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鱼缸里的人
很多人在家里养金鱼,非常漂亮,干净透亮的鱼缸,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他们能看得见我们,我们也能看得见他们,但是他们永远游不出来。
当我们看金鱼的时候,金鱼也在看我们。他们生活在鱼缸里。我们也生活在鱼缸里。
我们的鱼缸,就是我们的自我限制。有些人限制大一些,有些人小一些。
生活中总会感觉有一些莫名的束缚,有些是外在的规则和约束,可以看得见。
有些是自己设定的限制,无形限制,看不见。
人也像金鱼一样生活在自己打造的鱼缸里。
社交恐惧症遇到人多的场合就主动回避,或者是极其的不自然。
讨好型人格会主动寻找别人的想法,试图满足别人,以此来换取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约束,自己的限定。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自己知道,有些自己不知道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也是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
每个人的鱼缸是一个自我设限的集合。自我设限会以不同的形式展现。
说一件我的事情,以前我是一个非常害怕黑夜的人。太阳出来之前的黑天和太阳落山以后的黑天,对我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敢走入夜色中。
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摄影,对于摄影来说,拍日出和日落是两个必备的活动。拍日出就要求在日出前赶到拍摄地点,意味着要在黑天出发。
拍日落就会意味着日落以后要摸着黑回家,那么在这两个时间段对我来说就是极其恐惧的事情。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一直以为自己胆小,但是即便是几个人一起同行,大家都谈笑风生,而我却会感到莫名的担心,奇怪的恐惧。
后来我了解到这是我自己的一种自我设限,有一些限制是我不能超越的,这个黑就是对自己的一个限制。
恐惧的并不是这个黑夜的黑,而是对制度的破坏,规矩的打破。
当我触犯了规矩之后,会受到极度的惩罚,而这种惩罚是我不愿接受的,当这种规则和黑联系在一起之后,我就会变成一个怕黑的人,怕的不是黑天的黑暗,而是因为黑它所代表的规则。
当我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不再害怕黑暗。反而觉得黑暗里藏着我的力量,怕黑变成了喜欢黑暗的人。
以后也会有偶然的怕黑的时候,每当此时,我都会安静下来,看看自己的内心,此刻担心的是什么。往往能看到担心的具体事件,看到了,再走进黑暗就不怕了。黑总是和生活里的一些不顺利的事情***进退。
自我设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属于不自觉的行为。
自我设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和成长经历有关。成长经历很多,主要谈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孩子成长的十几年里,父母是和孩子关系最近的人,有一种说法是:父母是孩子的催眠师。我们一直生活在父母催眠的状态里。
催眠的过程,是很多信息植入的过程。信息潜移默化的植入,日复一日的重复。最终,形成了我们的性格。这个性格里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有些事意识里的,有些进入到了潜意识。潜意识里的是我们不知道,却控制我们的行为。
所有的这些意识里的规则和潜意识里的规则和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鱼缸。
鱼缸已经形成,怎么打破呢?
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想到的问题,如果你打破了鱼缸,这个金鱼怎么生活?如果你没有更大的区域让金鱼生活在鱼缸,你还是不要打破的好。
只有当有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的时候,才可以打破旧的鱼缸。
那么就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看到边界在哪里。
要知道自己的自我限制在哪里,这个不太容易发现,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发现设限的限制在哪里。
接下来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鱼缸外面外面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只有知道是怎样的,才能够走出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具体的工作来改变自我设限。
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建立边界意识。
哪些是自我设限的边界?自我设限的表现行为是那些。看到自己的边界。
第二步是要收回成长的决定权。
小的时候在家里庭环境里成长,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成长的决定权交给了父母。父母决定我们成长为什么样。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但是还习惯于去让父母继续决定我们要长成什么样。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成长受父母影响很大的时候,会觉得愤怒,会争执。实际上这种对抗行为也是在要求父母来对他自己的改变作出决定。
父母的决定由他们当时的历史条件,现在让他们承认错误,完全否定他们的成绩,这是不合实际情况的,也不合常理。
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收回我们自己成长的决定权,自己决定自己成长的方向和未来。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成长的决定权,说明你还没有长大,心理上你还是一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