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规则感?从惩罚ta开始

本文亮点:

很明显,是约定饭后吃零食的。结果宝宝吃到一半就说饱了,哭着要零食。

明明定下了“玩具自己收”的规矩,结果宝宝每次都不收拾,全靠家长帮忙;

明明同意的时候看了十五分钟电视,结果一集接一集不肯关,说看不够;

......

本文首发于微信官方账号:guokr_kid经授权转载。

作者|梅瑶编辑|林

周六视觉

全文3699字,阅读时间10分钟。

你家里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明明跟孩子说了规则,孩子却一意孤行,根本不把规则当回事。无奈之下,只能惩罚或者威胁孩子,比如“你现在不关电视,明天就不看了”;比如“不关电视我会生气”等等。

但就这样,他们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中。孩子委屈的哭,大人无奈的怒。为什么孩子遵守规则这么难?怎样才能让他们主动遵守规则?坚果妈妈今天的文章,具体说一下吧。

这孩子很调皮,无视规则。

为什么规则如此难以建立?

1,学龄前的孩子不能站在自我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不守规矩的孩子并不觉得自己在违规。塞尔曼的“角色选择理论”指出,6岁以下的儿童无法意识到别人的观点会与自己的不同。

在塞尔曼的“蜜糖”困境实验中,当6岁以下的孩子被问到“蜜糖被爸爸要求不要爬树,但现在她需要救猫。蜂蜜该不该救猫?”当时他们的选择是:救救猫!因为Henny自己也喜欢猫,所以她觉得爸爸自然也会喜欢猫[1]。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当观念与现有规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选择在这一刻就是所有人的选择。

这就好比说“不要在沙发上跳”,但孩子还是要在沙发上跳。这并不是孩子在作弊,而是他们认为“只要不摔倒就跳”的想法已经被自己认可了,家长也应该认可。

当然,这种站在自我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社会交往的深入而逐渐改变。

2.你觉得自己不遵守规则,但是孩子还没有认可规则。

回归社会规则,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愿意遵守规则是因为知道规则可以方便我们。比如我们在路上开车会遵守交通法规,我们也知道一旦大家都随意开车,交通只会更加混乱。

但是孩子没有成年人那么深的社会经验,也无法通过自己的经历预测规则是否会对自己有帮助。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会经历八个阶段的挑战,每个阶段的挑战都以解决冲突和危机为特征。而这些冲突和危机解决的经历将引导我们发展最终的自我意识[2]。

对于孩子来说,最初的规则和社会规范意味着危机。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理解规则的含义,所以会通过各种挑战来认知和理解规则。

就像一个孩子突然想把鞋子反着穿,无论你怎么解释,孩子就是想这样穿。而这其实也是孩子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规则的方式。

当他穿反鞋上学时,脚上的社会眼光和不适感会引导他思考“妈妈的意见是否正确”。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危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会如何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规则。

所以,与其说孩子的规则难以建立,不如说孩子只是不能理解和明白规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当孩子真正意识到规则的意义时,自然会停止挑战和脱离规则。

树立规则意识的两个误区

不仅父母在纠结,还可能伤害孩子。

对于规则,我们有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孩子的行为需要规则来引导。规则越多,孩子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其实恰恰相反。规则越多,学龄前儿童越难消化和理解,无数的规则束缚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比如孩子吃零食,为了避免影响进餐和蛀牙。有些家长通常会制定非常详细的规则,比如孩子吃零食的时间、数量、种类等,以减少与孩子的纠缠。

这些规矩本来以为就这么定了,就不用讨论了,孩子却不这么想。他们经常因为形势的微小变化而要求改变规则。

比如“今天中午没吃零食,晚上还要再补一份零食”等等,他们总会摸索规则的边界,希望借此机会多吃一份零食或者多一次机会。

最后孩子知道有规则,但还是在努力。为了保证规则的一致性,父母不得不不断坚持规则,说服孩子。在这样的僵局下,自然就慢慢隐藏了很多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所以对于规则,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才制定规则,一般预留空间给孩子自由玩耍。这样既可以减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拖延,也可以给孩子一个理解规则意义的机会。

在与孩子的规则纠缠中惩罚孩子真的有用吗?虽然有时候能让孩子屈服,但更多时候是让孩子情绪失控,不能真正规范孩子的行为。

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把惩罚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混为一谈,以为设置障碍就能让孩子得到行为的后果。比如排队上车和不排队上车,排队上车的速度比不排队快,自然会让大家排队。

孩子也是如此。当他明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对他是有利的,那么就不需要人为设定惩罚,孩子会自发的去遵守。

像我家的孩子可以在厨房帮忙,但我总是在进厨房前向他解释规则。告诉他她为什么不遵守就不能继续在厨房帮忙。这种事先的解释会给孩子们一个理解规则含义的机会。

理解了规则的含义后,当后果发生时,孩子就不会觉得这是一种惩罚。因为她知道这种后果只有不遵守规则才会出现,我也没有为难她的意思。

所以,我们不需要给孩子设置人为的惩罚,我们只需要启发孩子意识到这些后果。然后他会很自然的思考自己的行为,最后内化这些规则,自发的遵守。

远离“淘气男孩”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更有效。

虽然学龄前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高效地理解规则。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规则,避免太多的亲子冲突:

1,不说教,引导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面对孩子的不遵从,结果导向的说教通常被认为是在孩子面前的指责和威胁。要让他们接受这个规则,首先需要的是参与其中。

比如我家孩子鼻炎要洗,但是再合理的规定,孩子每次捉弄他,都让家里人很不开心。

后来他爸爸问孩子:“那你觉得什么时候该洗洗鼻子,发表一下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引导孩子找到自己满意的、合适的规则。虽然我现在洗鼻子的时候偶尔会拖拖拉拉,但是涉及到他制定的规则,我还是能协调的完成。

所以,面对孩子不遵守规则的行为,除了真正涉及安全底线的,不如让孩子闹一会儿,让他看到不遵守的后果,引导他发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给他制定规则的机会,让他真正置身于规则之中,意识到规则对他的意义,他才会自发地愿意遵守规则。

2.和同龄人相处,从游戏中学习倾听的规则。

如果观察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发现孩子之间的合作和游戏其实是充满规则的。比如玩Woodenhead的时候,发起游戏的孩子需要向其他孩子解释游戏的规则,而参与游戏的孩子需要认真听讲,遵守规则,才能一起玩。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规则感,那就多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会在合作游戏中逐渐学会听规则,建立自己的规则感。

3.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孩子的行为。

孩子对行为的学习是从父母开始的。学龄前的孩子就像海绵一样,无条件地吸收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所以,当我们想让孩子遵守某个规则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遵守,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这种行为,你再要求他们遵守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难了。

4.邀请孩子做规则的“监督者”。

如前所述,孩子的行为和规则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那么邀请孩子做家规的监督者,可以更好的让孩子学习和认可家规。

比如,你告诉孩子,晚上九点半要睡觉。那么很多时候,孩子就会拖延。但如果你说“你监督妈妈每晚九点半睡觉”,那么孩子就会主动拉妈妈上床。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被动的跟随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这个规则属于每个人。

总之,想要孩子主动遵守规则,首先需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的帮助。孩子不缺乏遵守规则的耐心,只是不明白这些规则对他的意义。

只有剥去限制的外衣,规则的价值才能在孩子面前体现出来,让他们自发地服从和听从。

“郭克儿童学苑”是郭克旗下的儿童教育微信官方账号。

随时随地都有可靠的育儿科学知识和家庭STEAM教育。

帮助你成为一个有未来眼光的父母,帮助你的孩子探索世界,学会思考。

培养属于未来的优秀人才。

互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