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立冬优秀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立冬优教案1活动的设计背景
冬天,大雪、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和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们以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为线索,开展以冬季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孩子用脑、用词、用手的各种形式,让他们丰富自然科学,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类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感受、观察、锻炼、听故事和各种游戏活动,让孩子认识冬天的明显特征。
2.学会用简短的语言描述。
3.了解动物和植物如何过冬。
4.教育孩子冬天不要怕冷,坚持上幼儿园,坚持锻炼,积极参加活动,体验锻炼的乐趣,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冬天的特点,了解雪的特点,体验冬天的特别之处。
要准备的活动
大比例的冬季背景图,一些关于冬季动植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冬天来了。
1,音乐剧《雪姑娘》介绍主题——冬天来了。
2.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在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了...)基于他们现有的经验。
3.展示图片,激发孩子在冬季寻找乐趣,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冬季的主要特征,启发他们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从而丰富他们已有的经验。
第二,寻找冬天
1,带孩子去户外找冬天,边问边聊。
2.你站在这里感觉如何?(天冷)
3.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脸上是什么感觉?(儿童自由交谈)
第三,动物过冬的方式很多。
听“小松鼠找朋友”的故事,让幼儿讲述动物是如何过冬的,并画出相应的动物图片。
将胶片粘贴到背景图片中,帮助小动物安顿下来。
老师在幼儿观察和叙述的基础上,简单总结了动物过冬的方法(如换毛皮、冬眠、储存食物、飞往南方),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第四,植物有许多过冬的方式
1,引导孩子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是怎么过冬的?
2.通过看图和观察实物,我们知道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可以了解它们的越冬方法。
3.展示黄瓜、西红柿和花,引导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讨论:这些是春夏的蔬菜和花卉,为什么冬天也有?(让孩子了解温室栽培、玻璃温室种植、在树上绑草绳等人们帮助植物过冬的方法。
5.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能不能留住冬天?我知道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无尽的循环。
2.讨论过冬的方法。
3.小组活动(剪雪花,画雪人,帮助小动物安顿下来)然后合作布置一个美丽的冬天场景把冬天留在我们教室。
活动扩展
温暖我们的身体。
带孩子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让孩子知道冬天天气冷,多活动可以保暖。教育孩子不要怕冷,积极参加聚会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幼儿园24节气中的立冬优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知道立冬是在每年的10月7日或8日,165438+,并能简单了解立冬的由来,知道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了解初冬的不同习俗,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红豆和糯米,哈尔滨冰雪冬泳协会的运动员横渡松花江。
活动形式
亲子活动,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根据园区情况,每个班级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综合活动:我知道立冬(小学、中学和大班)
社交活动:你对立冬习俗了解多少(小学、中学和大班)
语言活动:儿歌:腊月初冬(小班)
美术活动:五彩娇子(泥瓦匠)(中大班)
工字续时间
165438+在10月7日或8日,老师可以通知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关于立冬的图片和资料,并告诉他们关于立冬的习俗。
立冬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优秀教案之三活动名称:
香香德娇子
学生情况:
该班有***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佩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该班儿童的听觉能力为1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最优;语言的平均年龄是3岁。
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和交流,学会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并能模仿句型:我把X给X。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孩子爱家的感情。
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话题对话交流,学会掌握“我把饺子给X”的句型。
活动难度:
学会掌握句型“我吃了饺子”并模仿句型:我给X吃。
活动准备:
1,知识和经验:孩子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
2.材料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亲手做的橡皮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人的手指玩偶。
活动流程:
首先,通过点名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孩子向老师问好。
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练习,直接导入主题。
羊妈妈,(手比自己好,蹲着站着)
包饺子,(一只手向内向外拉另一只手的五指)
中间突出,(双手握拳)向两边倾斜(拇指和小指举起做出“六”的手势)
有的像船,有的像元宝(双手举起,左右摇晃)
老师:儿歌里羊妈妈装什么?
小羊:羊妈妈包饺子。
第三,展示真实的娇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并说出饺子的外观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
杨:饺子像一只小船,像一个元宝,又像一片橘子瓣...
老师:你吃过饺子吗?你什么时候吃的?
老师:在冬天的至日,我们必须吃饺子,否则,我们的耳朵会冻坏。
老师:饺子好吃吗?饺子里有什么?
杨:饺子很好吃。饺子里有各种馅料。有鸡蛋,韭菜和肉...
老师:你喜欢饺子吗?你会是娇子吗?
邀请小动物吃饺子,练习句型:我要吃饺子。
老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了孩子们做的美味饺子!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老师:小猫说,谢谢。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你怎么了?你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狗吃饺子呢?
(引导孩子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X..)
第五,学会模仿“我给X吃”的句型。
通过游戏《我爱我家》学习模仿句。孩子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模仿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吗?我把苹果给了我爸爸。我给我妈妈香蕉...
六、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扩展:
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做美食的快乐。
活动反映:
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应用”二字。这项活动通过营造丰富的场景,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不自觉地练习句型,并大胆模仿。而且两种情境活动贴近孩子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24节气立冬优秀教案4活动目标
1,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明白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冬天气温不同,场景也不同。
2.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要准备的活动
1.让孩子回家问问父母冬天都在哪里生活过,那些地方冬天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
2.老师知道孩子在哪里过冬,有什么经验。
3.童书图片《冰雕》《春城的冬天》。
活动过程
1,组织小朋友谈论不同地方不同的冬天。
“我们都知道南京(指当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落叶,草枯,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哪里的冬天都一样吗?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冬天是什么样子的,你从父母、爷爷奶奶那里听说过冬天吗?讲给大家听。如果拍照的话,说说照片里的场景。”让孩子充分发言,注意加强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绍一下北方冬天的特点。
引导孩子看童书的“冰雕”。
“这里的冬天怎么样?为什么其他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天温度极低,冰层很厚,几个月都不会融化)
3.介绍一下春城昆明的冬季特色。
向导
小朋友看童书《春城的冬天》的画面,介绍昆明其实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冬天和春天一样,植物茂盛。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从不下雪也不结冰。人们穿薄衣服。“这里有冬天吗?”
4.总结。
活动扩展
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