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拔牙”幼儿园教案
《虎牙拔牙》幼儿园教案1一、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形状结构,知道吃糖多了会长虫子,影响身体健康。
2.学生愿意与同龄人一起工作,能够正确刷牙和漱口。
3,知道自己有病,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疾病预防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牙型。
2、故事虎牙拔牙图。
3、儿童用杯状牙刷。
三、活动过程:
1,展示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了解牙齿的作用。
2.观察你伴侣的牙齿,看看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1)牙齿有哪些技巧?没有牙齿会怎么样?
(2)总结:牙齿是人进食的重要器官。没有牙齿,食物就不能磨碎。
3.完整地讲述故事:老虎拔掉了牙齿。
(1)老虎为什么要拔牙?为什么它的牙齿不好?如何让牙齿健康?
(2)总结:少吃糖,每天用甜食漱口,刷牙。
4.学习刷牙和漱口的正确方法。
(1)个别小朋友示范,老师讲解。
(2)小组练习。
《虎牙拔除》幼儿园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通过场景演示和角色扮演,感受不良习惯的后果,培养孩子正确的卫生观念,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
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了解不刷牙的危害,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要准备的活动
老虎,狐狸,猴子,兔子,狮子的发饰,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有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伤害都没有。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的撅嘴。有什么不好?引领故事。
2.老师带着表情讲故事。虎牙危害很大。兔子和猴子说什么?请孩子们表演。
老师演狐狸:你们都怕大老虎,我不怕。我必须拔掉它的牙齿。展示课件。
(1)狐狸是怎么想的?(请个别小朋友说,集体模仿狐狸:啊!亲爱的国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糖)
(2)老虎是怎么做到的?
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甚至睡觉的时候嘴里还有糖。
(3)谁劝的?
让一个孩子扮演老虎,其他孩子模仿狮子:哎哟,如果你吃糖太多,不刷牙,你的牙齿会腐烂。狐狸是最狡猾的。不要被他骗了。
(4)狐狸是怎么骗过老虎的?
集体模仿狐狸:啊,你把牙上的糖都刷掉了,多可惜;别人的牙齿怕糖。你大虎牙厉害到铁条都能断,还怕糖!
(5)讨论:大虎牙真的不怕糖吗?
(6)老虎牙疼的时候跟谁说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到的?(拔牙)
最后老虎掉了一颗牙,好多东西都吃不下了,变成了一只扁嘴的瘦老虎。
3.老师总结:不刷牙,牙齿会蛀,会烂。教孩子正确刷牙,坚持每天刷牙。给孩子检查一下,看看谁的牙齿已经蛀了,谁的牙齿又白又亮,让他们说说自己是如何护理牙齿的。坚持做好的,纠正做不好的。
教学反思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活动可以围绕老虎不刷牙的后果,告诉孩子每天刷牙,并在游戏活动中得出结论。活动是递进的,环环相扣的,但是老师在活动中说的太多,可以更开放一些,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师幼互动更强。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时期,要养成讲卫生、每天刷牙的好习惯,而农村年龄较小的孩子多由老人照顾,大多没有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所以要加强卫生保健,教育孩子爱护牙齿。
“拔虎牙”幼儿园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独立观察图片中老虎表情的变化。
2.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验与同行合作讨论成果的快乐。
4.让孩子大胆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猜测和想象。
5.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要准备的活动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故事
1,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故事和小朋友一起讲。我们来比较一下谁讲的生动有趣。
老师:从前,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只“老虎”。
问题:谁能告诉我老虎长什么样?孩子告诉。
(2)理解故事
1,老师:有一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凶猛的老虎,可是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动物应对体贴?孩子们畅所欲言。
2.展示图片内容。
3.问题:狐狸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老虎?孩子们畅所欲言。
4.问题:请考虑一下。老虎白天吃糖晚上吃糖会怎么样?孩子告诉。
5.问题:老虎牙疼。狐狸会对老虎做什么?孩子们讨论并讲述。孩子告诉。
6.问题:牙齿被拔掉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告诉。
(3)体验老虎的表情和表情变化,儿童表演。
1,老师:让小朋友给故事起名字。
2.老师:在老虎的牙齿被拔掉之前,它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当他看到小动物时,他会说什么?“啊呜”(集体和个人)
3.老师:当狐狸给老虎糖果时,老虎是什么感觉?他会说什么?“呵呵”(个人)
老师:老虎牙疼是因为他吃了太多的糖。他会怎么样?“哎哟”(个人)
5.老师:最后,老虎的牙齿被狐狸拔掉后会说什么?“唉”(集体)
(四)儿童的完整故事
老师:这个故事有趣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应该会生动有趣。
(5)结束活动
老师:不如你回家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付老虎,把他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活动反思
1,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用完整的文字讲述图片的内容。
2.教师在引导画面时不要把主要情节告诉孩子,让孩子独立观察画面的主要内容。
3、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请孩子单独说一下。
“虎牙拔牙”幼儿园教案4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人物动作,理解故事内容。
2.愉快地参加活动,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懂得动脑子,想办法做任何事情。
4.引导孩子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人生。
5.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大图,故事记录。
活动流程:
首先,展示图片以引起孩子的兴趣。
今天,赵老师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说吧。谁在这里?(大老虎)还有哪些小动物?(兔子、小狗、松鼠等。)他们会怎么样?
展示图片2、3、4、5,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
1.小动物怕大老虎,小狐狸不怕。你在哪里看到的?引导孩子观察狐狸的动作、神态、语言等。)
2.为什么小狐狸不怕大老虎?(总结:小狐狸已经想出了对付大老虎的办法,相信一定能打得过大老虎。)
3.小狐想了什么好主意?(孩子随口说说。原来是给大老虎发糖果。我用了一个好听的词——多彩)
4.大老虎看见小狐狸给他带来了糖。他喜欢吗?你在哪里看到的?
过渡:对,大老虎看到糖以后,白天晚上都吃,牙齿都碎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
第三,展示图片6、7、8、9,理解故事,丰富词汇。
1.为什么医生不想看大老虎?是的,没人敢给大老虎拔一颗牙。)
这个时候,谁来了?
2.小狐狸是怎么来的?(大摇大摆)我们表演吧。
他为什么大摇大摆地来到这里?小狐狸想,我终于可以拔掉大老虎的牙了。)
3.小狐狸是怎么拔掉大老虎的牙的?
4.你觉得这是什么大老虎?(贪婪,愚蠢)
5.让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第四,设计讨论,拓展讲述的体验。
1.如果你是一只小狐狸,你有没有其他方法对付大老虎?(幼儿小组讨论交流。)
2.老师简单讲故事,孩子自己点评。
3.孩子讲故事。
活动扩展:
让孩子想象大老虎在该地区没有牙齿后故事的发展或结局。
活动反映: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故事也包含了很多道理。通过这一节的活动,你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同时了解保护牙齿和遇事多思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