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四篇
#亲子教育# 导语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那么,大班观察记录怎么写?下面 为大家分享了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四篇,欢迎大家的关注。
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一
观察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观察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的,就务必做得。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用心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好处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代替,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必须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心好处。教师真正就应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潜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潜力。我们就应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二
观察目的:在户外活动中是否专心玩玩具,还是瞎追逐。
观察实录:
这天,户外活动时婷婷选取了闪光跳。开始她把闪光跳套在了脚上,然后用手将闪光跳甩了一下,另一脚提了起来。她尝试了几次之后,没有成功,于是婷婷停了下来。她看见旁边的佳依玩得很熟练,停了下来看佳依玩。佳依一边示范一边说:“像我这样玩。”婷婷说:“好的。”又尝试了几下。佳依走开了,到其他地方去玩了。婷婷又玩了一小会儿,她跑到了放玩具的筐子前,把手里的闪光跳放到了筐子去,拿了一根绳子玩了起来。她跑到场地的中间,用手摔动绳子,摔到前面的时候她的脚碰到了绳子,于是停了下来。悦悦走了过来,婷婷说:“悦悦,你来拉着我的绳子!”悦悦拉住了婷婷的绳子,两个人玩起了拉马车的游戏。玩了一会儿,她把绳子放在了一边。又换了一件玩具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时间到了,她把玩具放会了筐子里。
状况分析:
1.从以上的状况中,能够看出婷婷在户外活动是能够比较专心地玩玩具,不是在瞎追逐。
2.在玩的时候婷婷的运动技能还是比较薄弱的,她不会玩闪光跳,于是她换了绳子,但是绳子也不会跳。
教育措施:
1.教师在户外活动时间对她单独辅导,手把手的教,慢慢地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力量,让孩子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齐跳跳绳,一齐运动运动,从而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三
嘉楠是这个学期插到我们班的。他是新生,理所当然地我们要对他“个性照顾”,但是我发觉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拒绝与老师的“亲密接触”。眼看着另外几个插班生已经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与老师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而嘉楠依然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怎样样才能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一次,因为嘉楠换衣服的速度比以前快了,我奖了一个红星星给他。在接过红星星的那一刻,我看到他嘴角有了一丝的笑意。孩子们都有一个***性: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此后,我常有意请他帮老师做事情,为他创造能得到表扬的机会。慢慢地,他没有以前那么抗拒老师的亲密行为了,但是他从不象其他孩子那样主动亲近老师。
这天,我请他帮忙分调羹,并说明了请他帮忙是因为他这天的表现很好。很明显地,我看见他灿烂的笑容。他很愉悦地完成了任务。放学了,他爸爸已经带他下楼梯了,突然他松开爸爸的手,跑到我的身边,拉拉我的手迅速放开,旋即跑回他爸爸的身边。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待我反应过来,嘉楠已经走远了。当时,我的情绪真的很激动,这孩子最后肯主动亲近老师了!我们的教育已初见成效了!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相信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亲密接触。
大班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与分析篇四
观察记录
游戏活动又开始了。美食坊的佳怡和江希两个女孩子是今天的服务员。一开始,比较空闲,两个人正友好的相互帮助系好围裙,满意的相视一笑。刚收拾妥当,蹬蹬蹬,勰鑫急匆匆的跑过来说:“我要两个鸡腿,我们家来客人了要吃肯德鸡。”佳怡说:“好的,我拿给你。”结果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只有整只鸡,就是没有鸡腿,这时江希机灵地说:“用鸡代替鸡腿行不行啊?”“不行,我一定要鸡腿。”佳怡急忙附和:“整只鸡不是蛮好的,它有两个鸡腿还有两只鸡翅呢。”可是勰鑫不答应:“我们家的客人说只要吃鸡腿,不要吃鸡翅。”两个营业员你看我,我看你没办法了。正当她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江希突发灵感,跑到积木区很快拿了两个“鸡腿”跑来了“鸡腿来了!”原来她用圆形的积木插在长条形的积木上,成了所谓的“鸡腿”,勰鑫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兴奋的说:“好吧!可以吃鸡腿了。”说完还笑呵呵的做出啃鸡腿的样子。终于满意而归了。
分析
以往我们提供的游戏材料成品较多且具有明显特征,停留在形象逼真,外观美丽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缺乏。如逼真的电视机、电冰箱、娃娃床铺、桌椅,很自然地摆在一起,成了娃娃家。电视机用来观看,冰箱用来放东西,床铺用来给宝宝睡觉,无形中老师的定势作用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只能玩出单一枯燥的游戏,更谈不上趣味了。由于没有及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材料,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正缺少以物代物的能力。
案例中的勰鑫是个个性比较鲜明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他态度坚决的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就要鸡腿,不要整只鸡。”他的执着给两个服务员制造了一个难题,这就考验了孩子在游戏中的想象、创造以及以物代物的能力。佳怡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积极地附和江希的提议拿整只鸡代替鸡腿,但是顾客不答应。陷入困境的游戏马上就玩不下去了,这时江希的突发灵感及时地解决了这个。从这一点看来,她的游戏能力在孩子中间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会想办法解决难题。在第一个办法不奏效的情况下,想到了以物代物的办法,终于让顾客满意而归。两个服务员在送走了勰鑫之后流露出了愉快满足的表情。看得出,她们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困难解决后的轻松。游戏的经验和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指导策略
1、抓住游戏契机,扩散幼儿思维,发展游戏想象力。
捉住这个机会,我立刻表扬了江希,并且推广了这一举动,这无形中又拓宽了幼儿的思维。于是在角色游戏这一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出现了用积木当手机,当遥控器,用月饼盒当收银机,当电脑,积木做的羊肉串等现象。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
2、提供材料,为发展幼儿以物代物的游戏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能暗示多种解答、避免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操作、试验、探索、即兴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我们就提供一个大箱子,里面放一些看似杂物,却很富有想象的空间,如一些圆形、方形物体可以替代组合成很多游戏中需要的材料。教师就应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力充分地释放出来。
3、分享交流,***同提高游戏水平。
游戏后的评价交流是游戏价值最能体现的时候,好的创意想法通过交流能达到分享***同提高的目的。在一次游戏中,一个孩子用一个纸箱当烧烤箱很形象,在游戏后我启发式地问幼儿:“这个纸箱还能玩什么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当电视机,放在超市。”有的说:“可以当收款机。”有的说:“可以当音响。”还有的说:“保险柜放钱的……”幼儿的想象是很丰富的,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平常的纸箱,在幼儿的游戏中却发挥了一物多用的作用,打破了思维定势,不但充分发挥了玩具的利用率,而且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