招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如看山不喜平”。郑老师的课上,让学生谈如何才能写得“一波三折”,然后,郑老师举了传说中大才子唐伯虎写祝寿联和三顾茅庐的例子,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一波三折。并引导学生归纳一波三折的特点。接着就生活中的波折——上学:起床、吃饭、到校,让学生来调动生活中的体验。结果,学生在课堂中就说出了“闹钟没听到,起来又睡下,校服忘了穿、等不到公交车,坐错车等23项之多,不少学生为强调其真实性,还要说明“这是我真实的经历”(完成了采蜜的过程)这些内容学生平时并不太注意,也并不一定能很好的写入文章中去。最后郑老师让学生在这23项中任选3项来写一下上学的波折(开始了酿蜜的活动)。

由此我又联想到上海交通大学的李白坚教授的酿蜜招数——游戏作文法。其中的“把时间拉长”、“假如没有成语”、“五官并用作文法”等。也都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蕴含着如何进行细节刻画,侧面烘托等描写的手法。 例文:把时间拉长 电话铃响 “叮铃铃、叮铃铃”,不偏不倚,正好是7点钟,电话铃响了。 全家突然安静下来,像得到了一个特殊的命令。(这里仿佛是设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听到一个普通的电话铃声,会使全家人“突然都安静下来”呢?吸引你往下读) 我放下手中的作业,两眼紧盯着电话机。爸爸慢慢地喝上了小说,摘下了老花镜,坐了起来,走到电话机旁,满脸的疑惑和凝重,厨房里的妈妈连忙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粘满洗洁净的饭碗。看看我又看看爸爸,想说什么,被爸爸用手势挡住了。我家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我们也像被孙悟空用定身法盯住一样。 爸爸似乎胸有成竹,表情逐渐趋于安静,一丝笑容挂在嘴边,妈妈却表现得很着急,看样子恨不能抓起电话? 难道是?难道是姐姐从大洋彼岸打来的吗?我心里激动地想。(许多同学在写的文章里不会或者不愿善于表露自己的心理和感情。在他们的文章里,没有“我想”没有“我认为”没有“我感到”或者“我思忖”。其实,在你的思想里,何曾有一时一刻没有只属于你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不表露在你的文章里呢?多说一些属于你心理中的思想吧!那样,最容易拉近你和读者的距离!) 姐姐出国前,曾经和我们商定,每逢星期六的晚上7点钟,她都将达一个电话回家,但是家人不要曲解这个电话,如果这个电话铃声响了六次以后停下,就说明她在那边一切安好。(现在终于把开头的包袱:“丢出来了。如果这个“包袱”一开始就丢出来了,后面的文章还有什么意思呢?) 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数着,怀着虔诚的希望:“二、三、四、五?”就在电话想到六次之后,突然,安静了。 这是,全家都欢呼起来。我分明看到爸爸笑了,妈妈却哭了。 根据写作的内容,进行游戏。游戏之后进行写作。其作用有很多 重要的是:1游戏本身是写作素材。例如:(游戏二:假如没有成语。) 任务1分组进行成语接龙,第一组每个人说一个褒义成语,要连续不断;第二组每个人说一个贬义成语,看哪个组说的多。 假如没有成语,我们该如何把成语表达的意思,用一段文字把它叙述清楚,当然你要在写作时,设置一个情景,例如:聚精会神、背井离乡,狼狈为奸等自选一个成语来描述。 再如:五官并用作文法。观其形、嗅其味、闻其声、摸其软硬、尝其甘苦。 大家都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吧?作者把春天写得如临其境,就是因为他把五官的作用全部抖调动起来了。想一想有哪些地方是有了眼观以及其他等方面的感官呢?请你把你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或者其他食物)讲给大家听。 其二:游戏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出平日没有多关注的生活素材。 如:五官并用作文法。 学生的感官是平时体验过的各种生活,这些学生并没有引起注意,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引发联想而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再如:“把时间拉长” 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有意无意间,把学生的视野由关注点引向面。例:伏明霞轻轻一跳,在空中舞出精美的芭蕾。她的教练脸上顿时展出舒心的笑容。全场的观众屏住了气,都不自觉的站了起来,时空都像是定格在那一霎那。哪几位外国运动员的教练无可奈何地摇摇

头,脸上也涌起了敬佩的神色。随着伏明霞一个漂亮的如水,跳水馆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伏明霞的队友双手捂着脸,跑倒教练的身前,张开双臂抱住教练的脖子,两眼滚下激动地热泪?这些在电视中常见的镜头被孩子们用笔刻画了出来。 蜜是甜的。蜂王浆却是又辣又涩,价值是蜜的近十倍。酿造蜂王浆更需要功夫。生活中的辣、涩味儿更易感动人。如师院附中一位老师曾带给我们学生升格的一件作品: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积累素材(采蜜),还要善于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唤醒学生生活的体验,结合必要的写作内容酿出更甜的蜜或蜂王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