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表现好时如何与家长沟通

首先,沟通策略因人而异

1,根据父母性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积极地与老师沟通,也更耐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另一方面,男性家长很少主动和老师沟通,部分原因是老师也是女性。所以女性家长和老师更容易沟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来说,当孩子出现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更容易从老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所以老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反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的方法。

2.根据父母的年龄。

我们在调查观察中发现,老一辈的父母,尤其是每一代的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健康、饮食等生活方面,对孩子过于溺爱,而很少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父母,也就是家长,更关注孩子在公园的表现。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家长,老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还要用简单的语言宣传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同时,他们应该注意保持真诚、尊重和亲切的态度。先做大三,再做老师。对于年轻的父母,教师应该尽力赢得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会更加关注幼儿的发展,老师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

3.根据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在调查和采访中,我们发现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很高,有的“很低”,甚至不会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所以,对于期望值高的家长,老师要用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反映孩子,否则会伤害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度的情绪。在措辞上,教师要注意委婉,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容易接受。对于期望值较低的家长,如纵容、傲慢、武断的家长,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并说明这种发展的不良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4.根据父母的教育程度。

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在观察中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孩子要求太严格,认为以后竞争会太激烈。所以他们要从各方面完善孩子;另一种是过于“尊重”孩子,认为孩子应该发扬个性和自由,导致孩子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其实这样的父母缺少的是一个参考系数,也就是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中的位置。因此,教师在与这些家长交流时,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恰当的教育观,可以从全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来说,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所以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同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合作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做简单的说明。

5、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包括他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育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情况不同,父母的关注点不同,沟通的重点和方式也不同。所以老师平时要善于仔细观察。观察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发展,还可以观察每个孩子的家教风格。所以老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第二,因情况而异的沟通策略

6、主要是交流孩子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老师最好用特定的语言交流。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来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更容易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很好,很聪明”一般情况下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在和自己打交道,认为孩子被忽视了。在反映园内孩子的一些缺点时,老师更要注意措辞,避免使用一些偏激的词语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使用实用的评价方法和发展性评价。

7.主要反映孩子的问题。

教师应避免使用“抱怨”的语气,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心,不在其他家长和孩子面前反映孩子的缺点,遵循“一赞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值得称赞。如果他能学会更多与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我相信如果我们很好地帮助他,他会变得更合作和更好。"

8、以安排工作为主。

老师要交代清楚任务,语言要简洁,任务要具体,因为:一是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太了解,二是老师见家长的时间有限。同时也要尽量让家长明白工作的目的,让他们心里清楚,以便更好的配合。

9.孩子在幼儿园出事的时候。

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最严重的是意外。这种情况下,老师除了要准确判断,及时就医,规范处理,还要安抚家长。首先,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或者真诚地向家长道歉,以赢得他们的理解。其次,老师要向家长详细汇报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楚地知道真相,这样可以减少家长迷茫带来的焦虑、担心和不安全感。最后,与家长协商做好孩子的恢复工作,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取得家长的理解。

10,父母因为误会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

在幼儿园,家长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误解,让家长情绪化。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急着解释,耐心的等家长讲完,再一个一个的给家长解释,尽量避免和家长扯皮。老师不分场合的和家长争论,只会让家长认为老师对孩子或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老师不负责任,这样更难沟通。老师要从关爱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家长的心理,从关爱孩子的角度去谈问题,家长更容易接受。老师可以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对此怎么看?”诸如此类,先赞同后建议,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傲慢无理的家长,老师要谦虚,讲道理。

第三,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

11.和父母沟通的时候,考虑一些地方的一般性沟通。家长来接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教室里用简短的语言和家长交流。

但老师在遇到反映孩子某一方面的“问题”时,要注意位置,避开其他家长和孩子。人际交往中提到,交往主体会因为交往的地点而在情绪和心理上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交往的效果。同时,选择地点也是对父母和孩子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