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各国信息介绍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不是自然的,而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混合体。这个新国家刚刚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混乱:英格兰和苏格兰不得人心的合并,宗教冲突,内战,查理一世的处决,克伦威尔的专制,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国王的再次废除。不到十五年前,身为天主教徒的詹姆斯二世无视议会的独断专行,最终引发了心怀怨恨的议员们的“光荣革命”,并将不得人心的国王流放到法兰西。新教徒玛丽和荷兰统治者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女婿威廉应议会邀请来到英国,成为新的国王和王后。不久之后,威廉与爱尔兰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支持者进行了一场短暂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清除了斯图亚特王室复辟的任何可能性。尽管如此,詹姆士·斯图亚特在英国各地,尤其是苏格兰,仍然拥有大量的支持者,他们被称为二世党。

永别了——或者也许是由于动荡的过去,大不列颠现在已经成为北欧文化和技术进步的引擎:混乱是进步的催化剂。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银色的海洋是我们坚固的城墙和护城河”。作为一个岛国,大不列颠的实力在于海洋:航运贸易、海军和海外殖民。殖民贸易的税收被用来支付海军的军费,海军保证了贸易和殖民的畅通无阻。忠于国王的殖民地居民平日辛勤劳动,生产大量原材料(如糖和烟草)并运往英国,战时为海军提供士兵。英吉利海峡把英国、法国和德国——包括荷兰——分隔开来。当执政的荷兰人威廉登上英国王位时,英国和荷兰的竞争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英格兰和苏格兰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有外国侵略者或暴君可以威胁他们。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对的,但这种安全感还是建立在欧洲大陆各国无休止的纷争之上。如果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整合欧洲的资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粉碎英国人的梦想。因此,大不列颠的基本国策是:在大陆事务上,站在弱者一边对抗强者,并趁机谋利,夺取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法国法国

虽然卷入三十年战争给法国带来了诸多内忧外患,但在太阳王路易十四及其忠诚臣子的统治下,法国的军政辉煌持续了半个世纪。路易和他的两位能干的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马萨林和财政大臣科尔贝尔驾驶着这辆庞大的法国马车,以避免阻碍其发展的封建纷争,建立一个由国王掌握绝对权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到了1700年,法国已经是欧洲的霸主,拥有无敌的军队,辽阔的殖民地,还有国内外人人畏惧的国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其装备精良的军队和布满堡垒的边境构成真正的威胁。虽然太阳王年事已高,但法国的波旁王朝依然坚不可摧。波旁家族人丁兴旺,通过王室联姻,这个家族享有许多显赫爵位的继承权。往南,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正好缺少一个继承人,软弱无能的国王查理二世意味着某个波旁家族成员有可能在马德里继位。为什么不试一试?当然,并不是所有哈布斯堡家族的分支都像他们的西班牙亲戚一样虚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其他欧洲强国可能不愿意看到一个法国人或者法国支持的候选人登上西班牙王位。不过没关系,法国依然被其他机会包围着:除了欧洲,还有更广阔的大陆可以征服和殖民,比如北美的新法兰西和富裕的印度。如果我们想赢,那么背信弃义的英国人必须被驱逐或淘汰——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有什么错?

瑞典瑞典

瑞典:

统治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的北欧帝国瑞典王国是无与伦比的武士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传奇作品。

虽然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1632年的吕岑战役中阵亡,但他自己创建的新军却让瑞典从三十年战争这一看似无休止的宗教纷争中受益匪浅。随后,凭借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锻造的无与伦比的军事机器,瑞典可以随意入侵波罗的海沿岸邻国。但是,这个军事机器也消耗着瑞典人的金钱和生命,这些对这个国家来说并不充足。因此,一个谨慎的管家是必要的——然而,查尔斯·Xi死后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军事遗产,我希望他的儿子也能依靠这些驰骋沙场;另一方面,卡尔十二世也是一位痴迷于军事的国王。在新世纪的曙光下,瑞典是一个强大而好战的国家。在过去的100年里,她仍然被一群嫉妒的对手包围着:在东方,俄罗斯人渴望在波罗的海夺取一个通畅的海港,从而打开一扇通往西方的窗户;在南方,波兰-立陶宛联邦想要收复失地;在西方,挪威盼望独立,丹麦渴望终结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然而,对于那些大胆的人来说,每一个潜在威胁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好的破解机会。瑞典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不像看上去那么强大:俄罗斯的确幅员辽阔,但落后得令人难以置信。瑞典完全有机会以“内湖”波罗的海为基地,崛起为北方的新教大国。瑞典的陆军可以和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陆军抗衡,海军也不缺资源和作战技能。似乎只要瑞典能保证自己后院的安全,谁说她不能夺取和巩固一个海外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