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班幼儿自律性的个案研究

法律差的孩子自由散漫,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在课堂上引起老师的反感,在生活中造成很多问题。自律性强的孩子会很有条理,对人做事很有帮助。下面举两个例子,大家来看看!

案例1

有一次,张明和妈妈一起过马路,红灯亮了,但当时没有车辆经过。于是我妈赶紧拉着张明的手说:“反正也没车。我们快去吧。”

张明下意识的对妈妈说:“妈妈,红灯在哪里!”"

母亲不耐烦地说:“何必呢?走吧!”

于是我拉起张明闯红灯过马路。

从此我妈发现张明在家里也学会了自由散漫,没有自律。当她意识到她糟糕的教育影响了她的孩子时,她已经后悔了。

实例胜于言语。在欣赏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律,还要以身作则。所以,欣赏孩子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从言语到行动,全心全意的欣赏和鼓励孩子。

为了鼓励孩子严格自律,父母在制定规则和计划时,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强迫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

案例2

暑假过后,王刚应该上四年级了。在这个暑假里,他不仅按计划完成了当天的作业,还参加了少年宫的游泳班,学会了游泳。是什么让他如此自律?

原来,从王刚三四岁开始,他的母亲就鼓励他洗手帕和其他小东西。一开始,王刚洗不好,把水洒了一地,但他妈妈一点也不怪他,还夸他“干得不错!”“王刚工作越努力,就越有活力。他不仅很快学会了洗手帕,而且以后能做什么都抢着做。

从小学开始,父亲就和他一起制定家规。比如要求王刚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要求爸爸不要在家抽烟,每天洗碗。这些规则是爸爸和王刚协商制定的,双方都必须签字。无论谁违反了这些规定,都将受到处罚。

王刚认为这很民主,大家都按照制度办事,公平合理,所以他很愿意接受。有时我父亲会忍不住在家抽烟,王刚会教育我父亲遵守家规。

后来,他的父亲鼓励他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作业和玩耍。当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父亲时,父亲会说:“你的计划真好,就照着做吧!”"

就这样,王刚在父母的赏识中变得越来越自律。

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既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欣赏和尊重,又有效鼓励和培养了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有些家长为孩子“照顾”很多事情,有时是因为担心孩子太小做不了,有时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这样,孩子可能会觉得很享受,很快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只会让孩子变得懒惰。

另外,父母凡事说了算,不允许孩子发表意见的“老子”家规已经过时了。新时代,公平合理地制定家规,可以更好地激励孩子严格自律。

欣赏和鼓励对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不应该因为想欣赏孩子而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而应该鼓励孩子自愿去做。孩子不仅会忘记父母逼自己做的事,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他们自愿去做,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比如你让孩子做一件事,他可能会说“以后再做”,但是时间长了,他就没有自己做的意思了。这时候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干脆替孩子完成了。这样的放纵会让孩子养成懒惰,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先问孩子“等”多久,让他明确说一个时间,然后告诉他:“我说到做到。”而不是说“等一下”,太宽容或者“马上走!”如果你这样强迫它。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自律的习惯,就可以克服很多不良爱好,比如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当他知道如何克制自己的时候,他就能把握分寸。所以在欣赏孩子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对于孩子自己能管理好的事情,家长可以多教一些方法,尊重孩子的意愿,欣赏孩子的成绩。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如何对自己的事负责,从而自然而然地把这当成一种习惯。

当你想让孩子自觉遵守一些规章制度时,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鼓励孩子遵守规则。你可以说,“来吧,像妈妈那样做。”

平时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征求他们的意见,也给自己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觉得公平合理,这样才能促使孩子遵守规则。你可以说,“来吧,我们好好谈谈。”

儿童早期自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和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规则意识的建立

规则是从日常生活中建立和提炼出来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跟孩子讲各种规则,也就是讲道理,从孩子最熟悉的东西开始。比如: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不能乱丢;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你可以拿自己的东西,但不要动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饭前饭后都要洗手...规则一旦确立,就不能有例外。如果你违反了它们,你将受到惩罚。孩子会为了讨好父母老师或者逃避惩罚而学会克制自己。自律意识就是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在内容和方式上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和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批判性地审视现有的规则,以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

延缓需求的满足,培养抵抗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当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们完全依赖父母的帮助。当它们又饿又渴时,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大声哭喊,表达对母乳喂养的需求。但是半岁以后,家长要给孩子解释:奶刚做好,等一下就好。不要以为他们不懂。如果他们听得太多,他们就会明白。如果孩子哭了,就让她哭几分钟,不要太担心。

心理学家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了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30个4岁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糖。老师告诉他们:“我走后,每个人都可以吃糖果,但如果我回来后有人愿意吃,他们就会得到另一颗糖果。”孩子们的表现五花八门:有的在老师走出教室时几乎立刻就享受到了糖果,有的孩子则用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勇敢战胜了自己:捂住眼睛假装睡觉,拿出一本喜欢的书来读...最后得到了两块糖作为回报。大约12年后,这些孩子之间的社会和情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实验结果表明,能坚持等老师回来的孩子,明显比老师一走就吃糖的孩子好。

等孩子长大了,特别是能把自己的要求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不要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孩子的欲望就会膨胀。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

环境的物质匮乏意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法享受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如果一个教室里的材料非常简单,数量有限,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为工具和材料发生冲突;再多的规矩,再多的强制集体行动,纪律问题都是避免不了的。孩子会想尽办法钻空子,老师会疲于控制幼儿,造成两种极端的孩子:一种是对诺诺百依百顺、没有主见的“听话”孩子,一种是坐不住的攻击性、敌对性孩子。这两种孩子都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宽容、和谐、接纳的氛围,有利于我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又会反过来促使他们形成对社会的良好认识和行为,更加积极自信地与外界交流。

保护孩子的羞耻感和负罪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就会产生负罪感负罪感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上进心和自我约束的欲望,孩子会自觉地按照大人的要求检查自己的行为,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之后,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恢复羞耻感。

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五岁的萌萌正开心地用油画棒在雪白的墙上画画,完全无视妈妈开门时惊恐的表情。妈妈大喊:“你不会画画!”萌萌抬头看见妈妈的表情,愣在了当场。萌萌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她妈妈走到萌萌面前,轻轻抱起她说:“萌萌,这是我们新装修的家。你看,白墙很脏。我们能怎么办?”我们一起开始刷吧。"听了这话,萌萌噙满泪水的眼睛重新放出了希望的光芒,急忙去拿水桶和刷子。在和妈妈一起粉刷墙壁的时候,萌萌非常努力...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罪恶感的正当存在,保护孩子的羞耻感。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律意识才能产生和加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靠孩子自己的努力。这个时候,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律可以让他们保持专注,坚持生活中的一切,永不放松。没有自律,他们很可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想放弃,所以不可能成功。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了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你现在管不了孩子,以后做事也不可能认真投入。多鼓励孩子。当我们发现孩子松懈、疲惫,不想坚持自己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

“都这么近了,为什么不好好干?”

“再坚持一会儿,你能做好的。”

有了这样的鼓励和监督,孩子就会重拾精神,回归自己的事业。让孩子意识到认真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孩子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多事情不需要那么小心,随便处理就好了。比如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字要写很多遍,为什么一道题要反复计算。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人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为了加深他们的记忆,让他们以后不会忘记,不会犯错。比如有的孩子写字,几笔下来就觉得太麻烦,不想写好。就算有,也能应付,写的一塌糊涂。这时候就要告诉他们:“只有反复写,才能熟练,以后才不会出错。”孩子明白了道理就会认真起来。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我们不应该替他们做。

如果一旦我们为他们做了,孩子们会觉得别人会帮他们做所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即使他们自己不做,奇迹也会发生。这样下去,他们会越来越懒,不愿意自己找路。越是困难,我们越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在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洗手帕,收拾东西。当我们发现他们做得不好时,我们不应该担心。我们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但是他们做不到。我们会耐心的告诉他们怎么做,让他们独立完成,让他们从这样的琐事中获得灵感,积累成功经验。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没有把事情做好而情绪激动,甚至哭闹闹事。这个时候不要轻易退步。孩子太小,不能把哭作为法宝。这时候要冷静下来,不要责怪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孩子看到我们的态度,会受到影响,学会控制自己,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想办法解决,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有自制力,有耐心的孩子,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他们一步步成功。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员给一些四岁的孩子每人一个苹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能忍着不吃这个苹果,稍后你会得到另一个作为奖励。研究员不在的时候,有的孩子忍不住吃,有的孩子忍不住吃。几年后,实验者对这些长大成人的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能忍不吃的孩子,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成绩都比较高,情商也比较高,而不能忍,不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命运就没那么乐观了。

这项研究表明了自律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自律将决定一个孩子的学业乃至人生是否成功和幸福。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忍耐和克制。比如“忍”“忍”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是在强调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点。中国的传统父母非常重视“法”,就是给孩子立规矩、严要求。

鼓励冲动,鼓励张扬,鼓励一个人听从自己的直觉、冲动和欲望。美国的教育提倡这种跟着感觉走的行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让人捉摸不透。随着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现在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自我”。一味的给孩子自主权和自由,放养,以为只要顺其自然,孩子就会很好的成长。

其实对孩子太严太松都不好。只有把握得当,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学会自己承担责任,有条不紊地计划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1,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我家宝宝在活动时不愿意帮忙清理散落一地的玩具。”“孩子让我天天催他,他才愿意写完作业。”“我孩子上课忘了带铅笔盒,回来就怪我没帮他收拾书包。”...这些都是宝宝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妈妈忙了一天回来,要面对孩子的一系列坏习惯,让她觉得很辛苦。对于孩子执着的态度,也无能为力。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责任感,他就不会对任何人任何事负责。这样以后遇到什么错误,总会把责任推到父母或者别人身上。找借口和理由帮助自己。同时,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和拖拉。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影响。

这是谁的错?换句话说,孩子是天生不负责任的吗?不会,孩子的责任感是可以塑造的。如果父母没有事事亲力亲为,没有替孩子做决定,没有让孩子承担责任,没有相应地教育孩子。孩子很难养成缺乏责任心的坏习惯。

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从小事做起,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比如孩子写完作业后,让他整理自己的书桌,吃饭后帮忙收拾碗筷,拿拖把打扫家里的脏地板。所谓“勿以善小而为之”,孩子做这些事多了,责任心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家长也可以适当让孩子尝尝不负责任的苦果。如果孩子一次又一次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自然不会马虎草率。

2.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尧尧和他的父亲一起玩飞行棋。尧尧渴望胜利,不按游戏规则来玩。一直爱着尧尧的尧尧的父亲,这次不被允许这么做了。他坚定地告诉尧尧,游戏不会因为她一个人而改变。尧尧想赢,她必须开动脑筋。起初,尧尧会因为父亲的坚决态度而感到不快,甚至会用哭闹来让父亲改变游戏规则。但爸爸并不买账,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尧尧不得不妥协,老老实实地遵守游戏规则来玩。

的确,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家里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习惯性的围着孩子转,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孩子把自己的家庭习惯带到幼儿园,不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比如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乱扔东西,不听老师安排,上课打瞌睡,不按规定完成作业。这样,孩子不仅会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还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不利。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呢?

在家里建立合理的约束和限制规范,是管好孩子的重要开端。在执行过程中,家属要尽可能行动一致,维护公平。不要让情绪,天气等。成为父母违规的借口;当你想加强克制时,避免使用威胁,尤其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威胁,孩子很快就会认为你根本不会那样做。

当然,如果孩子的异常行为确实情有可原,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父母可以放松,让孩子知道你知道他们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屈服或接受他们的行为。

3、有序规划

一个没有组织,没有计划的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会比同龄人更加努力。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习惯。

首先,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帮助你的孩子制定时间表。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后先做什么,早饭后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作业等等。刚开始孩子会有困难,家长可以适当放松。太多的成功只会让孩子很快失去耐心。即使孩子只完成了时间表的一部分,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充满信心地坚持下去。

其次,让孩子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用品。

有些孩子习惯被父母安排打理生活用品,比如画完画就把画笔扔桌子上。这样不仅会造成孩子习惯性依赖父母,还会养成忘事的坏习惯。

所以妈妈要教育孩子把自己的物品整理的有条不紊。第一,要给孩子打包的感觉。如果他们明天要去上学,他们的妈妈可以告诉他们,今晚睡觉前把书包收拾好,检查一下有没有丢东西,以免第二天早上心慌,收拾不好。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才能有意识地规划好做事之前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孩子做事就有条不紊,遇到困难也不会迷茫。

如何给自律性差的孩子定规矩

当孩子自律能力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反复使用“不”“不”等强制性命令,却不知道孩子会产生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的话无动于衷,甚至产生心理抗拒的倾向。

因为他还小,其实这种所谓的孩子自律性差,跟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关。比如孩子不能完成父母要求的一项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孩子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提高了,他们的自控能力也会提高。

好奇心造就了它

孩子喜欢干涉别人,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其实是孩子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的表现。家长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尊重孩子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给孩子提供模仿和新奇的对象。

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事物,鼓励他们做小老师,让孩子享受不断更新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也更有利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秩序感,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哭成了法宝

当家长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往往会大吵大闹,这说明家长通常不重视孩子情绪自制力的培养,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哭当成法宝。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培养孩子的情绪自制力。

你想要规则吗?

很多家长不注重给孩子立规矩的意识。即使制定了规则,也只是停留在孩子的生理上,还没有上升为孩子的行为和道德的规则。这也是孩子自律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孩子最初的自制力,是在外界规训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所以,家长要在家里给孩子制定一些饮食、作息、行为、道德的基本规则。

责任在哪里?

责任是自律的基础。现代家庭生活中,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的培养,一些孩子能做的家务都是大人安排的。即使孩子完成了任务,家长也会认为这是孩子的一时冲动和贪玩,不会理会。父母的一些负面评价也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无法坚持下去,从而导致任务感不强,责任心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