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统一战争从北到南赢的多?

相信很多人在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各个朝代(包括近代)的统一战争基本都是由北向南打赢的。历史上也有很多由南向北发动的统一战争,但很少有胜利的。只有一个特例——元末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把蒙古统治者赶回漠北草原。(注:这里的南北概念沿用传统的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划分方法。)

事实上,在先秦时期,由于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当时的统一战争基本上是沿着黄河流域的东西方向进行的,所以本文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重点分析,而是侧重于汉代以后的分析(秦朝统一南方时,大量北方人随军南下,为南方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汉代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以下统计数据按照中国历史朝代显示了历次统一战争的走向:

古代:炎黄皇帝大败蚩尤——方向:自西向东(炎黄发源于黄河中游,蚩尤发源于黄河下游)。胜利后,其余蚩尤主要向南方传播(苗族、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认为蚩尤是他们的祖先)。

夏朝:没有统一的战争,姚禅位于禹,齐国继位于为首领,开启了夏朝“家天下”的局面,而此时南方地区基本不发达。

商朝:商汤灭亡于夏——方向:自东向西(夏朝主要控制黄河中游,商部落起源于黄河下游)。此时南方长江流域有与北方平行但又不同的发达文明。

周朝:周武王攻都——方向:自西向东(周人发源于陕甘),民族逐渐融合,形成周朝的华夏族(现代汉族的前身),周朝中期,少数民族狗戎自西向东攻都,丧失政权(以烽火打诸侯),于是分为西周和东周。

秦朝:秦王横扫六合——方向:先自西向东(主要是战争),再自北向南(主要是移民开发)。此时,黄河流域的文明和长江流域的文明开始融为一体,秦朝开创了统一中国南北的先河(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地图)。

汉朝:楚汉之争——方向:自西向东,汉族正式形成,南方更为充分发展。

★★★★★★★分割线★★★★★★东西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南北统一的时代开始了。

晋朝:魏灭蜀,篡魏。国号晋,晋灭吴,一统天下——方向:自北向南,东晋西晋之间“五乱”,民族大融合加强。此时北方人大规模南迁,极大地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隋朝:隋军被灭——方向:从北到南,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

唐朝:唐力先通过连年战争统一中原,再平定南向的萧宪、冯昂等割据势力:从北到南,唐朝是唯一一个没有修建长城的统一汉朝。

宋朝: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进而灭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南方国家。宋太祖一心要收复北方失地,但在宋末没有实现(比如岳飞最后被汉奸杀死)——方向:南北统一成功,南北光复失败。宋朝不在中国历史上九个“统一”的朝代(即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之列,但此时南方的经济发展首次超过北方。

元朝:金灭北宋,元灭金朝,再灭南宋——方向:从北到南,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明朝:北方红巾军起义,元军集中围剿红巾军,南方义军迅速发展,朱元璋统一南方各部后,元朝灭亡——方向:由南向北。明朝是唯一一个完成南北统一战争的朝代。

清朝:明朝在义军和清军的内忧外患下灭亡,然后清朝逐渐统一全国——方向:从北到南。清朝是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清末,太平天国在南方建立割据政权,但最终北伐失败,太平军被湘军消灭。

民国:虽然1926到1928年的北伐是短暂的,东北改旗易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实际上由于军阀割据和日本入侵,民国政府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在南部山区建立政权,后迁至陕北黄土高原,站稳脚跟。解放战争中,分别通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统一了长江以北地区,随后又发动渡江战役统一了中国大陆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

从上面的历史看,中国各个统一时期发生的战争,从北到南有8次统一战争,从南到北有1.5次统一战争(民国北伐因为没有真正统一中国,规模有限,算了一半),所以从北到南的统一战争显然占了绝大多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文从地理决定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气候因素:北方相对寒冷,冬季较长,南方相对温暖,冬季较短,基本不结冰。这种气候差异使得从北向南进攻时气候影响相对较小(潮湿瘴气在部分地区较为严重,但在大部分地区并不十分影响作战),而从南向北进攻时,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冬季到来后,很少见到雪的南方人在北方的隆冬里都很难生存,更别说作战了。而且冬季后勤补给会非常困难,容易导致非常严重的失败(比如太平军北伐失败,国外可以参考拿破仑进攻俄国失败的案例)

马匹因素: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北方适合养马,尤其是蒙古草原及周边地区。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作用极其巨大。在战场上,骑兵面对步兵有绝对优势。步兵打不过骑兵,就难逃全军覆没的结果。如果打不过骑兵,就很难追击,扩大战果。(喜欢玩“骑杀”游戏的人,应该特别明白这一点。)

语言文化因素:由于北方的地理环境多为平坦开阔,交流非常方便,各地文化基本一脉相承。整个北方语言虽然不同,但基本相同,北方各省的方言也很容易互相理解。而南方平原相对较少,少量平原依山傍水而分散,长期以来造成各省区之间民俗文化差异很大,各省区之间语言差异很大,相互交流困难(南方少数民族远多于北方主要是地理原因)。这对行军作战也会有很大影响。由于北方各地文化和语言的高度相似,便于指挥和沟通,而南方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会给指挥和沟通带来很大的麻烦。当然,随着现代普通话的普及,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消失,但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确实影响很大。

身体因素: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北方以小麦、高粱、小米等高蛋白食物为主食,北方游牧民族以肉类为主食,南方以高碳水化合物的大米为主食。长期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北方人相对粗犷高大,而南方人相对精致苗条。冷兵器时代,体型差异对战争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提醒的差异来自不同的地理环境。而且北方的士兵很容易适应南方精细的饮食,补给也相对容易,但是南方的士兵却很难适应北方相对简陋的饮食,这就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

南北统一难:因为北方平原多,统一北方容易。南方山川密布,天然屏障多,不利于行军作战,统一南方相对困难。容易统一的北方地区容易形成集中兵力和资源的优势,南方地区容易分而治之。古史上唯一的特例是元末朱元璋先统一南方(包括安徽、江苏等华中地区),然后通过集中消灭红巾军,把元军赶回了疲惫不堪的草原。

……

以上列举了南北地理环境造成的南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具体操作的。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所以历史上中国从北到南的统一战争赢的多是正常的。

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和通讯便利,这些南北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基本消失,地理环境不再是造成南北差异甚至中外差异的主要因素。但是,几千年造成的文化惯性一时无法消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影响各地的生活。

有人问为什么侵华日军也是从北向南打,为什么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笔者认为,除了国际因素(美苏参战),侵华日军的残暴政策不得人心,导致他们不具备历史上中国统一战争的一些有利因素:文化、语言的优势基本消失,因为大家都知道伪军的战斗力是什么。另外,日本人虽然比当时中国的穷人营养好,但身体上并不优越。

最后,作者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杀人的战争。

注:本文仅做理论分析,拒绝地域攻击,欢迎理性讨论,多提建议,请低质量的斥责者绕道。