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找规律,画苹果。

这次数学活动,我本来想得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1.补充图画,用不同的颜色涂上。

2.大胆做自己的功课,体会成功的喜悦。

于是我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理科(数学)的相关要求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首先,识别图形。第二,补图形。第三,分类上色。

当我走进教室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熟悉的圆形和三角形的图片补上,但很容易和相互靠近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混淆,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写,导致后面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适当调整:

1.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孩子们必须事先对各种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当我拿出一个东西时,他们能清楚地分辨出自己的形状,这是孩子们在教学活动前的知识和经验的准备。

2.第一步识别图形的时候,我觉得实物也可以。可以用孩子熟悉、喜爱的东西来激发孩子对图形的理解。比如:各种形状的积木,或者橡皮泥做成的图形。这样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图形。

3.在补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拿食物的图片来补图。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逻辑思维发展不高,直觉思维需要我们老师提供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活动。对于那些能力特别弱的孩子,老师要单独给予指导,让他们有信心,不能有被忽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