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道具名称
小时候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贫乏,难免出现各种指鹿为马的笑话。在街机游戏中,随便给游戏道具起名字是很正常的。
《恐龙快打》里有一种枪,满48发。虽然伤害不高,但总比高频率的重复射击要好。拍出来很清爽。小时候不知道这枪叫什么。我只是叫它机关枪。长大后才知道其实叫简自豪,属于冲锋枪,和机枪不一样。
另外,恐龙大作战还有一款M16-A1步枪,和简自豪冲锋枪一样,杀伤力更好。但我觉得这就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AK47。
在第七个地下金库的隧道里,有一种棍子非常耐打。扔向敌人的时候很酸,但是在我们眼里不叫棍子,叫“奇多”,因为形状太像零食了。
小时候我以为这个月牙形的回血道具是广州人过年吃油角炸的,但其实它的英文名是CROISSANT,就是羊角面包。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食物,直到我上初中的时候,才有一家面包店开始卖。
《恐龙大作战》还有两个很多人误解了20多年的额外道具。一艘是鹦鹉螺号。当时我觉得这个皮枕头总说“拿那个枕头吧。”
另外,有人认为这种东西是生鱼片、萝卜干、肥香肠...所以很多人发现只有加分没有血的时候都很惊讶。
另外还有一个棕灰色的道具,中间带一点白色。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是黑鱼咬蛋,就叫它“黑鱼”。然而,它竟然是一只“手套”——一只棒球手套。不得不说,这些都是画质不好导致的认知错误!
《三国志2》中道具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有很多东西我们明明知道正确的发音,却只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喊出来。比如投掷道具“娘刀”,我们称之为“小李大妈飞刀”。相信看过《星爷》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来源于《唐伯虎点秋香》。
每当游戏中出现钝器,无论是木锤还是狼牙棒,都称之为“卜卜斋”,因为在粤语中,“卜”就是敲打的意思,这个词也有与敌周旋的意境。用锤子“卜”很酷。
《三国志2》中有两个最著名的暗器。一个是红色火焰的“剑”。这两个词我们都能听懂,但我们就是喜欢喊“火之剑”。顺带一提,这把剑的英文名是Excalibur,是传说中亚瑟王的爱情剑。这把剑在很多漫画和游戏中都出现过,最著名的相信是命运系列。
相应的,是游戏中最强的“水剑”。据网上传言,这款武器是卡普空考虑到最后一关,特意留给玩家享用的官方作弊武器。一刀砍的话会造成吨级伤害,混兵一刀两肥刀。可惜这把剑只能享受一张地图,无法带给吕布。
当然,这把水剑还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草薙”,是日本传说中的三大神器之首(既然连EX库里棍都有,加把草薙剑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当时,“勋”这个词对于普通玩家来说似乎太生僻了。有人读《曹魏》,有人读《曹颖》。广州人最常读的词是“卫生纸”,基本等于家里的卫生纸。以至于后来玩拳皇95的时候,一堆人都叫主角“曹之敬”。
直到后来TVB播了《种子特勤》(也就是《桃花魂》),把主角草薙的名字读成了“剃毛护”,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字读成了“剃毛”...
同样的笑话也见于第八关。玩家在第八关过桥后会自动切入新场景。开头有三个木箱,其中两个分别装着青龙刀和斧头。
说起这把青龙刀,我相信90%以上的玩家第一次看到这个词都会脱口而出“青龙刀”。甚至在很多漫画里,这两个字经常念错,但是意境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三国志2》中的各种回血道具都有一个很贴心的名字。肉包叫“包子”(小包),鸡腿叫“毕子”(小鸡腿),烧烤叫“大毕”(大鸡腿)。
另外,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把烤鱼叫做“咸鱼”。其实形状和我们每天吃的咸鱼大相径庭,但广州骑楼厅几乎人人都这么叫,知事自然也跟着叫。至于“烧鸡”,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这是错了很多年。那根本不是一只鸡,而是一只“北京烤鸭”——北京烤鸭!
再来说说《惩罚者》。还有几个我误解多年的道具。比如这两种回血道具,我一直以为小的是蛋糕,大的是松饼,但事实是:小的是布丁,大的是奶酪...你想想,这种有洞的奶酪经常出现在《猫和老鼠》里,但你以前在街机里玩的时候,要么忙着收拾杂牌军,要么就被打死了。
顺便说一下我的黑耻辱史:小时候我和二表哥去街机玩惩罚者,看到掉在路边的金块就脱口而出“范俭”(肥皂)。毕竟,我的水槽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更夸张。橙色、紫色、蓝色和绿色...地板上到处都是彩虹色的肥皂。外星人巢穴是肥皂工厂吗?
《午夜杀戮》道具数量少,食物有热气腾腾的特效,所以不难识别,但不散发蒸汽的食物只有一种,是红色的,有点白。我一直误以为是日本的汤圆,叫“汤圆”。
但是后来查资料发现原来是荔枝...有点出乎意料,在日系横版动作游戏中很少见。
回想当年之所以叫错那么多道具名,除了孩子桀骜不驯的特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街机游戏画质的限制。随着我们的成长,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这种误解现在已经很少造成了,但也很可惜。
我们成长了,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可惜,时光不会倒流。我们只能在下班后打开模拟器,在临睡前独自重温街机带来的快乐时光。
好吧!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经典的游戏永远不过时,异域的游戏可以记住一辈子。我是游戏执政官,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