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引导学龄前儿童晨练?
如果老师本身只是抱着“孩子还小,只要能跟着做,动作不到位也无所谓”的态度,不仅不能带动孩子,早操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2)、除了认真的态度,还要有正确有效的方法。有些老师,辅导的时候,很认真,很努力。但是由于方法不当,他们事倍功半,非常辛苦。
所以正确的方法是教练做早操的前提和保证。1,循序渐进: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于从头到尾快速的教孩子,然后回去纠正错误的动作。
在这方面,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和实验。循序渐进的方法是一次教一个动作,一个接一个教,教好第一个动作再教第二个动作。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一次性教给孩子大量的内容,孩子接受吸收不好,动作不扎实不规范。循序渐进的教练可以让孩子一个一个的练习掌握,让动作规范到位。其次,孩子有一个记忆动作的过程。一次性教练和孩子需要记忆的太多,大大降低了动作和不标准动作的记忆。不规范的动作定型后要改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只有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完成,才能保证教练的质量。
2.抓住关键:实现孩子学习目标的关键是老师的恰当讲解和示范。老师清晰有趣的讲解,准确无误的示范,能有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孩子是通过眼睛和耳朵等感官来模仿和学习的,所以教师抓住讲解和示范这两个要素,可以事半功倍。
3、分解:我们知道练琴是有办法的。如果一开始就用手练,手互相干扰,速度慢,容易出错。同样,习题也是如此。一般应采用分解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个动作,可以先练上肢,再练下肢,最后上肢和下肢一起练,这样练习才有效果和效果。4.多种形式:教练可分为团体、团体、个人,各有所长。所以要把几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更好的掌握。
5、反复练习:孩子学得快,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学习内容需要反复巩固和练习。老师可以带领孩子练习,听信号,以表演的形式练习。
二、早操的组织: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1.着装:教师应穿着得体、大方、大方。想象一个老师穿着扭曲的服装,举不起胳膊,踢不起腿。他怎么能带领孩子做早操呢?
2.态度:包括对孩子和活动的态度。经常被训斥,孩子如何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如果老师自己都已经漫不经心了,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认真对待活动呢?3.表达:老师的表达可以调动和抑制孩子的积极性。想象一下,孩子们会对一个表情机械而冷酷的老师有什么反应。老师要微笑,用表情和孩子交流;用微笑感染孩子;用眼神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
4.情感:老师用自己的激情和热情去感染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老师饱满的情绪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老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5.动作:老师标准、规范、优美、舒展的动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6.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组织是整个早操活动的灵魂,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个别动作掌握不好的,老师可以在示范的同时,讲解动作要领,做简单的语言提示。
7.个别指导:教师可以对注意力不集中或不协调的个别儿童给予特别提示或个别指导。
(2)、寓教于乐。
在早操中,很容易犯“军事化”和“成人化”的错误,对孩子要求过多或过严,违背了教育原则和孩子的身心特点。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把教育和活动融入游戏中,让学习做早操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3)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在早操中,教保结合是保证效果的因素之一。如:童装的整理,个别孩子的引导以及突发事件的随机处理。
(4)能力训练。
在早操中,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也很重要。如:如何与同龄人合作,如何遵守规则,培养审美观念,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这些也是评价早操效果的指标之一。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学习、生活、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早操,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幼儿体质,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