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在玩耍中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来支持孩子的心理道德?

第一,孩子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材料才能让孩子动起来?

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考虑如何合理使用材料。?

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围绕主题目标开展区域活动。主题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音乐、美术、语言、体育、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结构。而地域游戏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儿童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素材。比如在“可爱的小兔子”主题下的表演区“小兔子乖乖”,我用泡沫和纸板给孩子们做了形象树,用皱巴巴的纸剪出草贴在墙上突出表演区的背景,再配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头饰和一些道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2.不断加强素材的可操作性,使其丰富多样。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是在操作和活动过程中建构的。动手操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区域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尝试和操作,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有趣。?

3.为合作游戏提供素材,提高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班的孩子个人意识强,缺乏合作意识,经常争抢玩具。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游戏素材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苹果和橘子”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橘子皮贴纸”中,我画了一个很大的背景图案,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一幅画画完,大家都觉得一起玩比一个人开心。?

二、营造轻松自主的活动氛围为孩子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否出现轻松的游戏氛围,取决于游戏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营造活动氛围时,教师要以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玩游戏时,孩子是活动的主人和中心。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玩耍,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

2.和谐的生生关系。孩子玩游戏自然要和同龄人交流。老师要帮助孩子学会在交往中处理彼此的关系,让孩子知道尊重他人是第一位的,同伴之间要有礼貌。儿童交流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争夺玩具和意见冲突。对此,教师要区分情况,公正处理,避免主观臆断和粗暴干涉;要引导孩子区分对待自己的玩具和别人的玩具的正确态度,学会讨论和爱护别人的玩具,让别人愿意借给你。?

三、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活动素材,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

根据幼儿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尽可能提供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强的材料,吸引幼儿主动探索。不同的孩子兴趣、爱好、性格不同,同龄的孩子能力也不同,发展速度也不同。所以在提供材料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刀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合适的环境中发展。?

2.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和卫生。收集的素材大多来自大自然和儿童。老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卫生和安全,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发生意外。?

四、准备家园合作的材料,丰富孩子的区域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来自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表现的。材料越丰富,区域活动形式越多样,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越自信、越大胆。所以,在素材收集上,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

充分利用自然物。自然区域有取之不尽的天然游戏素材。比如把小叶子糊成小动物;叶子被打印出来,做成书签;小石头被用作计算材料...孩子们可以在自由发挥中获得自由体验和创造乐趣,也增加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巧用废料。比如老师或孩子把洗发水瓶子、化妆瓶带回家,放在“理发店”里;方便面碗里种上葱和蒜;小孩子穿的小衣服,做成小娃娃衣服;瓶盖被做成串铃...孩子参与制作,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形成,更喜欢玩地域活动。在“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家长们送来了孩子们的旅游照片、名胜古迹图片、纪念品、旅游视频等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班级区域活动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美化活动室,更是孩子们自我表现和展示的舞台,想象和创造的世界,家园信息和经验交流的窗口。遵循杜威的“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对材料的传递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最佳的教育环境,而且对促进儿童智力、情感、社交语言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