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复习这10的游戏,我又买了一台DSi。

DS是一款非常有创意的掌机,双屏和可触摸的设计也让一些游戏受益,并催生了一些新的玩法。最终以654.38+0.5亿台的全球销量成为史上销量最多的掌机。

虽然从现在来看,屏幕小,颜色不均匀(发黄),下屏漂移,转轴松动断裂。但在那个年代,游戏的乐趣真的可以掩盖硬件的不足(三红除外)。

其实任天堂换社长的时候,我也没怎么在意。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聪哥。但我会永远记得DS发布会新闻里聪哥抱着第一代DS的画面。我很震惊这个机器有两个屏幕,而且好像越讨好总统越好,毕竟他的出现基本上能带来好消息。

但遗憾的是,DS发售初期价格不菲,更何况小县城也没卖。第一次看到真正的DS机,是去南宁买了一个GBA带。在李鸿电子游戏,我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胖老板玩着一台刚到店里的DS。突然觉得所有的GBA游戏都很无聊。

人生就是这样,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遗憾。

没多久就开始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生活也是整天被工作占据,很少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直到那天DSL发布。同样的男人,同样的姿势,拿着一台和几年前差不多的机器。此刻,我的心情和当年大不相同,因为我知道这次不会再错过了。

手头的DS一直玩到我开始玩3DS,很多都让人废寝忘食,在枯燥的工作之余带给我很多快乐。人越老,越怀念过去。虽然现在Switch不能在PC上玩游戏,但我还是去了二手市场,买了一台200元的DSi。同时介绍一下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10 DS游戏。

以下10游戏仅代表个人喜好。如果你碰巧玩过,请在评论区分享。部分游戏关卡和内容的描述可能会因为游戏年代的原因而有所偏颇。除非特别说明,游戏全部刻录到R4的中文rom,截图来自网络,排名不分先后。

这其实是一款SFC游戏,也正因为如此,我怀念SFC时代,怀念这款游戏,所以才有了在DS上体验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虽然DS的分辨率与SFC不同,但制作团队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拉伸屏幕,而是保证了点对点的精度,使得游戏画面清晰锐利。

这款游戏的开发阵容太棒了。不用说,像坂口信博,Hiei佑司,鸟山明等名人。,开发团队也将所有关键成员集中在SQUARE。这款任天堂主导的游戏,在发布之前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游戏的实际质量不负众望,无论是剧情还是系统都透露出一种JRPG的精致。别说SFC时代,就算是2021的今天,质量能超越或达到时空之轮的JRPG,大概也只有DQ11这几个金字塔顶端的作品了。

就像马里奥3D大陆是用来展示3DS的裸眼3D功能一样,《塞尔达传说:幻影沙漏》是一款展示DS双屏特性的游戏,游戏中的大部分操作都可以用触控笔来完成。

游戏的风格受到了《塞尔达传说:风之杖》的影响,林克的大眼睛非常抢眼。解谜其实是传统2D《塞尔达》的套路,只是将一些元素与触摸屏结合了起来。比如玩家可以指定回旋镖的飞行轨迹,这在传统手柄游戏中是做不到的。游戏玩法中还有一个DS麦克风,玩家可以吹或者喊来吓唬敌人。游戏也充满了电影感,一改以神的视角讲故事的传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个系列诞生于GBA,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制作组智能系统的另一个知名系列是《火之武器》,所以这部作品也有着深刻的兵棋游戏味道。

游戏基于现代热武器。玩家需要以指挥官的身份控制各种飞机和坦克,抢夺地图上的资源。而且不同的指挥官有不同的技能,可以算是魔兽里的英雄。和《火纹》一样,这款游戏也有互相克制的概念,让游戏有了非常好的平衡性。

虽然有“战”字,但游戏画风明快清新,让人看了很久很累。DS闲暇时在口袋里放两个真的很舒服。可惜Switch上一直没有续作,计划年底发售的复刻合集画风大变,很便宜。

LEVEL-5在日本工厂的多家游戏公司中,图形技术的实力真的可以排第一。在DS上用漫画渲染效果制作的《龙族9》,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很普通,但在当时却很让人惊喜。

除了一系列传统的大地图、迷宫、升级、换工作等熟悉的旧事,游戏还增加了在线功能,类似于动物森林朋友俱乐部,玩家可以通过网络到达朋友的世界,一起冒险。这时候玩家可以一起打怪物,交换物品。但是这个系统毁誉参半,喜欢的玩家认为这是一个创新,给游戏增加了很多乐趣。反对者觉得这样做已经失去了《DQ》系列作为单机游戏应有的样子,并且会失去游戏的一些乐趣。厂商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后期作品《DQ11》中放弃了这个设定。

尽管有上述缺陷,龙9仍然是DS上最值得拥有的JRPG。

这是我最喜欢的DS游戏,也是DS上唯一一款让我玩通宵的游戏。虽然没有经历过《银河战士Prime》三部曲,但是《银河战士:猎人》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系列的3D风格。

任天堂对自己主机的功能了解的很透彻,DS的雾化、半透明等特效也没有落后。在3D游戏场景的情况下,30帧安全锁定,无掉帧现象。人物造型比较精细,不会让人有看木偶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DS屏幕分辨率比较低,玩家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但考虑到当时是2007年,这种模糊感也不是不能接受。

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多种不同性能的武器,玩家可以根据战场情况和自己的喜好随意更换。每个关卡的设计风格也不一样,没有相似之处。这样玩家玩游戏就不会觉得无聊了。游戏不仅在射击上下足了功夫,动作和解谜也很精彩。

看来《月夜》是2D魔鬼城游戏的巅峰之作,后续作品除了传输更方便,读盘更快之外,都远远落后了。但是100分的东西很优秀,80分的东西也不是不能玩。恶魔城:篆刻就是这样一个80分的游戏。

游戏的核心玩法与系列作品相比变化不大。都是画画,找装备,完善技能,打BOSS,等等。我觉得《月下一夜》之后的2D妖城倾向于弱化动作元素,更具探索性,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系列的重要原因。在制作团队精心设计的不同区域探索,寻找隐藏道具,打败各种弱鸡BOSS,这一系列的感觉也是《恶魔城》游戏至今受欢迎的原因。

这是我玩过最好玩的单机版俄罗斯方块。

比赛开始的时候,我的偶像宇多田被邀请到现场和选手们一起比赛宣传。不知道是现场选手不行,还是羽多水平太高。最终,宇多3: 2胜出。

这款游戏模式极其丰富。除了传统的经典模式之外,还增加了需要在开头消除几行方块的“任务模式”,以及根据游戏要求解决谜题的“解谜模式”。可以说是一大套系列。

游戏通过互联网最多可支持4人在线,局域网最多可支持10人,估计是俄罗斯方块99的灵感。

虽然也是俄罗斯方块,但是这个作品的手感非常好,方块的移动、变形、掉落等操作让人感觉干净利落,一点也不马虎。美中不足的是DS没有高清震动功能,在Switch上玩游戏高清震动反馈明显加分不少。

这是一款脱胎于DS的游戏系列,因为出色的画面,大量语音的加入,有趣的谜题,灵活触屏的游戏特色等等,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戏的重点自然是解谜。你可以把这个系列想成是把各种脑筋急转弯、数学几何知识、找茬等等结合起来,利用美术、音乐资源,包装成统一风格的游戏,卖给玩家。这种游戏模式非常符合掌机的性质。任何一个出门在外的人都想在业余时间玩两局。RPG的过度沉浸式体验在户外其实会打折扣。

GBA上的三部曲教会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游戏类型“法庭辩论”,而动画式的人设、引人入胜、不断反转的剧情正是让这个系列无法抗拒的地方。

因为有了触摸屏,调查线索等一些操作更加方便直观,吹气和指纹扫描也充分发挥了DS硬件的特点,非常有趣,让游戏整体更加流畅。本来这个系列就和互动视觉小说差不多,游戏整体流畅度还是很影响体验的。

《精灵宝可梦》系列是任天堂机器上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有越拉越臀的趋势,但是把DS时代的作品视为这个系列的黄金时代也不为过。毕竟游戏怪胎的体积是用来做高清宝藏梦的,画面永远和游戏内容一样。

《心金魂银》不仅完整保留了GBC版中的一些老内容,还在一些地方做了一些巧妙的升级。这样不仅新玩家有兴趣玩,老玩家也能找到自己的手感。尤其是在治疗双周眼方面,心金魂银是一个系列的机型。

可惜的是,在3DS版本之后,神奇宝贝的质量开始下降。到2021,甚至会出现钻石珍珠的副本,这是明显的造假,实在让人心寒。

有时候,我看看DS,再看看3DS,Switch甚至是显卡很久没有全速运行的PC。就游戏的趣味性来说,我觉得四者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总是追逐新的东西,盲目地相信它们可以和旧的东西有本质的不同。诚然,更好的画面和更高的音质才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但是这些游戏的外在形式并不能直接影响游戏的趣味性。

我们希望先有更多好玩的游戏,再有画面效果更好的游戏,这大概也是我不反感老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