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评弹艺人和上海小报的出身地位如何?
女性摊摊艺术家与上海小报的诞生
上海休闲小报的出现也与近代上海娱乐业的繁荣密切相关。上海开埠后,特别是太平军与清军在江南的一战,大量江南富人、地主、商人投靠租界。这些庞大消费群体的存在促进了租界休闲娱乐业的发展。租界内的茶馆、烟馆、妓院、评书等休闲娱乐业相继开业,娱乐业日趋繁荣。据统计,1869年期间,租界内的妓馆有上千家,③烟馆有1700多家,④其他茶馆、饭店、戏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有报刊描述了当时上海娱乐业的盛况:“上海洋泾浜也是一处胜景,海内外杂处,商贾繁忙,风俗尚盛,妓女惯于卖淫,故天下妓女甚多。”以剧场为辅,以酒楼为排,以茶馆、吸烟室为装饰。月满花满,天满酒。我在听郑伟的声音,很熟悉。“⑤传统和现代娱乐业的发展促进了公民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大众化,公民日常文化消费成为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描述过,在上海,在茶馆里随意喝酒,在一锅汤里洗澡,在书店里听书,在剧院里看戏,自驾游等等。都是大众化的娱乐活动,花费很少。那些被人雇佣的普通人,比如店主、会计、教师,甚至小贩、典当,下班后也可以去这些地方休闲,缓解身心疲劳。⑥上海娱乐业的发展促进了娱乐文化消费的兴起和发展。晚清在租界诞生的以娱乐为主要形式的文学小报,与发达的休闲娱乐业的发展不无关系。
在众多的休闲娱乐行业中,苏州评弹尤其是女性弹词占有一席之地,女性弹词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与近代上海休闲小报的发展和繁荣密切相关。
女弹词进入上海后,以色彩艺术感动观众,成为上海市民娱乐的对象。上海开埠前,城隍庙是都市人唯一的游乐场所,所以苏州评弹艺人也在此扎营,以卖艺为生。随着上海租界消费文化的繁荣,原本只活跃在上海的弹词女艺人迅速搬到租界,创办“淑玉”以卖艺为生,产生了“淑玉”式的弹词女艺人。“漱玉”原为女弹词所居,“源于朱素兰”,“以同治初年为最”。⑦女性弹词艺人活跃在租界地区。据《海洋冶金学巡礼》记载“讲故事容易男为女,也容易引人注意,离校讲书的女子也有吸引力。常熟人多,提到的书有《三笑》《白蛇传》《玉蜻蜓》《日袍传》,不过十几本。现在越来越多,北市一带就有30多户。”说明女性弹词艺人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弹词业得到了发展。
这些弹词女艺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多色彩技巧。他们受雇于书商,在舞台上表演谋生。他们社会地位很高,居住地被称为“漱玉”,自称“词史”或“先生”。但允许客人去玩,也可以应客人的邀请去饭店舔酒。其实和妓女没什么区别。但女弹词早期较为谨慎,不与一般妓女同流合污。如袁祥福在1872《湖北支竹词》中写道:“琵琶倾四,美人自称‘先生’;至于谁更胜一筹,吴与黄”注:“说书人声音高。”⑨这些书蕴含着女性弹词之美。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有文化的,并有“诗的名字”,而另一些人则吹嘘黛玉和项峻。⑩、它们颇能说明女性弹词的优雅和文学修养。
上海开埠后,社会性质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价值观逐渐被现代功利价值观和享乐主义所取代,呈现出商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特征。尤其是在租界的商业繁荣和娱乐文化发达的情况下,书中的女评书人逐渐发展成为高级妓女,也成为传统文人的消费对象。《漱玉》中传统士大夫与说书女的友谊,被称为“才子佳人”,可以克服传统文人的“青楼情结”。中国的旧式文人有嫖娼的习惯和传统。近代著名改良派学者王韬,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先驱,又是上海专家,还是一个喜欢妓女的单身汉。他声称自己花了40年的时间在花上。当时文士的交际花很流行,这是文人风俗之一。王涛经常和李玉贤以及其他亲密的朋友一起在虞书和长沙之间游泳。每当有朋自远方来,必邀其到青楼赴宴。(11) 2也反映了十里外汇人才的生活方式。张曾回忆说,当时的文人“必须‘风流’才称得上‘才子’,出入妓门才称得上‘异国才子’”。(12)因此,“访女弹词”、“闲庭信步寻书”(13)成了文人的一种休闲日常。就这样,文人与女性之间的诗词歌赋经常见诸报端。著名学者王韬推崇高级妓女,即虞书的女弹词,表达了传统士大夫结交高级妓女的情结。女性弹词与士大夫的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她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级妓女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的产物。19世纪的上海,高级妓女享有社会公认的地位,上流人士的休闲空间也经常光顾这类高级妓院。这是唯一一个让商人和学者不仅感到安宁舒适,而且感到温暖的地方。一些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如生日、成为第一名和商业交易,都在这些地方举行。中国城的精英们光顾高级妓院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他们不仅可以定期去那里,而且每天都去。这种公共场合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14)
随着近代上海才子与苏州女性说书人或高级妓女之间诗歌鉴赏与交流的深入,在近代上海报业发展繁荣的背景下,诞生了小报这种休闲与游戏的文学报纸。
早在1872,《申报》出版后,就公开征集“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和“世界各著名地区支竹词与长歌编年史”的文字,即文人与女子交游的诗词歌赋。后来“描写情色,流连于风景”的歌太多了,于是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文学期刊《瀛寰小记》,主要刊登大量描写酒后闲适的诗词,偶尔还有游记和翻译的小说。1875,瀛寰小姬改名为四社小姬,后改名为玉环小姬。其成立的目的是“或济世济民,或益知事之神,或戏谑月吟风,取其长而成大观”(《瀛寰笔记》)。(15)这些文学期刊发表的文学作品大多以上海十里洋场为背景,也反映了活跃在上海这个日益城市化的社会舞台上的买办官僚、洋场人才、封建士绅和商人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心态。
十里外汇的奢侈品消费越来越流行,女评书为外汇人才提供了畅游其中的理想空间。传统文人的笔墨和才华,有相当程度是花在妓女身上的,尤其是高级妓女。传统的女性弹词艺人在商业社会的大潮中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女说书人变成了妓女,“以唱代写”,写作的性质变了。许多女性弹词成为妓女,促进了上海卖淫业的繁荣,刺激了近代上海消费文化的畸形发展,吸引了许多传统文人来此求美。
女性弹词的转型以及与传统文人的交流促成了近代上海娱乐媒体小报的诞生。小报是在《申报》文艺副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传统的文人与妓女之间的赠诗唱和,需要一个释放感情的渠道。随着近代上海报业的发展,第一份娱乐小报《游戏报》诞生于言情领域,其记载多为妓女的日常生活和容貌才情。从此,女性评书和妓女叙事成为小报不变的主题之一。
①参见我的著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相关研究有著《清末民国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和孟著《中国近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②参见吴晨宇博士论文《晚清以来的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店为中心的研究》(未刊稿)。其他评弹研究有:《周伟:明末清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女坛坛词”研究》(士林2006年第1期)、《晚清以来“女坛坛通”事业的呈现与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沈浩:社会史视野中的评弹文化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③上海新报1869 10 10月23日。
④申请1872年5月25日。
⑤上海新报1869 165438+10月13。转引自李昌黎:《晚清上海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⑥李昌黎:《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第265页。
⑦王韬:《宋彬琐话》卷12《上海词界的支竹词》。
⑧惜花大师:《海冶游评,女评书》。
⑨摘自《陈汝恒:评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第214页。
⑩(清)黄:《宋》卷1。
(11)高福进:《外来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2-133页。
(12)张:出版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13)《爱花申江的情怀》,申报1872 5月24日。
(14)[法]安克强:《上海妓女》,袁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陕西教育出版社,1981版,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